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非均等化供给和公众要求均等化供给需求的增加,促使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经历了非均等化到均等化的制度变迁历程,但受到公众收入水平、偏好与政治民主程度等需求因素的影响,以及宪法秩序、现存制度安排和上层决策者的预期净利益等制度供给因素的影响,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历程呈现渐进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受到自我强化机制等的影响而产生路径依赖,又使变迁历程呈现非连续性特点。本文旨在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的背景,厘清其变迁历程与特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在未来的制度供给与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作为一级指标,配合采用1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泰尔指数对我国2000-2012年各省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项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现象严重,而且不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现状及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省际间经济发展与财政能力的差异以及政府决策者的执政理念与行政作为成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实现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对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实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供给严重不足。为此,从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供给与需求出发,探析两者能力的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提升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最终实现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指标体系和均等化评估方法,对我国7大类基本公共服务和综合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2005~2012年省际的均等化状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省际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高,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偏低,社会保障与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以及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低。公共安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一定波动、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很大波动,且均等化程度无改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一定波动,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很大波动,但均等化程度呈现上升态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呈现稳定的改善态势。省际综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偏低,但均等化程度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开始有所遏制,但由于农村社会发展历史欠账较大以及受体制政策等因素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仍然十分明显,主要体现为投入力度不均等、供给水平不均等、供给质量不均等和成本负担不均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不匹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有效问责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较为单一。十二五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制定全国和省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二是强化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权责;三是以制度统一为切入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进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财税体制改革;五是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六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及财政投入的城市偏向,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十分严重,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更是如此。找到破解之策显然是必要和迫切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河北省若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差距现状,进而找出了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我国落后地区破除经济赶超下城乡“二元”困局的现实背景,在从理论概念上比较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一体化异同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框架论证并揭示了我国现有模式下落后地区地方政府经济赶超驱动将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陷入困局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以保证在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在既有经济赶超驱动下实现对农村居民公共服务供给变“被动扶持”为“主动支持”的破局构想;其次以实际数据分析加以佐证。研究表明:(1)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一体化的本质区别将直接决定地方政府利益的不同侧重点及其由此产生的不同后果。(2)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核心是将地方政府利益重心从城市转向城乡,重点促使落后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收益提升和支出成本下降,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由“被动扶持”转化为“主动支持”,彻底走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下的“二元”困局,实现落后地区地方政府经济赶超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利益相容。  相似文献   

8.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诉求,它包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本文分析了财政支出、城镇化、居民收入三个因素与城乡基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四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关系,对2006~2013年的样本数据进行面板检验。研究表明:增加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支出并不能立即改善城乡间公共卫生服务的巨大差距,单纯提高人均社会保障经费对缩小社会保障服务城乡差距也没有明显作用。因此,应该遵循"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的原则,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建立稳固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城市和农村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增强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民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加快消费扩容升级,进而扩大内需.文章通过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依赖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消费扩容升级的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依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对文化体育服务和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存在显著推动作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对消费扩容升级存在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建议通过提高一般转移支付比重、加快绩效预算改革以及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等措施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相似文献   

10.
江苏基本公共服务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供给方面主要表现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需求方面主要表现在居民的诉求渠道狭窄,对公共服务满意度不高。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化和基本公共服务目标不断提升的双重效应叠加下,江苏亟需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遵循以人为本、城乡均等化、地区均等化和动态调整原则,优化决策机制,创新供给体系,完善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以增加总量供给,平抑结构失衡,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黄莹 《经济纵横》2012,(7):64-66,11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着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地区差异明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导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存在着纵向不均衡和横向不均衡问题。因此,应以实现财政均衡为手段,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公共服务均化视角下的财政体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与基本导向。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需要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职责,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拓志超 《经济论坛》2011,(11):180-183
本文通过对众多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文献进行综述,得出形成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既可以从理论角度解释,又可以从历史实践中找到答案。本文得出的理论解释:首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其突出表现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的二元化;其次,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失灵问题,这也是解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因。从我国长期实践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偏向性政策,使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存在明显差异,这将直接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其次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这也将使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求发生偏差,从而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通过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的深层次探析,可以更好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重要举措。宜居性作为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概括,对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个地区的宜居性水平,既影响到这个地区居民的福利,也影响到这个地区居民的构成;而居民构成反过来对当地宜居性水平又会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对中国公共服务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基于结构性均衡理论模型,区分了高低技能劳动力对当地收入、支出和宜居性水平的不同偏好,结果表明,高技能劳动力对宜居性水平变动的敏感性高于低技能劳动力;同一地区宜居性水平的供给并不能被所有居民均等地享有,低技能劳动力对收入、支出等因素的变动影响更加敏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不但要实现城市间的均等化,更要关注城市内部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不仅与其他类型城市面临共同的"城市病"困境,还面临其特有的"资源诅咒"难题。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能有效化解现实瓶颈。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下,不断提升供给的效益和实现社会公平。在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组织的基础上,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化运行机制,进而构建起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文献研究简单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红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32-233,268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目前国家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文献检索,梳理文献研究,总结研究成果,发现研究存在的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范围界定、量化标准、体系构建、供给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今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布局等化研究现状归纳为:相关概念的研究、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的研究、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研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等。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和展望,提出应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原创性理论研究;加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加强衡量标准体系的研究;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加强对"单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研究;加强对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有效表达机制的研究;应加强用多学科综合视角探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实现路径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对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明显,不同单位和阶层的分布不均,以及场地的利用率还不高,功能相对单一。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过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单一的政府供给方式;城乡间、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体育发展策略的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求尽快实现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目前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和人口流动特征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指明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顺利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和经验,提出了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借鉴的新思路,以及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权事权、加强政府间转移支付建设和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孟习贞 《生产力研究》2014,(11):146-149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仅仅强调公共财政经费的划拨与转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公众参与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一是公众参与有利于强化政府的受托责任;二是公众参与把民众带入发展进程;三是公众参与是识别其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偏好及其价值选择的最直接途径。为了提高参与效率,需要做好参与式项目分析——界定项目参与者;建立"问题树"和"目标树";通过参与者对目标群中的每一项打分选取目标方案。总之,从参与式发展的思维来理解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