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7,(94):1-16
中关村园区创新系统是全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系统。中关村有能力、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国家自主创新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产业联盟是中关村发挥龙头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关村应在“十一五”期间建立基于产业联盟的联合创新机制,通过加强研发合作、技术标准、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的建设,带动和促进全国创新。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报告》2007,(93):1-18
中关村已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区域创新系统。中关村园区创新系统孕育了产业联盟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关村已有产业联盟20多家,无论数量还是类型都走在全国前列。中关村产业联盟促进了园区内企业和产业的创新,丰富和促进了中关村区域创新系统,带动了国内产业创新。中关村产业联盟建设有很多创新和经验,值得全国其他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月,中关村第一个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截止到目前,中关村已有18家产业联盟。覆盖了软件、集成电路、通讯、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领域。可以说,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大学、院所、中介组织等,围绕技术标准成立产业联盟,已经成为活跃在中关村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产业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形成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它为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交流、碰撞提供了新机制,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走向外部协作创新。提高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没有加入产业技术联盟,我们的科研资源可能还会这么闲置下去,公司更不会获得联盟推荐,获得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渗滤液处理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项目"。谈起联盟给公司带来的帮助,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凤秋感慨地对记者说。事实上,受益于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的企业不止洁绿科技一家。据了解,在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相继出台的政策支持下,中关村产业联盟数量已有76家,成员单位数量达到5320家。数字迅速"长大"的背后,证明产业联盟已成为中关村实施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5.
研发联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政策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座谈和统计分析研究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在研发合作中的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已经形成了包含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研发基金的多种研发合作新模式。研发联盟是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的主要形式,大部分联盟从事前沿技术研发,联盟内部知识共享程度较高,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是主要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形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是研发联盟的主力军。建议相关部门采用集中化的资助制度,围绕中关村每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打造1-2个研发联盟。  相似文献   

6.
美国企业技术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与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间因技术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战略性合作,是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方式和商业竞争模式。美国作为世界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频繁,规模也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商业运营。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企业的技术战略联盟在联盟目的、联盟方式、地域分布以及行业分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密切关注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学习掌握新的经营理念,把握技术升级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国内智力资源最密集、创新人才最集中.产业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园区,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为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起到了探索引领作用。产业技术联盟是中关村企业整合优化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扩大市场规模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本文基于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现状与目标,研究其对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市场发展和创新环境建设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发战略联盟的产业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是研发战略联盟在产业层面的拓展。文章从战略联盟理论出发,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和使命,并提出构建其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业特征;注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中的战略金三角;选择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模式;构建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核心区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联盟近日正式成立,并启动签约了首批7个协同创新和国际技术转移平台项目。该联盟通过整合产、学、研、用、金等各类创新要素,系统搭建面向生物医药企业的协同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旨在推动重大技术创新突破和加速产业实现高度集约化发展。联盟成立后将通过建立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机制,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联盟刊物和联盟网站,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本刊记者李宏声北京报道)2008年5月13日,近50位拥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前瞻性思维视角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关村三代企业家代表作为首批发起人,正式成立了"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柳传志、段永基、王文京等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叱咤风云于中关村的三代知名企业家均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已从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发展到了世界一流科技园;已从以招商引资、土地出让、“贸工技”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了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创新为根本的内生式发展阶段:已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在辽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的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余家.一定程度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即存在与关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相悖的现象,存在缺乏承载未来稳定发展资源的情况,存在重组建轻绩效问题,存在对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较小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成果保护机制不健全,利益共享或风险共担机制不完善,联盟绩效考评手段缺乏等.为此建议辽宁省健全成果保护机制,完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改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国际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与上海企业的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技术进步本身的巨大变化,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在缔结目的、行业领域、发展模式等方面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动向和特点。上海企业多以追踪和引进国外技术方式实现自身技术进步和升级,密切关注和分析目前的技术战略联盟发展动向,有利于企业把握时机、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战略,更快地实现技术升级。因此,本文就国际技术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就上海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联盟领域、伙伴选择、指导思想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索了促进沈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对策,通过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顶层设计、专项支撑和科学管理三个方面来推进联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现状及其政策目标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在我国科技创新和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并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在加强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阶段,产业技术联盟模式在中关村科技园率先涌现出来,初步显示出其创新优势和推广价值,成为企业网络优质资源、提高创新效率、扩大市场规模、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方式,也得到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等政府机构的密切关注和积极支持。本文在对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综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历程、整体现状、具体情况、总体特点、主要类型、主要问题及政策目标建议等七个方面介绍对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及战略联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借助外力促发展,是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壮大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我国中小企业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并通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类型的介绍,提出了中小企业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原则,提出应通过加强政府的作用、建立合理的联盟治理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学习、创造新的战略联盟文化等对策,以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Prahalad and Hamel),标志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是受到企业资源理论的启发,但与基于资源的企业观有着明显的分歧。基于资源的企业观认为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控制的资源,这资源即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有形资产(Panrose,1959);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无形的知识和能力上,该理论认为生产过程涉及的物理要素,比如机器、劳动力和原材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对陕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陕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将影响联盟发展的因素按照方差贡献率大小依次提取9个公因子,初步反映出影响陕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各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演化机理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