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常娟  王兆星 《金卡工程》2009,13(8):306-306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劳务用工模式。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劳务派遣人员与派遣单位是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两者结合共同与劳务派遣人员成立一个完整的劳动法律关系。劳务派遣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用工单位财物的行为,应当定性为职务侵占,因而构成犯罪的,构成职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2.
王少蕾 《中国外资》2013,(15):283-284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尽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但若要法律落到实处,仍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由于劳务派遣人员的编制、技能、社会认知度等原因,使他们的社会地位、自我定位有着许多消极的方面,尤其是思想、心理上。因此,笔者就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如何加强劳务派遣人员的人文关怀进行分析,从而促使新法的各项规定能更好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国家及省市都在用人制度上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人才市场为用人单位派遣人员。派遣制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由派遣机构通过科学手段录用人员,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同时,为派遣人员代发薪酬、代办保险、托管档案等。银行股改上市进程中,打破旧的用工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业务发展要求的新的用工机制势在必行,实行劳务派遣制,则是可考虑之路。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派遣人员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9号,以下简称19号公告)对外国企业派遣人员来华在何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中国纳税义务提供了指引。19号公告对于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其降低了外国企业在派遣海外人员来华在税务领域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有助于国内企业向国外支付与人员派遣安排相关的偿付款项时更加顺利地取得中国完税凭证。一、19号公告出台的背景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5.
钟谧 《投资与合作》2011,(6):221-221,223
本文在介绍劳务派遣的特点与优势基础上,分析劳务派遣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包括劳务派遣人员的日常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以及企业保密等方面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力 《涉外税务》2003,(5):47-50
某日本公司与某中国公司签订了一份关于提供咨询劳务的协议,其中规定:由日本公司向中国公司派遣一定数量的日方人员,由日方人员负责中国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每年由中国公司向日本公司支付一笔劳务费,这笔劳务费包括被派遣到中国的日方人员的工资、薪金等报酬和日本公司的咨询劳务费(但实际上中国公司直接将日方人员的工资、薪金等报酬在我国直接支付给日方人员).  相似文献   

7.
侯翠萍 《时代金融》2013,(15):210+212
劳务派遣是一种典型的非正规就业方式。由于目前社会上的劳务派遣公司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雇用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意见进行阐述,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劳务派遣水平,降低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8.
《财会学习》2013,(6):6-7
近年来,很多跨国企业跨境派遣安排的实际性质受到了我国税务机关的质疑.部分基层税务机关反映,非居民企业向境内企业,主要是其关联企业,派遣人员担任境内企业高管或其他技术职务,并由境内企业向该境外企业支付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以及管理费等费用,在此情形下,非居民企业是否构成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难以把握,由于此类外派模式较普遍存在于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中,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文件对此仅有原则性的规定.部分税务机关会怀疑派遣安排其实是为了掩饰境外派遣企业向中国境内接受企业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用工"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特性,使得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三方关系更加复杂,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应该向谁主张?依据什么主张?如何主张?这些问题的模糊使得实践中作为强势一方的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极有可能侵害作为弱势一方的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劳动合同法》的生效,劳务派遣这一新的特殊用工方式专门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使众多的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的单位和个人得到了法律的指引。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有效缓解了基层人民银行人员紧张的问题,各基层行切实加强和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较好地发挥了劳务派遣制用工辅助基层央行履职的作用。但在引进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管理风险和制度风险。笔者对云南辖区2家州(市)中支劳务派遣用工进  相似文献   

11.
董妤 《云南金融》2012,(4X):292-293
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市场出现了劳务派遣的新劳动资源配置现象,即由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要派单位(用工单位)签订劳动派遣协议,派遣单位在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上,被派遣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为要派单位提供一系列的劳务活动。本文将针对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及风险进行研究,并依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方面的缺失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董妤 《时代金融》2012,(12):292-293
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市场出现了劳务派遣的新劳动资源配置现象,即由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要派单位(用工单位)签订劳动派遣协议,派遣单位在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上,被派遣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为要派单位提供一系列的劳务活动。本文将针对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及风险进行研究,并依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方面的缺失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欣佳 《金卡工程》2010,14(9):217-218
《劳动合同法》使企业的用工成本愈加上升。作为降低用工成本的方法之一,劳务派遣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我国的劳务派遣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派遣企业资质参差不齐、用工单位逃避自身责任、被派遣人员福利无保障……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劳动合同法》中对于劳务派遣有了初步的规定,对各种问题有了一定的规范,但仍有不足。本文试图从劳务派遣的产生原因、现状、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各国的立法等方面对该制度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武礼玲 《云南金融》2011,(9X):111-1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海外派遣成为了各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外派的失败是阻碍跨国公司国际化道路的重要因素之一,会给公司及外派人员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因此在总结我国海外派遣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海外派遣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一些问题,以提高外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海外派遣成为了各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外派的失败是阻碍跨国公司国际化道路的重要因素之一,会给公司及外派人员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因此在总结我国海外派遣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海外派遣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一些问题,以提高外派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徐燕 《财会学习》2013,(12):48-49
2013年4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非居民企业派遣人员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9号,以下简称"19号公告")进一步明确了跨国公司派遣人员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的所得税处理问题,这引起了很多企业的关注和探讨。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19号公告进行深入探讨。一、19号公告中对非居民企业劳务派遣构成常设机构的判定标准(一)基本原则风险和责任是判断的关键因素。一般情  相似文献   

17.
案例 刘某于1996年开始到某工业设计研究院(简称研究院)从事保洁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6年,研究院将院内保洁等后勤服务人员转为劳务派遣,刘某于当年9月1日与某劳务派遣中心签订了有效期截至2010年8月底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各地税务机关国际税务部门对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加大了力度,政策掌握和执行也逐渐规范化。近年来,部分基层税务机关反映,非居民企业向境内企业(主要是其关联企业),派遣人员担任境内企业高管或其他技术职务,并由境内企业向该境外企业支付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以及管理费等费用,此类外派模式较普遍存在于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中,  相似文献   

19.
案例2005年4月,周某进入红星食品公司工作,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2006年12月,红星食品公司对聘用人员进行用工改革,并与中科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约定由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向红星食品公司派遣劳务人员等事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开始在我国兴起。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后,由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通过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参加劳动,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行使劳动指挥权和管理权的特殊劳动法律关系。“用人不管人,管人不用人”堪称是“劳务派遣”最通俗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