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供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林永慈  邓炜  刘可 《时代经贸》2012,(18):226-227
当前北京市明确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促进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升级成为建设世界城市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本文先从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出发,研究了北京市近些年的国际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调查了北京市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和北京市外贸企业,从外贸企业对应聘人才的要求以及应届毕业生自身对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的供求现状。最后,从不同的角度为新形势下北京市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实际,以北京市为例,从耗散结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系统的困境,以及造成北京市产业结构失衡的熵增因素,提出产业结构生态化是特大城市未来产业结构演化方向。基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提出通过引入含有负熵流的生态化政策与技术,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等,引起城市产业结构涨落,形成新的稳定结构,是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实际,以北京市为例,从耗散结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系统的困境,以及造成北京市产业结构失衡的熵增因素,提出产业结构生态化是特大城市未来产业结构演化方向。基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提出通过引入含有负熵流的生态化政策与技术,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等,引起城市产业结构涨落,形成新的稳定结构,是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既要求出口产品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又要求生产过程还要低碳排放,同时碳关税也要进入国际贸易规则,推行低碳经济将直接加大我国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外贸出口造成直接冲击.中国的外贸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贸易环节,都将面临重重障碍,甚至成为以低碳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牺牲品.这就要求我国外贸企业必须提高能源和资源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绿色出口产业,才能在世界未来经济发展中抢占有利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进入了WTO后过渡期,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同时对国际贸易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外贸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因此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不愿意培养和训练无实践操作技能的毕业生。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培养只懂理论、不懂应用的“半成品”,高校必须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邓丽姝 《生产力研究》2011,(10):184-186
世界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高端形态。建设世界城市已正式明确为首都北京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优化、高端的产业结构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条件。同时,建设世界城市为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主要包括提升企业管理服务业及相关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完善充实金融产业、优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红 《财经科学》2004,(3):109-112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制于世界产业发展波动的影响.在长期的研究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单一国家视角研究产业结构,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推动我们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研究一国产业结构形成及演变.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及世界性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担当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加强国际贸易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重中之重.毋庸置疑,国际贸易信息化目前已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邮件被广泛运用,它能否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被采用,一直为学界所争论.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对电子邮件的证据效力给予肯定,并对其归属的类型做了分析.以此促进国际电子商务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数量逐年增加,现阶段外贸企业的会计人才缺口严重,比如日照宝鑫矿业资源有限公司的外贸业务发展就因为外贸会计人才的不足而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对外贸企业会计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外贸企业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完整,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外贸会计人才.本文将就当前外贸企业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我国外贸企业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文章的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外贸企业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必须加快发展风险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法  尼娜 《经济师》2000,(3):9-10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迫切需要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是以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资金 ,聚集高智力人才为标志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 ,高新技术是新形势下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决定着一国未来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因此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业结构大体上经过了二次较大的调整 ,通过调整 ,使各产业之间保持了合理的比例关系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90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11.
孙学涛 《技术经济》2021,40(8):76-88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在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基于东北地区147个县和34个城市的数据,运用SARAR模型分析高铁对不同行政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同时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高铁促进了城市和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升;高铁还会带来"鲍莫尔成本病",即高铁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高铁在产业结构的虹吸效应中起到促进作用;高铁会通过抑制第一产业发展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地区产业结构;高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要素产生影响.同时采用了4种方法检验高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发现相关结论仍然是稳健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要素流动、政府干预和交通衔接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航空经济时代,空港一体化和智能化已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开放程度低、航空物流国际化发展滞后、临空产业高端人才短缺和金融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应推进有利于临空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经济枢纽功能创新、培育现代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搭建新型国际贸易平台、构建新型人才交流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本文归纳了世界主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了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高速,国家安全,人才培育体系等方面的影响,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化阶段、产业选择三个方面对襄阳市的产业进行分析,以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襄阳市主导和支柱产业选择,以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定位襄阳未来产业发展目标,服务于“产业襄阳”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效应的度量与实证——以北京为案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结果。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一个从相对不合理到相对合理的调整过程。结合"标准结构法"和相对比较判别法,本文建立模型测算了北京市历年产业结构的Hamming贴近度,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度的测算结果。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合理化程度达到国际发达水平;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各产业和产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建立产业结构高度测量模型测算产业结构高度值。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高度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最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北京未来五年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正进入数字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贸易运作模式,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应用,对外贸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外贸企业交易成本下降,业务能力提高,发展机会增加,但外贸企业也面临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法律环境不完善等各种问题。政府应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加强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为外贸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激发了内在活力,增长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服务业现状;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雅  王江 《经济师》2008,(10):260-261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激发了内在活力,增长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服务业现状;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背景,提出了基于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河南应该抓住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发挥人才集聚作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首先阐述河南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才集聚现状,接着分析人才集聚效应,最后从经济发展、教育科研、人才市场方面分析河南产业结构升级中人才集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云南"桥头堡"建设,不仅要建设"桥",还要建设"堡",即要在通道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产业建设。虽然云南省资源丰饶、优势特色企业和主导产业逐步形成,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且第二阶段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云南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劲动力,可以说云南省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发展机会。但是总体来讲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国际贸易体系不完善、产业政策不突出等劣势和威胁使得仍亟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国际贸易体系和健全产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