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起未来———写在第八个全国“土地日”本刊记者刘祚臣一六月是中华大地的节日,今年的“6·25”是我国的第八个“土地日”。职业习惯也是兴趣使然,每到这个时候,总要对“土地日”的主题进行一番思考。今年的主题是“土地与未来”,这是一个令人激动而又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新、澳两国土地管理体制的经验和教训,指出我国乱占、滥用耕地势头时有出现,越权批地、低价出让土地现象严重,土地供应宏观调控措施不力,国有土地资产严重失流的重要原因是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有严重缺陷.主要是:“土地国家所有”只是名义,在管理体制上没有体现;“公田私卖”是引导地方政府大量卖地、低价卖地的机制;县市管理土地,不利于控制城市占地规模;只审批非农建设用地,难对保证耕地面积的稳定.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相对集中的土地管理体制和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将土地管理的主要权力集中到省一级;国家设立地政部,统一管理全国的地政;县市政府应征好地方税来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而不能靠卖地;国家对农地应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3.
第五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口号1.“6.25”是全国土地日2.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土地与法制”3.认真贯彻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4.加快法制建设,强化土地管理5.深化“地改”,规范土地市场6.加大地改力度,扩大土地出让范围7.坚持全国土地、...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体制和流通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商品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农村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主张彻底改革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土地入股,成立乡级或县级的土地经营管理公司。现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第一,现行土地管理体制限制了生产专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大多数农村目前实行的土地管理体制是;土地归集体所有,划为小块平分到农户生产经营,并不许买卖。这种  相似文献   

5.
美好未来始自今日——青年学子笔谈6·25编者按:青年代表着未来,以土地管理和土地科学研究为己任的青年学生代表着中国土地的未来,在第八个全国“土地日”即将到来之际,本刊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部分研究生就今年“土地日”的主题进行笔谈。学子们从不...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措施和制度创新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措施和制度创新建议:一是提高人的素质,建立健全以法制为主体的约束机制;二是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强化资源综合管理和国家宏观调控;三是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四是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五是加速科技进步;六是规范资源统计与估价;七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互补。  相似文献   

7.
写在第五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土地与法制”是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近几年福州市通过全面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强化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资产作用,自力地推进了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前随着...  相似文献   

8.
王立彬 《南方农村》2011,27(4):82-82
今年6月25日是第21个全国“土地日”。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要正视中国土地问题的三个“难以为继”:过度消耗低效用地的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对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依赖难以为继、忽视城乡土地权利主体平等的模式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9.
为《土地法》早日出台鼓与呼──写于庆祝全国“土地日”之际本刊评论员今年6月25日我们迎来了第四个全国"土地日"。八年前的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土地管理法》,从而使土地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25日是第19个全国土地日,作为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组织发起的“双保行动华南媒体走进深圳”活动之一,6月21日,深圳市国土房产局等部门组织小记者团采访本地耕地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土地执法监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在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实现土地管理法制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特别是土地执法监察体制没有理顺,即土地管理机构属块块领导,造成了土地执法监察的困难和阻力,极大地制约着土地监察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要克服和摆脱当前土地执法监察的不利局面,就必须加大土地管理工作的改革力度,尤其要实行土地管理体制特别是土地执法监察体制垂直领导。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1执法不严。一是政府执法不严,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不依法行政。行政长官为官一任,要下大气力…  相似文献   

12.
6月25日是我国第十六个“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国土资源部提出,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在“依法合理用地”中,切实保护耕地是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我国最基本的国策。据统计,到2005年10月底,我国的耕地面积已减少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下降为1.40亩。对此,国家已经发出了最紧急的信号,规定“十一五”期末,我国耕地保有量要不少于1.2亿公顷(18亿亩)。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条红线,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我们必须努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李岚清在国务院粮棉肥会议上谈粮食工作本刊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今年3月国务院召开的粮棉肥会议上,就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做好今年粮食工作讲了一些具体意见。李副总理的讲话共分六个部分:一、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  相似文献   

14.
开拓进取共创未来──“6.25”土地日寄语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邹玉川今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在此我谨代表国家土地局,向工作在全国土地管理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社会支持、关心土地管理事业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及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  相似文献   

15.
“6.25”土地日献辞内蒙古自治区土地管理局局长云汉文今年6月25日,是第五个全国“土地日”。五年前,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土地基本国情、国策意识,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国务院确定了每年的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给予高度...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土地市场──“土地供应与宏观调控”座谈会综述本刊记者汪冬莲,王业龙11月17日,国家土地管理局举行“土地供应与宏观调控”座谈会。王家福、蔡运龙、邬翊光、刘维新、李晓西等11位在京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座谈。国家土地管理局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核心。本文从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入手,揭示出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本底不清、界定模糊、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弊端。提出“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加强立法;着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化”等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卢新海 《中国土地》2004,(12):36-37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下地籍管理的特点我国的土地制度是公有制,即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与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在这种土地所有制之下所实施的土地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保障型的管理,也就是说土地管理的主要目的和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用地的保障,这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与国民经济的主要关系。地籍管理则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它是国家为了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作为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管理自然会受到土地管理体制的影…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思路──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主任、国家土地局科技委员会委员杨开忠博士访谈录本刊记者王民忠土地产权的有效安排是规范高效的土地市场和土地管理体制形成的基础,是土地利用方式向集约转换的土地制度基础。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产权应该作...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路走对了──访第一任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王先进本刊记者刘鸿逢"十"一大庆。6月25日是中国土地日,也是中国土地管理法颁布10周年的日子,今年又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10周年。作为这一事业的开拓者,国家土地局首任局长王先进,回顾这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