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惟彦有一次上电视,被主持人称为“李连杰背后的女人”。这话虽然体贴,却并不确切。周惟彦不是李连杰背后的女人,她是站在李连杰身边的女人。  相似文献   

2.
朱雪尘 《英才》2004,(4):68-68
刚刚下班,刘东华便接到了一位企业家从日本打来的电话。“东华,你们的论坛需要我回去吗?我现在日本,正在开一个商务会议,如果有必要我就回去。”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1,(1):28-28
2010年9月12日,李连杰做客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时感慨:壹基金是一个没有身份证的”黑孩子”,身份和法律结构模糊,可能面临中断。  相似文献   

4.
刘东华辞职要离开<中国企业家>?开什么玩笑! 在很多朋友看来,我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和<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等概念连在一起,因此听说我主动辞职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消息得到确认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说法就逐渐占据了主流.连日来朋友们无数的电话、短信,网友们的热切关注和评论,无不给...  相似文献   

5.
在明星借慈善作秀的时代,“李连杰壹基金”已成为中国最专业和规范的慈善机构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给壹基金估算的无形资产价值超过10亿人民币。这显然不是李连杰一个人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张琪  王江 《企业家信息》2012,(9):109-111
2012年6月1日,刘东华折腾了快两年的“正和岛”正式上线。这天,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的会议大厅里,坐满了来自多名政界、商界、学界的领袖精英们。这样的情景对刘东华来说再寻常不过,这位《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前社长被称为是中国“最靠近财富的人”,柳传志、王石、马云这样的大佬从来都是他所创办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座上宾。  相似文献   

7.
王亮 《中国企业家》2010,(11):22-23
近年来,我时常能在机场书店的显示屏上,各大电视台的节目里,品类繁多的杂志上见到马云的身影,马云成了各大论坛、会议的台柱,似乎没有他就不成会。对马云先生我充满了敬意,对他的钦佩和崇拜之情甚至超过了中国任何其他的商业领袖。但我也有一些想法到了不吐不陕的地步,希望《中国企业家》杂志能代为转告。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家》2010,(11):23-23
刘东华社长:您好。我是一名现役军人,关注《中国企业家》有几年的时间了,从它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很多启发,它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年扩大,但我总是遗憾,因为它的影响力完全配不上它的价值,一群如此优秀的编辑与记者,一个这幺好的管理团队,难道只应该被那些所谓上层人士拥有?  相似文献   

9.
刘东华社长说过一句话,“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就是因为这句话,我一直追随他干了十年。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中国把富人慈善和明星慈善对接的第一人。李连态的影响力,平台+企业家的资金、实力及商业模式,他们各取所需,相互影响,使中国的慈善面貌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看到“互联网焦虑症”是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是的,我最近是有些焦虑,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词来表达,但是这个词准确地概括了我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09,(8):106-112
调查说明:针对引起商界、学界关注的“国进民退”现象,《中国企业家》杂志组织本次调查,调查对象为企业中高层。从4月7日-4月5日,其发出问卷308份,回收113份。  相似文献   

13.
看到贵刊2006年第5期《生于80’年代》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眼花了。一个不知道为何方神圣的小男孩,竟然登上了一贯报道成功大企业家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10,(11):102-102
壹基金的困境.也是中国式慈善的困局。一直以来.民间慈善组织都必须找到官方背景的挂靠单位才能注册,比如说壹基金.就必须附身中国红十字会才能存在,并且没有独立账号。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动态》2002,(5):64-64
《财富》杂志中版宣布2001年度中国商人,八位去年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在《财富》首次专为中国优秀企业家和管理设立的荣誉榜上登场。其中有两位来自IT(及电信)业,一位是华立集团的董事长江力成,另一位是用友软件董事长王京。  相似文献   

16.
读者意见     
《中国企业家》1999,(11):2-2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2004,(11):15-15
商业媒体人在国际同行间的频繁走动,应该也是商业全球化脉动的一个小风向标吧  相似文献   

18.
读者意见     
《中国企业家》1999,(5):6-7
  相似文献   

19.
情系企业家     
曹康林 《企业家》2002,(22):6-14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08,(13)
在汶川地震后,表现最出色的公益基金是李连杰的壹基金,虽然这个只经营一年的慈善品牌仍在前进的路上探索,但壹基金在救灾中表现出的优势和做法,为中国民间慈善运作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