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学通识课教育目标适应经济发展,经历了历史变迁。美国的法学通识教育更强调通识教育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作用,日本的教育则着重于培养学生与同时代知识有关的广博的见识、丰富的判断力以及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发达国家的课程目标体系对我国法学通识课程目标体系的启发是,立足地方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从法律技能、法律素养、法律道德三个方面构建财经类院校法学通识课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法学本科教育处于整个法学教育体系的基础地位,也是关乎法学教育成败的关键。然而我国法学教育近年来日益暴露出法学教研理论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等诸多问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下降。构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计划,处理好课程设置与司法实践的关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笔者认为,在大学教育中担当普法重任的《法学通论》课程归于通识教育体系中应是"通识教育"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的当代使命与定位的制度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治图景下,法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法学教育的当代使命的正确认知和制度安排。当代中国应当建构以"通识教育——庸常教育"为基础、以"专才教育——精英教育"为特色的法学教育体制,并适当调整当代法学人才培养规格,以更好地服务于法治化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基础问题。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应为法学精英教育,法学精英教育不能单纯以数量多寡来判断,其本质上应是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法学精英教育要求在师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兼顾学生法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高校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通过教育部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得分”的情况可以看到还需不断改进。基于此背景,以高校管理类课程为对象,从教师授课技能的维度,来考察不同类型的授课技能对教学质量的差异化影响。首先基于管理学中对管理者技能的分类,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在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情境下,教师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以及概念技能的具体涵义。最后指出三种授课技能对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会有差异化影响,强调授课的技术技能是教学质量的“保健因素”、人际关系技能是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因素”,而概念技能则是教学质量的“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特点。财经院校开设法学课程应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使用诊所式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文章以《法学概论》课程为考察点,论证财经院校法学课程使用诊所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是独立学院法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独立学院需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要完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合理设置法学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简单化、功利化;缺乏系统性,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合理;缺少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实践与互动环节薄弱;缺乏高职特色与自身特色.其主要原因在于:对通识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的课程理念;通识教材数量不足;师资水平有待加强;学制太短限制了通识教育的开展;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通识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模式;形成比较完善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失当、课程编排行政化以及考核内容的误导等因素,导致投向法学本科的教育资金未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针对国家日渐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的既定政策,进一步调整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向、重构法学本科教育职能、调整司法考试的考核内容,方为确保培养成果与投资绩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法学教育发展太快太多,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所以必须坚持法学教育的特性,定位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结合型、创新技能型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狠抓教材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内涵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法学教育方面,学校应调整办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纵向剖析通识教育的概念、课程设置、目标以及通识课程的地位等问题以及横向比较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实施情况,对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认知、课程地位、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根源在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要求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向应用型法律人才模式转变。通过确立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构建科学的应用型教学评估体系四个环节真正将法学教育的应用性落到实处,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真正与市场标准对接的法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学教育模式“适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国际经贸活动的变化必然给法学教育改革带来影响,本文对我国现行法学大一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对行业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作出肯定的答复,对经济类院校法学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教育模式、教学程序与内容及个性化教育三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16.
范娜 《全国商情》2013,(10):80-81
当前中职教育强调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自身实践和多年教学经验出发,浅谈笔者对培养制度中法学课程考核改革的简单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卓泽渊著《法学导论》作为法学教育的入门课程,已为法学院系学生所广泛接受,其作用也是有目共睹。但该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结构上顺序颠倒、内容欠缺、个别观点有失严谨等。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论文进行了肤浅的探讨,以期能使这一优秀的法学教育入门教材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美国法学教育特征及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马思萍法学,在历史上原本是关于法的知识、适用法的技术、发展法的手段的总和。法学教育作为传授法律知识、法律技巧的重要途径,几乎与法学同时起源于古罗马时代①。古罗马法学家从古罗马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针对社会上...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就必须高度重视法学教育。本文从高校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完善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韩国首尔大学通识教育包含于博雅教育体系之中,有其鲜明的特色。对南京审计学院和首尔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梳理与对比之后的结果表明,南京审计学院可以向首尔大学借鉴之处主要有:对学校现有的"两课"教学内容进行改造、转化;学校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挖掘学校师资潜力,开发适合财经院校的通识教育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