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外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外贸下降、国内生产萎缩,直接导致我们攀枝花市西区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2.
王庆  任永欣周莹 《新财富》2007,(9):26-26,28
美国市场的次贷危机快速蔓延,波及了亚洲主要市场。我们认为,美次贷危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我们对此有两种假设。  相似文献   

3.
2006年的中国市场,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市场监管的规范化、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些复杂因素一起使得许多企业和品牌遭遇了一场又一场的危机风波。企业出现某些危机并不奇怪,我们要关注的不是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危机,而是要探究为什么在危机面前,有的企业可以镇定自若的在最短时间内平复危机,而有的企业却应对无措而损失惨重?2006年发生在中国市场上的企业危机事件有着一些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繁荣与危机──中国服装业及服装市场刍议吴继辉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这是我国服装业的现状,也是拥有几千年服饰文化的炎黄子孙的悲哀。只有摆脱依赖,发挥优势,创出自己的名牌,中国的服装业才能克服危机,打出生天。这是本文对我们的启迪。改革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5.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企业 “汉字是很奇妙的,在中国汉字中.危机这个词本身就是威胁和机遇的两面体。”谈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巨人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程晨还是比较轻松。在她看来,这一次的经济危机由海外渡及到中国.海外危机的严重程度是甚于中国的.因此这次危机对外资企业、跨国企业的打击要远远大于中国本土企业。“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前两年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外资公司.今年加大了终端的让和幅度,  相似文献   

6.
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服务贸易在经济危机下的变化情况 (一)服务业地位的变化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对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有非常大的冲击,让我们难以承受。可是,这冲击未必就是有害无益。它使我们意识到,发展制造业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第三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在我国的经济总产值中仅占40%,这一水平相对发达国家是非常低的。这场危机使我们意识到产业转型和升级已经是迫在眉睫。现实是很残酷的,我们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蓝戍 《商务周刊》2009,(18):82-82
去年,我们和在座的不少朋友就曾经相聚一堂,讨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制造业走过的不平凡之路,讨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服务跃迁、品牌塑造和国际化战略。我记的很清楚,很多与会的演讲嘉宾都对当时尚未现身的实体经济危机提出了盛世醒言。今天我们再次召开这个中国制造业的高峰论坛,正是在一个举国上下共同应对危机挑战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林景新 《广告大观》2007,(2S):57-60
2006年中国市场上发生的品牌危机事件中,呈现出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与逻辑。当我们梳理众多纷纭复杂的危机现象时,2006年品牌危机公关的四种关键特征跃然而出——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26日,北京公安局证实黄光裕被调查。从品牌角度看,黄光裕的个人品牌出现了危机。黄光裕1987年白手起家创建了国美品牌,2007年,国美电器以1023.5亿元位列中国连锁经营首位,黄光裕本人也两次登陆中国首富排行榜榜首。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作为国美电器的创始人,黄光裕的品牌危机对国美电器的品牌到底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大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必须回归实业,回归制造业,回归一般服务业。 危机之前,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存在一个巨大误区:可以不搞制造业和实业,多发展金融和高端服务业。持这种观点的人忘记了美国是人均10万美元的金融资产,而中国仅是1万多元人民币,且穷人占据人口的70%。盲目追逐金融、追逐高端服务业,有泡沫看起来很繁荣,泡沫一破裂,还得回去种地。  相似文献   

11.
何军红  吕建 《江苏商论》2006,(9):114-115
2005年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危机频发之年,先后有亨氏、宝洁、卡夫、联合利华、肯德基、强生、高露洁、哈根达斯等著名企业卷入危机中。跨国公司的傲慢与在危机处理中的僵化与迟钝,还有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是危机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这场始于2007年7月的金融危机至今尚无消减之势,其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堪称百年一遇。我们将此次危机与1929—1933年爆发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异同,对于当前应对危机和推进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9月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这对全球来说是百年一遇的危机,但同时危机也蕴含着机遇。笔者认为,对中国来说机遇甚至大于风险,对中国企业而言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有可能把风险转化为机遇 。本文旨在剖析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发掘危机中蕴含的机遇,探讨中国企业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 遇。  相似文献   

14.
我对中国经济在结构上比较担忧。中国经济整体上已经开始复苏,但是这个复苏的代价很大,特别是结构性代价太大。换句话说,我们在危机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没有帮助改良经济的结构,反而使我们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相比危机前走得更远,更不利于国内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下半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现在已经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带来了巨大损失。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资本的金融化。对于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学术界侧重于对体制层面的分析,论述了新自由主义及其与美国金融危机的关联性,分析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实质,并提出了此次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2009年,中国显然在支持全球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扩张性措施。中国是否有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或全球经济衰退的工具?如果有的话,将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稍微回顾一下2008、2009年的危机时期。应对下一次潜在危机,最好要防止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或称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这场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并对全球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次贷危机给我们中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的主权债务危机让全世界都变得提心吊胆,在后危机时代,主权债务危机屡屡发生,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我们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主权债务危机?本文就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原因、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警示中国应该在恢复经济的进程注意主权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很多年没有碰到像SARS这样的灾难了,目前SARS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次举会性的恐慌面前,中国的企业暴露了竞争力方面的缺陷,它们缺乏应对社会危机的柔性生产和柔性管理机制。在后SARS时期,企业要做的不仅是抓住危机过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加强柔性竞争能力,创建柔性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