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信业》2001,(5):20-20
中国的电信改革使电信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多家经营电信业务的市场形成,一个开放的电信网络格局初步建立.在这一形势下,"互联"成为企业竞争的前提,"互通"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双赢"成了中国通信运营企业角逐世界电信市场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互联互通问题、实际在公网与专网间早就存在,但在垄断的电信市场中,这一问题的局部性和区域性降低了它的突出性。电信市场引入竞争以来,互联互通问题成为电信管制的前沿和核心,其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互联互通不再是简单的同类网的水平互联,而扩展成为跨网络、跨区域、跨业务、跨国界的互联问题,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复杂化的特点。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发展和变化,管制要实现对互联互通公正、公平、合理、有效的管制,就必须认真研究、思考互联互通到底应该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2001,(4):18-19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工作目前取得重大进展。为迎接电信市场开放后国际竞争的挑战,各电信运营企业在坚持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加强网络的互联互通,将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壮大,共同为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截至3月8日,中国联通公司要求互联互通的地区已有95%以上的省、区、市实现互联,使全国电信互联互通工作有了很大改观。3月14口,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又签署一项协议——长途电路(省际)租用框架协议。这充分体现出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两大国有电信企业既竞争又合作的兄弟关系,是充分利用国有通信资源、共同应对国际通信  相似文献   

4.
《当代通信》2003,(12):18-20
电信网间“联而不畅”问题十分突出。本质的核心是各电信运营商的经济利益问题。利益一致则“通畅”,利益相悖则“阻断”。这是因为:法制建设和治理跟不上电信改革的步伐,电信市场竟争还处在低层次的初级阶段;电信企业整体素质仍处在初步打造时期,还未走向成熟;电信企业自律意识不强,自律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政企合一体制的影响,企业身在市场而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电信市场;把市场竟争对手视为“仇敌”而不以客户相待,致使“联不而畅”、相互打压、大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信息产业部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时俱进地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制度,在对互联双方经济利益的处理上、互联技术问题上、互联管理上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了政府依法行政实施监管、企业依法经营的步伐,为我国电信市场实现公平有效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法制环境,也为我国加入WTO后同国际市场接轨和《电信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政府监管部门互联互通管理功不可没。 下一步电信监管的主攻方向是针对“联而不畅”问题采取的“硬措施”,是进一步有效实现电信网间互联的重大举措,把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解决互联互通的争议、纠纷、违规违法处罚的行为,纳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信业进入2003年,互联互通成了市场的宠儿。政府、企业,媒体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何加强互联互通,提高网络效益,成了热门话题,一时间众说纷纭,可谓仁见仁,智见智。笔从产业特性的角度对互联互通进行了分析,认为:垄断性和竞争性业务混合经营是_瓦联互通问题的根源所在,分离垄断性业务实行政府管制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互联互通——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所在互联互通是形成有效市场竞争的前提和基础。1998年至今,在短短几年内,中国完成了电信改革重组,同时保证了世界最大规模电信网的正常运转,中国联通这样的新兴运营商在短短几年间也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移动运营商,其中,互联互通功不可没。电信拆分之后,互联互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市场力量对比的变化悄然引起了互联互通话语权在运营商之间的转移,技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国电信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来,互联互通问题就成为电信监管部门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电信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建立公平有效的竞争秩序成为电信监管部门的中心任务,而互联互通是公平竞争环境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在加强互联互通的过程中,怎样认识业界流行的互联互通“经济利益均衡论”?如何协调互联互通各方的契约关系?本期特开辟专题,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信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来,互联互通问题备受关注,众多国家将其视为规范规制、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电信市场的切入点。能否与主导电信运营商之间进行有效的互联互通不仅关系到新兴运营商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电信市场开放政策的成败。随着中国电信业多家运营商竞争格局的形成,各网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尖锐化,互联互通问题成为电信监管的难点,也是新的《电信法》立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电信业改革的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并在竞争中尽快得到锻炼和茁壮成长,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商的竞争力,为迎接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夯实基础。引入竞  相似文献   

10.
张峰 《当代通信》2005,(12):8-10
电信网间实施互联互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信体制改革与行业发展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全面深入实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电信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互联互通历经几年的风风雨雨,政府和企业都为之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但是各大电信网间互联不通、通而不畅、畅而不久的问题时有发生,引起了广大电信消费者的强烈反响,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互联互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12.
硬措施: 规范电信市场的“强心剂” 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电信市场监管的措施。这是对我国电信监管法规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对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国办75号文件下发后,信  相似文献   

13.
王旭东部长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把政府管理工作的立足点放到创造环境上来抓环境、促发展.要落实这个要求,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通信管理局,就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本地电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云南省通信管理局将结合云南电信业的客观实际,集中精力抓环境,一心一意促发展,把推进全省电信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行业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做大做强云南电信业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03,(11):33-33
随着互联互通各项法规、规章的深入贯彻和落实,河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电信企业法律意识、自律意识不断增强,电信企业间经济合作关系逐步得到改善。河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河北省境内的主要电信运营企业之一,在努力做好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强与相关电信企业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积极探讨网间互联互通工作新思路、新措施,为河北省的互联互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通信》2004,(4):20-20
猴年伊始,在中国电信业界内就发生两件大事,一是铁通公司移交国资委,加入五大运营商的行业竞争;二是中国通信企协主办的电信业高层论坛将要召开,声势欲与信产部一年一度的政策通报会匹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信业的迅猛发展,互联互通已经成为电信监管的焦点。由于电信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以及主导运营商对公共网络资源的垄断性,使得监管部门必须对互联互通进行监管和规制,才能达到有效的网间互联。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信业》2003,(9):17-17
信息产业部日前召开全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电视电话会,通报了全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工作情况,对开展网间互联互通整治工作、确保网间通信畅通作了具体部署。出席会议的信息产业部奚国华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信息产业部已将互联互通作为整顿规范电信市场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从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方面采取“硬措施”综合治理,尽快解决突出问题,以推动公平、有效、有序竞争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从独家垄断到引入竞争,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电信企业的改革与重组。在目前多网竞争的市场格局中,由于电信网络的外部性和规模经济特性,网络间互联成为电信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但网间互联同时一直也是一个难点,互联互通工作开展不尽如人意。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各方对于互联定价的方式有较大的争议,无法达成一致。网间结算成为困扰互联互通问题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电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内电信市场出现了六大基础运营企业竞合的繁荣景象。电信全程全网、规模经济和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决定了电信网间只有互联互通才能实现规模效益。同时,网间互联互通也是形成有效竞争的基础。没有电信网间最基本业务的互联互通,就不能形成有效的电信市场,而没有竞争的市场,就没有我国电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对于北京、上海和吉林的"哈短族"来说真是难得的幸福时光.因为在春节长假的前一天,这三个地方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就实现了短消息互通.中国移动的用户能够顺利地向中国联通的用户发短信,接收来自中国联通用户的短信,而中国联通的用户也能轻松地向中国移动用户发送短信息.手机一族,再也不用为入哪张网而发愁.因为不管是中国移动的用户,还是中国联通的用户,都能享受畅通的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