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同在某一层面反应出一个城市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实力与内在发展潜力.本文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数据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其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发现只有合肥得分在1.0以上,而大部分地级市的综合得分却在0之下,安徽省16个地级市之间的城市竞争力差异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竞争力基础理论,以我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对外开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通过SPSS17.0软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各省市对外开放竞争力因素中的主成分,针对30个省市的对外开放竞争力进行排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有8个省市对外开放竞争力综合得分为正值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22省市的对外开放竞争力综合得分为负值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沿海9省市具有较强的区域规模竞争力,其对外开放水平远高于其余21个省市;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向中西部城市迈进,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发展需求逐步增大,外商企业也逐步将投资转向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3.
辽宁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空演变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培育  李雪铭  冯凯 《经济地理》2011,31(10):1638-1644
通过建立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辽宁省14个省辖市在1994、1999、2004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人居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揭示了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演变、主成分演变趋势,进一步研究了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变。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的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效果图,揭示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扩展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石河子等七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七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因子载荷和各城市因子得分进行比较研究,定量地确定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主要城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消除劣势、增强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河北省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人才资源等5个方面的22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获得四个主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河北省11个城市2005—2008年四年间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名情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城市表现出了竞争力保持领先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和竞争力下降的三种发展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文章得出了影响各城市竞争力发展的要素,并给出了各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春元 《生产力研究》2011,(6):83-84,94
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河北省8个城市入选,因此,如何利用机会提升河北省各城市的竞争力成为热点。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11个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综合实力、科研教育、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排名,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科技进步可以提升城市旅游科技竞争力,并进而提升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从软硬件两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科技竞争力体系,并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权重,选取国内30座旅游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旅游科技竞争力整体偏弱,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京穗沪宁的城市旅游科技竞争力较强;②专家打分认为景区方面的科技竞争力较重要,现实中各城市的得分却不理想,景区生态与科技类的指标实现率较低;酒店现代化水平类的指标较理想;交通科技方面差距大。最后,提出对策:在城市旅游科技竞争力优势显著的地区,积极策划科技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主要是指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选取能充分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14个指标,对江苏省13个城市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主成份)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经济总量、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3个主要因子,并且对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定,为各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于淼  耿雅冬 《经济研究导刊》2013,(25):236-237,290
收集了辽宁省14个城市在经济实力、公共基础设施、人才科技水平、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程度五个方面17个指标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总结辽宁省城市竞争力排名,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东北地区36个城市的职能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各城市具有规模优势的职能部门和具有强度优势的职能部门,分析了各城市职能分工格局;并依据城市职能强度,将东北地区36个城市划分为专业化城市、一般化城市和多样化城市三种类型。同时,对东北地区36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1个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城市职能辐射功能较强。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市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地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各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结果及二级指标评价结果的排名,进一步指出各市所处的梯队,各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级指标的长、短板属性,并分析了评价结果。最后,提出提高市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燕君  陈鑫云 《经济地理》2008,28(5):805-808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座城市特有的、其它城市在短期内难以复制或模仿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充分认识与准确判断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基于城市核心竞争力主要指标的纵向分析和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方法的横向比较,对杭州城市核心竞争力做出了基本判断.认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是经济主体创新能力与杭州特质资源优势、朝阳产业优势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福建经济中心吸引区域的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符小洪  黄民生 《经济地理》2002,22(5):564-568
依据福建省23个地、县级市的有关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定量地衡量它们的综合实力,然后根据省情拟定13个经济中心,进而依据经济空间相互作用原理探讨福建省经济中心的强、弱吸引区域,并据此来预测区域经济未来的空间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Strategic market interaction is here modelled as a two‐stage game in which potential entrants choose capacities and next active firms compete in prices. Due to capital indivisibility, the capacity choice is made from a finite grid and there are economies of scale. In the simplest version of the model with a single production technique, the equilibrium turns out to depend on the ratio between the level of total output at the long‐run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and the firm's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if that ratio is sufficiently large (the market is sufficiently ‘large’), then the competitive price emerges at a subgame‐perfect equilibrium of the capacity and price game; if not, then the firms randomize in prices on the equilibrium path. The role of the market size for the competitive outcome is shown to be even more important if there are several available produc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5.
当前,引导经济系统适应互联网化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剖析和评价经济系统的互联网转型能力是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视角,从信息基础、市场供给、市场消费和创新共享4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系统互联网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和分析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下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经济系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研究发现,观测城市转型发展能力的非均质化空间分布趋势明显,而信息服务能力、市场驱动力和创新能力仍是该区域适应互联网发展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2,46(4-5):928-935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of the current regulatory issues that arise in gas markets under perfect or imperfect competition. It first presents a benchmark model of gas transportation pricing, when all markets are competitive. Optimal prices and capacities are characterized both without and with a break-even constraint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perator. Elaborating on this framework, it then studies the appropriate dimensioning of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when an otherwise unregulated supplier exerts market power. Specifically, it points to the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up “excess” transmission capacity in order to mitigate local market power.  相似文献   

17.
陈莉  陈凤桂  张虹鸥 《经济地理》2012,32(9):91-96,113
在总结国内外对空间相互作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选用SSM空间模型,以珠三角九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1995—2009年珠三角各市制造业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东莞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积极转为消极,制造业竞争力从优势地位演变为劣势地位;广州与中山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消极转为积极,但广州没能利用邻近区域制造业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相对其邻近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演变为空间劣势地位;深圳与珠海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积极转为消极,但与邻近区域相比,两市的制造业竞争力由劣势地位演变为优势地位;江门与肇庆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消极转为积极,与广州一样,两市没能利用邻近区域制造业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其制造业竞争力仍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时期影响中国城市旅游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资源投入方式的优化和利用能力的提高.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在对1995、2000、2005年58个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进行计算和分解的基础上,对三个时期各分解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判定和度量.研究结果显示: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最大、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且这种影响关系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牛较大变化.从我国城市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出发,认为区域经济不平衡性,城市旅游资源投入规模的差异是导致以上特征的根本原因.文章最后讨论了不同区域提高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万绪才  李刚  张安 《经济地理》2001,21(3):355-358
本文探讨了定量方法在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运用。文章首先构建了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并介绍了指标量化与处理以及综合评价值确定的方法,最后对江苏省各地市的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南6省区城市职能特点与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忠暖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1,21(6):709-713
本文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以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作为确定城市职能的出发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东南部6省区地级及其以上的58个城市进行了职能分析,揭示出科教文化福利事业职能,商贸社会服务及行政枢纽职能,制造业职能是这个区域城市群体职能中最主要的职能特征,并分出科教文化厚生事业型,制造业型,交通运输与建筑业发育型,商业服务业金融等发育型,采掘与能源生产型5个特征比较明晰的大类和反映其内部次一级差异的15个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