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当代社会最新发展观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南与理论研究的热点。可持续发展寻求的目标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作为为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经济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渔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保持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公平,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机会均等,以实现他们较好生活的愿望。二是代际公平即世代平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要损害后代人获得发展的能力。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自身的繁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证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采取全球共同…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陈希玉傅汝仁丁希滨朱秀香王淼一、内涵与特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体现。它是指...  相似文献   

5.
王学仁 《水利经济》2000,18(2):56-58
1 基本概念1 .1 何为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 ,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1 987年曾主持 2 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发表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就提出“可持续发展”上述定义 ,1 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得到共识。因此 ,可持续发展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强调社会各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寻求…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足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其实质就是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嵊州市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渔业资源衰退及环境恶化、科技开发能力弱、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效益下降、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管理任务重等问题.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应把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入渔业经济,注重保护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管理,依法治渔,以保障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持续农业的角度和我国畜牧业实际情况出发,使资源、环境、人口、技术等因素与养殖业发展相协调,寻求一条可行的途径,以确保当代人和后代人对畜产品的需求得以满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则要求探索建立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应用到畜牧...  相似文献   

8.
[目的]文章提出农地资源代际补偿技术手段,探索适合国情的农地产权代际补偿基金模式,解决基金代际分配的定量分析问题,提升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公平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水平。[方法]从外部性理论视角对农地功能价值属性重新归类,经济与生态属性价格叠加构成农地直接产品价格,通过农地直接产品价格形成农地产权价格。纳入代际公平因素,建立替代现行土地征收价格制度的农地产权代际补偿基金,基金资金主要由农地产权价格形成,全面体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产权利益。借助Diamond模型,构建农地产权价格代际分配公式,模拟农地征收后产权价格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分配的决策行为。运用脱钩理论作为产权价格分配公式中代内消费倾向θ变量选取的理论依据,采用Tapio弹性系数法对θ值进行模拟,预测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土地产权价格分配,以四川省乐至县为例进行具体实证计算。[结果]乐至县单位农地面积的产权价格是1 583.35万元/hm~2,预测出当代人30年以内分得的土地价格是791.67万元/hm~2,后代人支配剩余土地价格791.67万元/hm~2。[结论]经济与生态属性价格叠加的农地直接产品价格是农地产权代际补偿基金主要资金来源,基金可有效解决农地征收产权价格问题,体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共同产权利益; Diamond模型可模拟农地征收产权价格在当代与后代人之间的分配决策行为,经预测:伴随农民收入增加,代内消费倾向θ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代际支付意愿增加,当代人与后代人趋向对农地产权价格的均分。  相似文献   

9.
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一个深刻的经验教训,就是没有很好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在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带来人口膨胀、耕地锐减、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本文对实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1.
赵淑玲 《农业经济》1998,(10):10-11
一、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的历史使命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以来,可持续发展以其光辉的命题,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非常综合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6年3月,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指保护动物种群和植物种群的多样性,同时…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一种发展状态 ,但它更多的是指一种发展理念 ,是人类文明进步中对自身发展历程反思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生存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营造一个有利的人口环境 (适度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 ) ,正确处理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又是一个农业大国 ,也是一个农民大国。农村人口一直是我国人口的主体 ,中国农业人口状况构成了中…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当今社会最热点的问题之一。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末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从现在起到下一世纪直至更远的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的生产是人口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的特殊产品,人口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基础。广西是一个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而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观点和理论出发,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本质进行分析。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可持续发展从概念上讲,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由于全球处于极不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因而各个国家与地区对可持续性的解释都应基于自身的国情和民情。对发达国家而言,它们更关注环境污染或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因此它们更强调环境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更应注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为此,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在人类迈向21世纪之时,全球性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等一系列矛盾日益突出,迫使人们重新新评传统的发展模式,认识到只有在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下的全人类共同发展才是理想的发展道路.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持续性包含生态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三方面的含义。生态持续性主要指生物─—自然过程及生态系统的永续生产力和功能,它要求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确把握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把握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主任、教授杨开忠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从认识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正确把握这一动态平衡意义重大。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疆可持续农业发展试析董永茂可持续发展是在当今社会面临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继而威胁全人类未来生存发展的严峻形势下,为解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产生危害而提出的正确抉择。我国政府...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空间格局良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9个省(区、市)为例,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2010—2019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呈现波动发展趋势,整体发展水平较低;(2)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同效应在研究期内一直处于失调状态,还需长时间的磨合;(3)西南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于西北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也较高于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20.
褚素萍 《农业经济》2000,(12):19-20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持续农业的角度和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使资源、环境、人口、技术等因素与畜牧业的发展相协调,寻求一条可行的途径,以确保当代人和后代人对畜产品的需求得以满足。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物价,而且带动了饲料、兽药、食品、屠宰加工、皮革、制药、冷藏贮运、毛纺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尽管这样,我们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出现了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