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立企业战略目标,努力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经济形势严峻的挑战期,往往也是建筑企业加快经济转型、着力破解制约企业长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机遇期.为此,邗建集团将集团产业划分为四个板块,即建筑业板块、房地产板块、基础设施板块和关联业务板块.面对挑战,邗建提出了"四个坚持",即坚持特级资质取向不动摇,坚持大建筑业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扁平化管理导向不动摇,坚持对企业、股东、员工、社会四负责不动摇.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筑市场结构模型三个维度,寻求建筑业产业进化的增长变量,推导出建筑业产业进化空间模型.在此模型中,要保持建筑业保持生产水平不降的前提下即自稳状态,建筑业产业进化空间模型的三个维度的贡献度必须满足各维度贡献度与维度变量的矢量和大于等于零.并且,根据建筑业产业进化空间中的赋范线性和建筑业产业空间演化的反应性方程,以三个维度为参考变量,采用扩展的Sidrauski动态经济模型思路,演化出建筑业产业进化的空间动力学模型,为中国建筑业的成长发展提供新的构思.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国际大石油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国际大石油公司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努力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严格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把握投资节奏,保持公司的回报水平和流动性;严格控制成本,努力保持和扩大盈利空间;调整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保持财务灵活性,有效控制财务风险。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发展理念,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未来增长夯实基础;坚持价值理念,严格投资管理;坚持集约发展理念,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和资产整合力度,进一步突出油气核心业务;坚持技术领先理念,保持和增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完成1025亿元电网建设投资的硬任务,这是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主动为五省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服务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扩大了对高速公路、铁路、水利、环保、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为建筑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建筑业发展状况一、建筑业企业生产逐步增长, 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2002年,全国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下同)生产快通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建筑业人工成本上涨迅速,然而人工成本的上涨并未带来建筑业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建筑业仍是我国"民工荒"现象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高企的人工成本、不足的劳动力供给已经成为影响建筑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建筑业人工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 旺盛的建筑人工需求.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生产和生活基础,也常作为带动经济增长和保持就业稳定的利器,在过去10年和未来较长时期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7.
7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供应比较充裕,行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但是,生产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市场价格升幅收窄,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压力之下,一些企业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8.
中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完成1025亿元电网建设投资的硬任务,这是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主动为五省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服务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上半年行业发展情况概览 建筑业总产值与新签合同额 建筑业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产业,受益于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额增速,建筑业产值也一直处于飞速增长态势.统计显示,2004年~2011年我国建筑业季度产值一直维持20%以上的高增长,增幅均值为22.9%.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建筑业首当其中,2012年开始业绩增速回落至20%以内.  相似文献   

10.
行业发展继续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产业总规模继续稳步扩大.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行业合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22.83%,增速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在整体经济形势和行业外部发展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全国建筑施工行业仍然继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2008年前3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5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1.
8月份,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基本平稳。1~8月,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5%,出口总额增长9.8%。能源生产总体平稳,主要化学品产量继续增长,市场供需基本稳定。但市场波动加剧,行业成本持续高位运行,库存增加较快,经济下行压力仍很大。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波动仍属正常范围,是经济回升过程中的应有现象,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石化行业企稳回升的态势并没有改变。预计9、10月份行业经济运行仍将保持相对平稳的走势。  相似文献   

12.
上半年国内石化行业总体运行平稳,行业效益趋于改善,经济增长结构继续调整,但面临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下半年下行压力较大,但预计仍保持平稳运行的基本态势。今年上半年,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行业效益趋于改善,经济增长结构继续调整,投资结构优化,出口保持增长,供需基本稳定。但是,行业经济运行仍面临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展望下半年,行业经济运行虽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行压力还较大,但平稳运行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3.
7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供应比较充裕,价格基本稳定;行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但是,生产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行业价格升幅大幅收窄;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压力之下,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前五个月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运行态势,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外贸进出口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物价涨幅小幅回升,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总体上看国民经济回升的态势得以保持、经济运行出现转机的基础得以巩固,但保持全年经济快速增长的运行格局还需采取进一步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必然要下降,结构调整必然有阵痛,建筑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走势变化休戚相关,必然要主动地适应与积极地调整。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的新特点。一是发展增速放慢。建筑业依赖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历史,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结束,产业的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行业无序竞争的局面正在扭转,市场回归理性,企业将面临诚信与严管新的考验;三是企业在转型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商业模式与服务内涵将逐步发生变化;四是建筑人力成本持续增高,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务将成为市场上  相似文献   

16.
在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的环境下,1997年建筑业改革力度继续加大,建筑业生产稳中有升,工程质量有所提高,建筑队伍规模有所控制,经济效益呈回升迹象。但是,建筑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建筑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拖欠工程款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符合预期.全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约9.5%,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6.7%,出口总额增长3.5%.但市场需求依然比较疲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巩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较多.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全球经济有一定程度回暖迹象,但发展依然不均衡.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好转势头,欧盟国家依然没有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平稳,发展中国家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者.美国页岩油产量出现快速增长,原油对外依存度继续下降,平抑了国际油价,预计2014年国际油价将稳中有降,均价保持在100美元/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紧要关头。全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等新的矛盾。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行业概述与回顾 持续较快速度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改善 建筑业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主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基本建设投资60%-70%是由建筑业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基本决定了建筑业的市场规模。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建筑业的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在增速上面有所波动,但整体的增长趋势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