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饵量、施肥量和酸碱度可以说是养好鱼的三要素。但不少人在养鱼过程中,不是根据水的温度、透明度和酸碱度科学地投饵、施肥,而是盲目地投施,结果既导致鱼类死亡,又增加了养鱼成本。实践证明,采用“三测”法养鱼新技术是降低鱼类发病率,夺取养鱼高产的有效措施。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正> 适宜的投饵、施肥和酸碱度是养好池鱼的“三要素”,在养殖过程中有专业知识的人一般都会重视和使用。但也有人图省事或缺乏专业知识,就不根据“三要素”来实施科学养鱼,而是盲目的进行养鱼,结果导致池鱼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发病死亡,这叫出力花钱讨损失。由实践得知,采用“三测”养鱼法是使池鱼正常生长,降低损失,夺取高产高效的好措施。一测水温适宜投饵:一般在水温8℃—31℃范围内水温越高,鱼儿摄食量越多,投饵量也相应越多,但不是越多越好,不要过量。若投饵过量,鱼类发病死亡的可能性增大。因此,投饵量必须根据四  相似文献   

3.
<正> 合理投饵、科学施肥和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是池塘养鱼夺取高产的三项重要措施。掌握好投饵量、施肥量和池水的酸度则要“三看”。 一看水温定投饵量。在适宜的温度范围(7℃—32℃)内,水温越高,鱼的摄食能力越强,因而投饵量也就越大,当然并不是越多越好。早春季节,当水温上升到7℃以上时就要投喂饵料,每天投1次,投饵量以存塘鱼体重  相似文献   

4.
一、测水体温度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0℃-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开始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草、  相似文献   

6.
<正> 为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我们在生产中总结了“测水投饲养鱼法”,供参考。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紧密相联。一  相似文献   

7.
鱼类的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是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养鱼四季投饵技术是依据吃食鱼而言.应根据鱼类品种、生长状况、季节变化、病害流行等情况灵活掌握。一年中投饵应坚持掌握“早开食、抓中间、晚停食”的投喂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鱼类是变温动物,鱼类的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是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养鱼投饵技术要依据吃食鱼而言,要根据鱼类品种、生长状况、季节变化、天气情况、水温、水质情况、病害流行等情况灵活掌握。一年中投饵应坚持掌握"早开食、抓中间、晚停食"的投喂原则,具体要求如下:1.早开食首先要坚持对鱼类进行驯化投喂,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利用率。鱼类越冬体能消耗较大,当水温达到鱼类  相似文献   

9.
<正> 做好池塘养鱼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投饵施肥要合理。当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类开始摄食,且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春季,池塘养鱼的投饵应当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投饵的方法是:开始适当投喂一些菜籽饼、豆饼、配合颗粒饲料等,以后逐渐增喂一些黑麦草、嫩草等易消化的青饲料。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每天投喂一次,或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日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类的摄食情况来决定,一般占池塘所  相似文献   

10.
<正> 优饵优鱼,合理投喂,降低成本。 1.投饵量的计算 年投饵量 根据吃食鱼的种类、规格、放养量、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来计算和确定投饵量。 年投饵量=净产量×饵料系数 净产量=(起捕总重-鱼种总重)×放养量×成活率 月投饵量 根据天气、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历年经验等来分配年投饵量  相似文献   

11.
<正> 1、水位保持较高水位,提高水体载鱼量和减缓水温下降,延长摄食时间。根据水质变化和池水消耗情况,每10—20天加水一次,每次10—20厘米。 2、投饵秋季气候温和,水温的变化幅度在20℃—30℃之间,这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主养草食或是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待其基本吃完,再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或其他精饲料,日投二次,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6%。10月份以后温度渐低,投饵以精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以蛋白质含量高的原料为主,日投饵一次,投饵量  相似文献   

12.
<正>秋末初冬鱼塘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有开始旺盛,也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因此,加强成鱼池塘的管理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把好以下"四关"。一、投饵饲喂关。此时投饵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  相似文献   

13.
<正> 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高投入和高产出的养殖模式,在江苏、浙江、四川和湖北等地比较多见,要取得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饵料的投喂是很重要的。 对于一个确定的网箱来说,每天的投饵总量主要与水温、网箱内鱼的总重量及鱼的个体大小有关。在水温为25%—30%时,每天投饵总量为鱼总重量的2%—3%,若温度低于25℃或高于30℃时,则减少投饵量,甚至停止投饵。并且对于同一种鱼来说,总重量相同时,个体愈小,则投饵愈多。 在每天的投饵总量确定后,投饵次数依据鱼的规格、生长阶段及品种不同来确定。刚孵出的水花每天需投喂10—12次,而鱼种为3—4次,成鱼1—3次,对于鲤鱼、斑点叉尾  相似文献   

14.
<正> 夏秋季节捕鱼,渔民称捕“热水鱼”。捕“热水鱼”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市场淡水鱼“春缺、夏少、秋挤”局面,做到四季有鱼,还可以挖掘池塘养鱼潜力,提高养鱼效益。但捕捞不当,也容易导致鱼类浮头、泛池和病害流行。因此,捕“热水鱼”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捕前准备:捕捞前一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并及时清除池塘内的障碍物,如树杈和水面草渣污物,以便拉网顺利进行。2、捕时选择:夏秋季节要求在水温较低、池水溶氧较高,能见度较好的时候捕捞。一般  相似文献   

15.
发展池塘养鱼,必须研究养鱼技术,重视鱼类生活环境的研究。因为,鱼类的生存、生长、繁殖等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平衡问题,本文就商品鱼基地的水、水温、溶氧量以及水生物与鱼类种群之间等生物因素作个初步探讨,请大家指正。从池塘整体看:鱼类种群在水域中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水域中其它生物和非生物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多种优质商品配合颗粒饲料也随之增多。但由于很多养殖户不掌握投喂技术,因此,达不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之目的。实践证明,利用配合颗粒饲料养鱼,投喂是获取高产高效一关键。 一、投喂数量。投喂量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养鱼成本。日投饵量的确定,是取决于日投饵率和该池吃食鱼的实有重量。而投饵率和该池吃食鱼的重量是在不断地变化,两者都是变量。虽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但较复杂。初养鱼者可采取按月份的固定投饵率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秋季后,天气日趋凉爽,水温也逐渐降低,鱼类的生长速度逐渐变慢,虽然此时水体的致病细菌减少,鱼类发病少,但还是鱼类生长和育肥的黄金季节。因此,抓好秋季池塘管理工作,对确保全年养鱼丰收具有"决战"性意义。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合理投喂,保鱼育肥越冬秋季仍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饵料投喂最多的一个时节,占全年投饵量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大水域粗放养鱼是根据大水域的自然条件和生物学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不施肥、不投饵的情况下进行养殖,依靠天然饵料生物作为食物而获得鱼产量。该技术投资相对较少,见效快,收益大,是广大库区和湖区群众发展渔业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途径。 一、建造拦鱼设备,防止鱼类逃跑 一般大水域,如湖泊或水库,是汇百川而成,支流多,出水口也多,所以建拦鱼设备是大水域养鱼的首要条件,但如果拦鱼设备不完善,或设备不符合水域生态环境、鱼类形态特点和鱼类生活习性的要求,那么拦鱼设备就不能发挥充分作用,甚至毫无拦鱼效果。拦鱼设备可在大  相似文献   

19.
正4)投饵量与投饵次数为了治疗养殖鱼类的疾病,不仅要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还需要考虑怎样投喂才有利于养殖鱼类摄取药饵。一般而言,养殖鱼类的个体越大、饲养水温越高,对饲料的摄食量也越大,但是,如果以养殖鱼类的单位体重决定摄食量,就会发现规格越小的养殖鱼类按体重计算的摄食量越大。药物在药饵中的浓度越大,即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越小越有利于增强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投喂药饵的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投饵。秋季气候温和,水温的变化幅度在20—30℃之间,这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主养草食或是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待其基本吃完,再投喂配合颗粒饵料或其他精饲料,日投二次,投饵量约占鱼体重3%~6%。10月以后温度渐低,投饵以精饲料为主,配合饵料应以含蛋白高的原料主为,日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