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前煤炭行业困难局面有一定的好转 ,但如何使煤炭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们对此认识有所不同 :靠国家帮助 ,政策上向煤炭企业倾斜 ,关井压产等。国家给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 ,但最根本的是煤炭企业要走向市场 ,在市场经济“残酷竞争”中“优胜劣汰”。因此 ,培育煤炭企业自身核心能力 ,是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前煤炭行业困难局面有一定的好转,但如何使煤炭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们对此认识有所不同:靠国家帮助,政策上向煤炭企业倾斜,关井压产等。国家给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煤炭企业要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残酷竞争”中“优胜劣汰”。因此,培育煤炭企业自身核心能力,是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合并反垄断审查中,对企业所处的地理市场界定十分重要。影响地理市场的相关因素有企业的运输成本、销售渠道、运营情况等。经济全球化使地理市场的界定面临新问题。中国必须面对此形势,根据国情,考虑自己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相关市场界定是反垄断的基础.文章首先分析了界定相关商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然后分析了交叉价格弹性法、SSNIP测试法、临界损失分析法等几种国际上比较盛行的相关市场界定方法及其这几种界定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界定相关市场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并购协同效应的发挥对企业是否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结合我国上汽和南汽集团并购实例,从经营协同效应的三大来源,即规模经济、优势互补和市场势力分别作了分析。最后,笔者提出了个人观点,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上汽与南汽要互通有无,在生产技术上实现整合划一,取长补短;合并后的新企业不能仅仅依赖于规模效应自动生成的优势,而应该深入自身的体制改革,降低经营成本,从自身的内在优势去实现经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1.能源及煤炭的需求预测:我国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总趋势今后是增长速度逐年渐缓,弹性系数逐年降低;2000年我国煤炭需求总量为13.29-13.50亿吨,占一次能源比重70%。2.能源与煤炭供应分析预测:今后石油供给量不可能有大幅度增加,天然气、宽层气、水力发电将有大幅度增加和提高,煤炭供应能大体维持在13亿吨左右。3.能源及煤炭供需综合分析预测:煤炭今后基本能满足需求,价格不可能大幅度上升,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供给量逐渐增加,且石油、天然气有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炭产业的结构性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产业整体绩效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煤炭产业内部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煤炭产业结构的改善不仅是煤炭产业本身的结构改善,同时也包括煤炭结构如何调整以更好地适应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简单Logit模型为基础,估计了中国空调业主要企业的需求函数和边际成本,模拟了空调企业横向合并可能引起的价格变化,对模拟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并与嵌套Logit模型和结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企业的边际成本与企业的市场份额成反向关系;合并企业合并前市场份额较低的产品的价格涨幅更大,非合并企业则相反;嵌套Logit模型得出的价格效应明显比简单Logit模型更高;结构方法得出的结果比简单Logit模型更加保守。  相似文献   

10.
偷税主体是偷税的重要构成要件之一.但关于偷税主体的界定,有关法律的规定,如现行<征管法>所规定的扣缴义务人是否可以界定在偷税主体的范围之内,以及在税收执法实践中对偷税主体的判定都存在许多争议之处.为有效界定偷税,正确地适用法律以及科学、合理、有效地打击偷税行为,有必要对偷税主体的界定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出现所谓的"购并风",在90年代形成愈演愈烈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购并现象日益突出。对于企业购并中政府过分干预的问题,应实行政企分离,明确产权;对于企业购并中的财务风险,企业应积极应对并寻找解决之道;对于购并后的整合,企业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4年~2009年中国煤炭业上市公司并购中小型煤炭企业的19个样本数据,对煤炭企业并购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并购主体宣布并购重组的[-20,20]窗口期内,投资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回报,表明投资者对并购事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原因很可能是煤炭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并购能够大大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跨国并购与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日益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并购的理论和现实动因及其在中国的新特点,探讨跨国公司的并购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系统通过自组织实现向高级有序状态的演化被证明是优于被组织的进化方式。耗散结构理论向我们阐述了系统实现自组织的条件,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远离平衡态。一个产业过度竞争或者过度垄断就整个系统而言都属于处在低水平的平衡态或近平衡态。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偏低,处于低级平衡态,不仅影响了产业发展,而且还对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了较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不断地吸收负熵(人员道德、信息和技术)以远离平衡态,从而找到处于低级平衡态的中国煤炭产业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拥有市场势力的国际海运企业通过实施其垄断行为,会提高货主的交易成本,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文章对中国海运市场上国际海运企业市场势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存在较高的垄断程度,并据此提出了政府规制措施,以促进中国海运市场的竞争及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固并购。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有利于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短缺资源和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品牌和市场。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都十分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但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及国内外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差异大,企业跨国并购也面临许多障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并购主体、目标市场、并购行业、并购对象和并购方式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同时.我国政府也需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市场发育不良、法制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因素,必须积极引进并培养专门人才,拓宽海外融资渠道,加强对并购目标的调查研究等,以加快进行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宏观动因既有当前国内外投资环境和金融环境,更有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等国际大背景的推动;企业海外并购微观动因则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层面和发展战略层面.宏观动因和微观动因共同决定着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模式的安排以及整合的方式,从而影响着最终的并购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末掀起的金融机构跨国并购的浪潮引起了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和金融界对并购的动机和效果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考证。金融机构跨国并购的非效率动机包括:市场力,经理人和政府三个方面,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