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对微罪之非刑罚处罚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罚方法,是指依法对实施微罪而被免予刑事处罚的犯罪人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实体上的处罚,是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之一。《刑法》第37条应被理解为独立的免罚事由。针对司法实践中非刑罚处罚方法长期低效运行的现状,立法上有必要增设非刑罚处罚方法种类,完善非刑罚处罚方法体系,以实现刑事制裁方法的多元化和轻缓化;司法上,应转变有罪必罚的传统报应观念,确立刑罚谦抑性和最后性的理念,对于实施微罪、可不予刑罚处罚的犯罪人尽量优先选用非刑罚处罚方法,充分发挥非刑罚处罚方法对实施微罪的犯罪人之惩治和教育功效,最大限度地实现刑罚的非刑罚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在定罪、刑罚的设置和适用方面对未成年犯罪人都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对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进行严厉的制裁。在刑法中应取消未成年时期的刑事污点,对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犯罪作一般性规定,并增设社区矫正处罚方式。  相似文献   

3.
刑罚效益意味着以尽量少的刑罚成本产生预期的刑罚收益,对人身危险性小的犯罪人适用非监禁刑比适用监禁刑更有助于提高刑罚的效益。目前我国非监禁刑在立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刑罚效益的提高,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的非监禁刑。  相似文献   

4.
谢萍 《大众商务》2010,(16):268-269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被各国学者普遍认为是现代刑事政策的重要趋势之一,代表着犯罪矫正的未来走向,在我国正经历鉴别、认同、调适及整合的过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被各国学者普遍认为是现代刑事政策的重要趋势之一,代表着犯罪矫正的未来走向,在我国正经历鉴别、认同、调适及整合的过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刑事责任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个课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于老年人犯罪都有相应的从宽处罚法律制度,我国古代及近代的立法亦有规定。本认为,针对一般老年犯罪人刑事责任能力、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经济性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刑法应当规定对老年犯罪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社区刑罚的根据应当是报应论限制和制约下的以教育刑论为核心的综合论。文章认为,社区刑罚应当以报应论为基本的规诫,以满足正义和秩序的要求;社区刑罚应当以教育刑论为核心规诫,以满足矫正犯罪人的要求;社区刑罚应当适当考虑剥夺犯罪能力论的要求,以争取社区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有罪必有责,犯罪和刑事责任之间存在着必然因果关系,然而,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之一——定罪免刑却打破了犯罪和刑罚之问本应当存在的必然因果联系。罪刑相适应原则不仅表现在刑罚的程度和性质与犯罪的程度和性质相对称上,还应表现在建立起犯罪与刑罚的必然因果联系的观念上。对犯罪人适用易感触的实在的刑罚,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都处于形成阶段,适用自由刑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用罚金刑替代短期自由刑,既是刑罚轻缓化、非监禁化的改革趋势,也符合教育、感化、挽救、改造的司法政策,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发育规律。我国新刑法虽然顺应世界潮流大幅增加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但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采取加强执行力度等措施,改善罚金刑的适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是一种社会化的刑罚执行方式,符合刑罚制度发展方向,其实施有利于缓解监狱压力、降低行刑成本和犯罪率,有利于犯罪人重返社会、维护和增强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准法律援助中心"是致力于少年司法改革为未成年犯罪人提供社区帮教和法律援助,通过人格和社会调查为司法机关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提供参考依据的新法律援助力量,本文从准法律援助中心的产生背景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并对其发展的提出规范化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人身危险性是量刑的重要根据之一。对具体犯罪人适用轻重不同的刑罚时,必须在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这不仅是实现特殊预防的刑罚目的的需要,而且是实现量刑公正的需要,人身危险性是量刑公正的调节器。人身危险性进入司法领域造成的"同罪异罚"必将严重冲击传统的司法公正观念。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对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进行矫正,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是监狱行刑的补充形式.中国的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目前正处于逐步扩大试点阶段.笔者试就社区矫正制度的执行主体作一初步研讨,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乡二元化经济格局的加强,城市中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但尚没有引起学者的足够关注。目前缺乏专题性的研究。在当前的司法追究过程中,未成年人应当受到优待已经成为共识,但公安司法机关出于难以监管的考虑,经常会对农村籍未成年犯罪人和户籍地未成年人犯罪人做出区别的司法对待。这在本质上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应当得到改变,而加强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设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以未成年人是否犯罪、未成年犯罪人是否实施暴力犯罪为因变量的对数回归模型显示,接触暴力资讯能增大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比却不能增大未成年犯罪人选择实施暴力犯罪的发生比。这表明,未成年人通过暴力资讯(符号示范)所习得的并非攻击性的行为方式本身,而是反规范的态度或行为倾向。回归模型还显示,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家庭示范和亚文化群示范在未成年人犯罪促成过程中的实际地位已让位于媒体,媒体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相应地,被普遍认为能够对暴力资讯促成未成年人犯罪作出合理解释的社会学习理论,亦当做出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恢复被害人利益和未成年犯罪人重返社会。我国应借鉴域外经验并结合国情,逐步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福建福州350000)  相似文献   

17.
刑罚轻缓化已经成为刑罚结构改革的总体趋势,通过对刑罚轻缓化的经济分析,我们可以挖掘出刑罚轻缓化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高概率的惩罚与轻刑化"的组合是预防和控制犯罪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而轻刑化即我们所谓的刑罚轻缓化。在刑罚轻缓化的背景之下,透视罚金刑与自由刑的适用,我们可以发现罚金刑更符合刑罚轻缓化之意旨,应提升到主刑的地位,未来我国的刑罚结构改革也应以罚金刑为主导,而自由刑只起辅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正确运用自首制度对于鼓励犯罪人悔改,促进刑罚预防目的的实现,高效处理案件、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认定方面的问题,本文正是由一例审判案件认定争议着手,意在提出司法运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改善建议,以期自首制度能更好地实现其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刑罚规定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刑法的适用效果。刑法就受贿罪的刑罚种类、刑罚幅度等设置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需进行修改。主刑罚应取消死刑,延长自由刑期限;附加刑中应增设罚金刑,资格刑,限制没收财产刑,定罪数额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其他定罪量刑因素尽量细化,以充分体现罚当其罪的刑罚理念。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对相关的未成年人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我国当前未成年犯罪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我国的未成年犯罪的刑罚制定以及刑事诉讼法的修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的刑法以及相关法律建设做出合理分析,然后以太原市为例,对相关的制度建设进行研究分析,为我国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和途径,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