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碳”目标对全球各国政府碳排放规模形成新的硬约束,造成传统区域共担环境责任与经济发展目标函数形成冲突,急需对全球各国碳责任边界形成新的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使用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估模型(EIO-LCA)就中美之间隐含碳转移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向美国出口双低产品,增加了大量的碳排放。但美国因从中国进口商品减少了其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环境与资源方的受益者,应为中国部分碳排放负责。中国应当在将来的国际贸易中重视产品隐含碳的转移路径,保障中国在“双碳”目标下的生产权益。  相似文献   

2.
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各国通过减少国内生产,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则其承诺将是毫无意义的。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欧贸易隐含碳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中国对欧盟净出口隐含碳占到中国总排放量的3.07%~8.41%;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都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是它们却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所导致的碳排放增加。因此,欧盟应对中国的部分碳排放负责,中国则需加大低碳技术的应用,改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双边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技术异质性假设,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印度1995-2009年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测算,并使用SDA模型对其出口隐含碳变化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印度出口隐含碳在1995-2009年间增长迅速,由115Mt增长至725Mt,增长了530%;进口隐含碳也在不断增加,由39Mt增长至215Mt,增长了451%;印度是一个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国。因素分解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是印度出口贸易隐含碳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效应有助于印度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减少,但是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本文对印度减少出口贸易隐含碳和中印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从总体、26个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但其数值都远远大于1,这表明中国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肮脏",中国成为全球转移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26个产品部门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都大于1,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且稳居前两位,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排名后三位;第一产业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除2002年小于第三产业外,其余年份均大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且呈逐年上涨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则是先增加后减小,但第三产业减小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许多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但有关湖南省贸易隐含碳的研究仍相对匮乏。文章依据IPCC2006碳排放测算模型、投入产出法对湖南省贸易隐含碳进行了实证评估及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2007-2017年进出口贸易隐含碳呈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41.63亿吨上升到2017年的95.00亿吨;分部门看,2012年和2017年,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部门、化学产品部门的出口贸易隐含碳稳定在前列,进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较多的有金属矿、煤炭采选产品与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部门。(2)影响湖南省贸易隐含碳的因素依据影响力大小依次为直接碳排放系数因素、出口(进口)向量因素和中间投入系数因素。  相似文献   

6.
首先运用中日投入产出表及贸易数据,测算了2000年~2014年中日27个行业部门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内,中国一直是贸易隐含碳的净出口国,中国对日本出口的隐含碳平均排放量是从日本进口的4.88倍;虽然中国行业部门的碳强度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但总体碳强度依然较高,约为1.32千克/美元,是日本的3倍.其次,采用LMDI分解法对上述结果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正向规模效应是中国对日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负向技术效应则有利于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减少,而结构效应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对10个服务行业贸易隐含碳排放量进行分解,发现中国服务行业在对日本出口中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正在下降,但从服务业贸易隐含碳排放结构来看,相较于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7.
从产品隐含碳含量的角度出发,通过贸易隐含碳模型,测度并划分了高、中、低隐含碳部门。运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在四种碳关税征收情境下,高、中、低隐含碳产品在出口额、出口价格、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与碳关税税率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隐含碳部门优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贸易多边发展的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应用投入产出法建立一个测算中澳两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模型,分别运用双区域和单区域投入产出表估算两国贸易商品的碳排放系数,并采用两国近10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中澳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及其对中国"碳排放"的净影响。研究发现,以2007年为分界点,中国在中澳贸易中由隐含碳的净出口国转变为隐含碳净进口国;这意味着中国通过中澳贸易向其转移了碳排放,即中澳双边贸易有利于中国经济"节能减排"、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文章最后分析了中澳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失衡度,从行业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上述变化的原因;并阐述了本研究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改进投入产出(IO)模型推导行业部门生产、消费、出口、进口和净出口不同统计口径的隐含CO2计算公式,利用能源实物消耗量及排放系数直接测算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然后计算分析我国29个行业部门贸易平衡条件下贸易隐含碳,再以行业产出增加值为指标确定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碳排放责任分配比例,构建国际贸易碳排放共担责任分配模型,测算代表性行业CO2排放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共担责任原则下可能结果。研究结果证实我国2007年出口和净出口隐含CO2排放量占比都较大,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化学工业三个行业在共担责任原则下有约30%责任应该由国外消费者承担。本文最后提出建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倡导建立新的CO2排放责任分担原则及具体测算指标体系;中国需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贸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考虑进口中间投入产品的影响后,建立经济模型,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其中特别注重对再出口贸易和部门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生产隐含碳比消费隐含碳高4.53%,净出口隐含碳达2.98亿吨。我国的CO2排放贸易条件是0.93,这说明我国单位出口的碳排放强度小于单位进口的碳排放强度,国际贸易总体上来说有利于中国的节能减排。"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出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进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是"化学工业"。隐含碳贸易顺差最大的部门是"纺织业",逆差最大的部门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再出口隐含碳最多的三个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产品属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对我国进出口隐含碳有较大的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环境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了中国与36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和增加值贸易余额,全面揭示了贸易所带来的利益与碳排放的关系。主要结论包括:首先,总体来看中国历年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都为顺差,且呈同步递增趋势,表明中国是碳排放净移入国的同时也是净贸易利益的获得者。其次,中国对26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呈现双顺差,其中对台湾地区和印尼呈现双逆差,与上述国家(或地区)双边贸易引致的碳排放净流入(或流出)与贸易净利益(或损失)之间呈现互补关系;中国对俄罗斯和印度的增加值贸易顺差而贸易隐含碳排放逆差,使中国获得贸易利益和环境改善的双重收益;对德国等6国的增加值贸易逆差而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使中国获得贸易损失和环境恶化的双重损失。最后,中国各国(或地区)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折算金额后占增加值贸易余额的比重差异较大,总体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具有更高的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小梦 《中国市场》2010,(36):23-24
本文在分析生态足迹算法缺陷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MRIO模型,并以此测算我国2007年度贸易生态足迹。研究显示:我国2007年度进出口贸易存在巨额的生态赤字,其中第一产业表现为生态盈余,第二、第三产业都表现为生态赤字,证明了我国目前所实行的贸易顺差战略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4~2009年的中英货物贸易为例,运用投入产出法进行隐含碳和碳转移排放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一直是中英贸易中的碳净出口国,六年间累计出口隐含碳达到581.75百万吨。(2)中国对英国出口的隐含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该趋势主要受出口规模和能耗强度影响;英国对中国出口的隐含碳呈上升态势,出口额的增加是其主要原因。(3)中英货物贸易对全球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多排放44.38~84.89百万吨CO2,但这种负面影响逐年减小。(4)考虑碳转移排放,融入"消费排放"基准应该成为新气候公约改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法,构建我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度模型,从国家层面、三次产业层面和行业层面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在研究期间内为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但产业碳排放系数与净出口碳排放量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贡献了全国80%~90%的净出口碳排放量。其中,对贸易净出口碳排放贡献较大的行业包括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7个行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海南省"十二五"期间的进出口隐含碳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运用Divisia指数分解法将进出口隐含碳平衡变化的原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海南省进出口隐含碳呈逆差,且逆差有增加的趋势,说明海南省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其中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引致进出口隐含碳逆差增加,而规模效应引致进出口隐含碳逆差减少。若区分不同的部门,发现不同的部门进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不同,原因也有差别。因此,若想进一步减少海南省对外贸易的碳排放,必须在不断增加贸易顺差、减少贸易逆差的基础上,依据不同部门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有针对性地调整贸易结构、提升部门的碳减排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每年大量的"中国制造"不断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些出口产品背后的隐含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与已有文献主要利用美国、日本等国的数据间接获得中国碳排放率不同,本文通过直接计算中国2002、2005和2007年分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率,再以国内消费活动为标准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中国2000-2009年的隐含碳排放量,分析贸易碳排放净差不断增加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国内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将比国际公布的数据有所减少.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出口的高增长快速拉动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各国应当共同改善现行的碳排放量测算体制,同时中国也要鼓励低碳产品和技术贸易.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推进贸易发展,它的繁荣为我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当前我国正处转型关键期,贸易进出口对经济的发展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章选取了 1984 年至 2018 年的数据,构建 VAR 模型,对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关系,贸易进出口与 GDP 是双向因果关系,进口额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力度比出口额更大。  相似文献   

19.
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核算了我国1976-2004年制造业28个行业6种污染物进出口隐含污染的BEET指标值和PTT指标值,并分析了我国进出口隐含污染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进口和出口的规模效应为正且逐年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口规模效应逐渐大于进口规模效应;出口的结构效应基本小于零,进口的结构效应不明确,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可能有利于减少我国进出口的净隐含污染量。此外,制造业出口隐含污染主要来源于纺织、塑料、机械设备和工业化学这四个行业。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对2000-2011年中日贸易隐含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日本拥有大量的隐含碳顺差,中国单位出口的平均污染量是其从日本进口的5.3-7.5倍。因此,由于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更为"肮脏",中国成为日本转移高碳产业的"污染避难所"。在此基础上,采用SDA法对影响中日贸易污染条件变迁的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碳排放强度效应和日本中间投入结构效应为负,对改善中日贸易污染条件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中国中间投入结构效应、日本碳排放强度效应、中国出口结构及日本进口结构效应为正,加剧了中国贸易污染条件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