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环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在三大造船基地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造船基地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应当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联动发展,尽快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基地,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年造船总产量来看,我国造船业是世界上仅次于韩国和日本的第三大造船国.但据造船技术专家估计,目前我国造船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造船水平相差15~20年,落后于韩国和日本两到三个台阶.近几年我国开始了大型造船企业和造船基地的建设,目前,外高桥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崇明岛修造船基地和长兴岛造船基地也已相继开工;待这些基地建成后,上海的年造船能力将在2015年达到12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造船能力最大的国家.但如何做强造船业,还需有一定的基础作保障.造船工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便是造船业的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前.造船产能过剩的危机已愈演愈烈.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抑制了需求.造船产能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船舶工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民建上海船舶工委主任胡可一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造船业产能过剩是世界性问题.而且造船业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就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不能单靠市场调节.从国家层面的调控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应该把船舶行业直接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并给予造船企业相应的减免税优惠。”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民建上海船舶工委主任胡可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他带来是造船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方面的提案。  相似文献   

5.
船舶融资一直是困扰航运企业、造船企业的突出问题。近日。记者就近期航运市场走势、船东一些成分变化以及银行融资服务等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助理徐力。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应长春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2010年,我国造船业将形成2100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和1500万载重吨产量,占全球份额的25%;2015年,全国造船能力达到2800万载重吨,造船产量2200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的35%.近年来,全球船市空前兴旺,全球民船保有量不断递增,现在已超过90000万载重吨;全球造船能力利用率高达97%,几乎所有船厂的船坞都已排到2008年;引发船用钢材、船用柴油机等造船产业链上的所有物资全面紧张,价格普遍上扬.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舶工业30年成就奠定了技术进步的基础,在当前的形势下,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能力,是我国船舶工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造船企业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提高造船效率的重要途径。国内船厂应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改进造船工艺和流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寻求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一位业内人士日前与笔者谈起国内造船设施建设时,不无忧虑地说,近两年船舶工业的大规模建设,为我国向世界造船大国进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建设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那就是有些地方出现了盲目投资扩大造船能力或建新厂现象.对那些国家统一规划部署的造船基地如两大船舶集团公司正在建设的上海崇明基地、长兴基地,广州龙穴工程,大连造船基地等,国家应一如既往地支持,使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和能力,但对那些没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盲目投资项目,国家应该坚决予以控制.否则,大规模建设结束之日很可能就是新一轮恶性竞争开始之时.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外方主办者亚洲博闻有限公司与中方主办者上海造船工程学会的有关人士在上海会晤,共同商讨本届海事会展的筹备工作.记者对外方代表、亚洲博闻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麦高德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8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由沪东中华承造的我国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合同,在这里签署.公司与广东液化气运输项目船舶的投资方在北京签订的建造2 1艘世界上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LNG船项目,是中国造船企业首次取得的该型船定单,成为上海造船走向高科技的一个里程碑,上海造船业向世界造船之冠发起冲击的一次难得机遇,使我国的造船工业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中,造船厂的存在不可或缺。漫长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具有上海特色的造船文化。而现代城市在发展建设时,往往忽视了这种传统文化。文章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对造船文化进行研究。物质层次是对上海地区的造船厂的遗址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究其原因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开发方案;精神层次是就上海如何传承及宣扬造船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建造的船舶70%~80%是出口船.而为国内船东造船的比例过低.如果今后大宗商品由国内航运公司承运.造船企业就可以为国内船东大量造船.这才是解决船舶工业出路的根本所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11日以来.地震、海啸、核泄漏相继袭击日本,给日本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不小打击。日本地震对我国船舶及其配套进出口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影响是造船界关注的焦点.记者日前就有关情况采访了中国进出口机电商会及造船行业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4.
强大的造船业离不开强大的钢铁制造业的支撑,在我国造船业与钢铁行业如何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上海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欣。他表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造船业都离不开中国钢铁行业的支撑,中国造船、钢铁行业共生共荣。两大行业只有紧紧携手,才能共度难关,走向巅峰。  相似文献   

15.
从1981年开始,中国国际海事会展(Marintec China)已经成功地在上海举办10届了,而今年12月4日至7日又将是第11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举办之日.记者采访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程天柱,请他谈了对这一国际海事盛会的印象,以及国内造船界应如何利用这个国际舞台"唱好戏".  相似文献   

16.
“应对金融危机”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问题。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船舶行业产能过剩、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存在.我国造船界应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不仅为应对眼前的危机,更为未来实现造船强国的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全国大型造船骨干企业之一的上海沪东造船厂周振柏厂长,荣获“上海市优秀企业家”称号。在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召开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除向获得“上海市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造船行业三大造船指标全面超越韩国。这对中国船企来说.无疑是多年不懈努力、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奋力拼搏的回报。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船产量已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目前我国造船企业新接造船订单总吨位已经连续几个月排名世界第一,世界造船工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也为我们船舶物资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船舶工业物资总公司(中船物总)作为我国最大的造船物资配套供应企业,在"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将本公司建设成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中规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强、服务最优、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和造船强国为中国船舶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对海洋装备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我国船舶动力装备的领军企业——沪东重机有限公司,自去年以来深入推进全面转型战略,通过资源优化整合,已实现由单一船舶柴油机制造向船用陆用柴油机并举和制造、研发、服务一条龙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