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杜家滨先生在北京正式向新闻界宣布,微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先生将于12月10日访华,参加包括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微软专业开发人员大会”在内的一系列活动。这将是比尔·盖茨先生自1994年以来的第五次中国之行。备受全球业界关注的Comdex’97刚刚落下帷幕,各国传媒仍在竞相转发或评论盖茨先生题为“为什么我爱我的PC”的开场主题演讲,而这位“未来之路”的开拓者却已开始向新的目标迈进。在Comdex会场熙攘人群的重围中,他匆忙却坚定地对赴美采访的中国记者说:“我对迅速成长的中国市场感到欢欣鼓舞。”盖茨先生对中国未来软件业的信心由此可见一斑。访华期间,盖茨先生将在“微软专业开发人员大会”、“微软项目管理技术高级论坛”和清华大学发表  相似文献   

2.
盖茨的《未来之路》漏掉了互联网,这一次,施密特会漏掉什么?在读完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的新书《新数字化时代》(The New Digital Age)之后,我脑中突然想到了上大学期间很流行的一本书——《未来之路》。是由当时如日中天的比尔.盖茨写的,比尔.盖茨雄心勃勃地预测了一切颠覆微软的力量,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结果呢?他预测的所有危险因素都不是颠覆的真正力量,真正力量是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他没说。  相似文献   

3.
微软垄断案     
胡启志 《经贸导刊》2000,(10):44-47
“微软”是什么?要说微软(Microsoft)是什么,得先从比尔·盖茨(Bill·Gates)说起。盖茨出生于美国西岸城市西雅图的一个中产家庭,小时候瘦小笨拙,但却是个电脑天才。他13岁开始练习编写电脑程序,14岁已在校内一个与电脑有关的组织担任主席,17岁向学校售出自己的第一个程序(时间表系统),赚了4200美元。  相似文献   

4.
盖茨曾经说过,微软总是与危机相距“两年之远”。他的应对策略就是要“尽力确保我们现在的每一天都没有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5.
比尔·盖茨退休了。这位现年五十二岁的美国人自1975年创办微软后,靠视窗软件雄霸操作软件市场,令他在过去十三年一直当上全球首富。为全心投入慈善事业,盖茨在近两年来不断减少自己在微软内部从事的工作,直至成为微软的非执行董事。退休后的盖茨将把自  相似文献   

6.
消息     
<正> 微软宣布盖茨将逐步退出日常管理过渡期为两年微软宣布,董事长比尔·盖茨将逐步移交他在该公司的日常工作,以便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他在"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所从事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7.
老诚 《光彩》2002,(12)
比尔·盖茨:创新、创新、再创新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已经连续8年雄居世界超级富翁榜首。比尔·盖茨致富的全部奥秘在于:创新、创新、再创新。他将知识作为主要资本来从事生产,将研究与开发置于中心地位,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不创新,就灭亡。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28个月。”为此,他制定了10条指导方针:第一,“雇佣聪明的人”,因为“软件发展需要聪明的工程师参与,依循演算法程序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二,“容许独轮车”,因为如果追求创意产品,就必须鼓励一种创意氛围,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把自己的聪…  相似文献   

8.
微软的比尔·盖茨先生现在几乎成了讲演专业户的大忙人。今年春天访问印度和南非时,创下五天讲演十四次的高纪录。有人说比尔·盖茨就象美国选举战最后冲刺阶段那些不知疲倦为何物,走到哪儿讲到哪儿的总统候选人。风尘仆仆的比尔·盖茨先生因此被美国新闻界称为高科技产业的“福音书传教士”五月中旬,在纽约召开了一个盛大的技术演示会。主要内容是介绍微软的WIND/OWS NT。为了聆听比尔·盖茨先生的讲演,会场聚集了由北欧、中南美等国家专程赶来的80多名记者。而听众中一位高科技企业的顶尖人物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DEC公司的罗伯特·普玛董事长。 DEC最近因微处理器芯片CPU的专利权问题向INTEL提出起诉,成为业界话题。其实在著作权问题上DEC与微软也并非全无芥蒂。 Windows NT的开发责任者原来是DEC  相似文献   

9.
纽约时报记者对比尔·盖茨作过一次专访,问:“如果从头再来,你能否再缔造一个微软?”盖茨答道:“可以,只要让我带走100个微软的员工。”在世界首富眼里,最重要的资源不是巨额财富或是软件专利,而是人,人是第一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如何看待人力资源,决定着企业的成长轨迹。尤其在  相似文献   

10.
6月30日,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开始了自己的第九次中国之行。从微软(中国)方面事前透露的行程安排看,盖茨除参加有两岸三地顶级CEO参与的“CEO峰会”、“2004微软新技术展望大会”及“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和展览会”外,并无任何高层拜访计划。但有知情人士透露,就在30日早上,  相似文献   

11.
比尔&#183;盖茨“功成身退”后投身慈善,意味着微软公司创业初期的12名“创业元老”,已经全部离开了微软。30年前,11名微软的“创业元老”曾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拍摄了一张精诚团结的合影。当时微软公司总共只有12人,而合影中只有11人,是因为当时的微软办公室经理米里亚姆&#183;路保尔在路上遭遇了大风暴,没赶上拍合影。而30年后,就在盖茨退休前几天,  相似文献   

12.
《商》2014,(9):298-298
“不管按照什么标准,这个世界都在变得越来越好。”这是比尔·盖茨与妻子梅琳达在今年1月发表的2014年年度公开信的第一句话。这位乐观主义者甚至大胆预言:“到2035年,世界上将不再有贫困国家。” 北京时间2014年1月22日,比尔·盖茨夫妇首次联名发布《2014盖茨年度公开信》。从2009年开始,盖茨的老朋友沃伦·巴菲特鼓励盖茨效仿他的做法,每年都写一封年度公开信。巴菲特所谈的是他对经济与金融形势的看法,盖茨所谈的则是他对慈善与全球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假如有人以为精简型电脑终端只是一阵“热浪”,会很快消失的话,那他现在应该反悔了。精简型电脑(可称“飞燕”型)已经开始成长,如果公司的首脑比较一下“肥胖”型(本文暂称“玉环”型)电脑终端与精简型电脑终端的价格的话,那他一定会中意“能为掌上舞”的“飞燕”了。对任何一个用户来说,“肥胖”型终端确已太过笨重了。微软的朋友也承认连他们自己也估计不到运行Office 97的终端会怎样。这对微软和它的客户都不是什么好事。如果说有谁对终端机的庞大身躯扰得彻夜难眠的话,那就是比尔·盖茨。 NT从不与苗条利落的“飞燕型”终端为伴,它一般要求电脑有32M或64M内存的  相似文献   

14.
林子 《市场论坛》2005,(8):23-25
第一位:“工作狂”比尔&;#183;盖茨Bill Gates(1955-)1975年,盖茨从哈佛退学,和同学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他们的第一笔大生意是与MITS做成的,在这笔生意里,微软赚了18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比尔·盖茨面对企业发展危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0天”。连微软都这么慎重对待企业危机,还有什么企业能躲过危机的威胁呢?中国企业危机扫描哈佛大学知名管理学者萨尔(Donald Sull)表示,企业的盛极而衰有许多指标可供参考,例如企业开始盖大楼、企业领导者开始上财经杂志封面、企业领导者开始为自己著书立传等,都可能是企业领导者陷入不自知的危机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拉里&#183;埃里森的确吉星高照。除了微软公司的比尔&#183;盖茨,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也是继微软之后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的CEO。不过,埃里森很讨厌坐第二把交椅,他的计划是打败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财富》,11月23日  相似文献   

17.
盖茨是一个对未来很不敏感的人,而且他之所以能打败他的竞争对手,恰恰在于他因对未来的不敏感而专注于眼前机会。被尊奉为"信息时代的主宰"的盖茨对信息时代的商业和生活格局是缺乏基本预见力的。他预见的未来,仍然只不过是一个增强版的工业时代。当他今年七月离开微软的时候,他会不会猛然意识到,自己为微软开辟的这条路并非"未来之路",而是一条"过去之"?  相似文献   

18.
面对《纽约时报》的一帮记者和经理,比尔·盖茨已没有年少时局促不安。有人“发难”了:“你会像当初对付网景公司那样来对付Google吗?”比尔·盖茨稍微思考了一下。岁月已在他那张著名的娃娃脸上留下了清晰的痕印。“不!我们会换种做法。”他宽容一笑,似乎面对的只是私底下开的一句玩笑。结构调整——避免大象病在比尔·盖茨身上,宽容并不是公共场合的做秀。2005年4月上任的首席技术官奥齐(Oxxie)据说深得盖茨赏识。近来,奥齐频发逆耳之言。在不久前写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奥齐批评微软没有把握住一些大趋势。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VoIP网络电脑,别一个是移动信息,在这两个领域微软都落后于对手。  相似文献   

19.
又见王建中     
再次来到王建中位于阳光广场的办公室,我们俩的心情可能与上一次的碰面都不相同。 今年七月。我为“文化经纪人”主题策划采访王建中的时候,他还仅仅是一个官司的主角,而今天,他和刘晓庆之间已由一个官司发展为三个官司。 与王建中对话,听到他有时略显激动的声调,我不禁回忆起上一次采访他时,他对状告刘晓庆欠款1000万元那个官司的胸有成竹…… 面对法院裁定 王建中如坠云雾 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案件的历程:2001年3月26日,王建中向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向刘晓庆追讨1000万元巨款欠债。王建中在…  相似文献   

20.
孙正义或许不像微软的比尔.盖茨以及雅虎的杨致远那么出名,但他的优势不是在如何建立网络而是在投资、在正确预测未来网络经济的大趋势上一这方面鲜有人能与之匹敌。他是一位真正的风险投资高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