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妍 《经贸实践》2010,(10):30-31
墙材革新从引导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改成生产使用多孔粘土砖(“实改空”),到要求生产应用非粘土墙材替代生产应用粘土墙材(“非代粘”),实心粘土砖走上了从限制使用到禁止使用、再到禁止生产的历程;多孔粘土砖在完成替代实心粘土砖的历史使命后,也不再属于新墙材而逐渐被限制使用。与此同时,各类非粘土新墙材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砌体工程在建筑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论用于承重结构部分,还是用于圈护结构部分,作业盈大。占用工期较长,直接影响成本核算。从所使用的材料看,不外乎粘土砖、石材、中小型砌块,从环境保护及保护耕地的角度分析,粘土砖将被逐步淘汰,现部分地区仍然采用。利用工业废料生产的中小型砌块将取代粘土砖,虽然所使用的材料不同,但作为松散砌块堆砌而成的砌体,近年来,在施工验收及使用中发现较多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3.
2004年前,富阳市年生产新型墙材不足9000万块(含粘土多孔砖)标准砖,市场供应以粘土砖为主。近年来,富阳市通过“扩产能、找市场、控质量、提技术、抓应用”五步曲,由生产粘土砖为主成功转型为生产新型墙材为主,产业向高档次升级。至2008年底,富阳市年生产新型墙材达8.32亿块标准砖,成为杭州地区的新型墙材生产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扎根理论,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探究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性,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解析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绿色技术进步偏向以2015年为节点,呈现先偏向资本运用后偏向劳动力使用的趋势;分行业来看,研究期内除清洁能源产业长期偏向资本外,节能环保业、清洁生产业、绿色服务业等产业均呈现波动式偏向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绿色生产要素、绿色政策战略和绿色技术知识等要素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绿色壁垒制度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展开简要的研究.提出了绿色壁垒制度的技术创新效应、制度创新效应、绿色生产与消费效应以及标准接轨的导向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以欧盟电池法令为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原本以为,我省禁止实心粘土砖生产格局已经全胜在握,却一再传来有地方非法取土烧砖又起黑烟的消息。个别地方落后的实心粘土砖生产“死灰复燃”,这给我们拉响警报: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任重而道远,不进则退。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的目标,我国全面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绿色金融发展迎来巨大发展契机。绿色信贷作为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备受关注。因此,选取20家披露绿色信贷数据的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探讨金融科技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绿色信贷与经营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6,(6):26-27
年产粘土砖占全省墙体材料总量三分之一的嘉兴市,“十五”期间把压缩和整顿粘土砖瓦生产,加快建材产业结构调整,提上政府的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嘉兴市是墙材生产大市,但一直以来部以粘上砖为主,年产粘土砖占全省墙体材料总量三分之一。随着两轮砖瓦行业整顿工作的开展,全市粘土砖瓦窑从1999年的360余家锐减至目前的63家,为新墙材的开发应用拓展了巨大空间。2009年2月,全市共有新墙材生产企业百余家,已开发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有6大类20多个品种,有3家企业列入省级新墙材生产示范线。  相似文献   

10.
绿色商品     
绿色商品"绿色商品"是指那些从生产到使用、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小,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产品。据资料表明,三年前,美国市场上几乎没有"绿色商品",可如今,"绿色商品"异军突起.1990年新产品中约有5%的属"...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度创新要素流动与数据要素流动环境指数,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效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对城市绿色创新发展的空间影响,并探究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空间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仅通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促进本地绿色创新发展,而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发展起抑制作用。在数据要素流动环境的调节作用下,从本地效应看,人才要素流动通过影响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发展,呈“双轨驱动”特征;资本要素流动仅通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呈“单轨驱动”特征。从空间溢出效应看,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能合理调节人才和资本要素的空间流动,缓解创新要素的空间错配,进而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2001—2014年海关微观数据库和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中国30个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绿色经济效率指数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发现,GVC嵌入能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这一促进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存在明显的地理区位和时间阶段的异质性。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发现,GVC嵌入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和刺激绿色消费需求提升绿色经济效率,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金融发展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吸收能力也可正向调节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正向影响。另外,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扩散效应”会随地理距离增加而不断衰减。基于此,各地区政府在持续扩大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完善地区金融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地区间行政壁垒,有效发挥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媒体带来的舆论压力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对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问题,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和高阶认知理论,分析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讨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的中介效应。基于201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环保舆论压力能够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发挥中介效应;并且,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绿色集成制造系统的经济分析——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业化生产使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分解在多个企业的分工与协作中。从产业组织角度看,绿色制造具有绿色集成制造系统的特征,需要从产业集聚的视角,通过分析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生态效应来理解和探讨绿色集成制造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绿色集成制造系统的集成效应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策效果的部际传导视角,建立包含上游能源部门、中游电力部门和下游生产部门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高耗能产业生产函数以施加外生冲击方式刻画中国2015年实施的去产能政策,通过校准模型分析核心内生变量在政策冲击时期相较于平衡增长路径时期的变化。结果显示:①以“短期阵痛”为代价的去产能政策能够实现提振过剩产业产品价格的基础政策目标;②在能源部门技术创新的内生设定下,去产能政策能够提高绿色能源占能源使用总量的比重,实现绿色结构效应;③去产能政策能够降低绿色能源相对价格,实现绿色成本效应。进一步地,引入价格政策进行政策情景模拟,比较实现同一减排目标时内生技术模型和外生技术模型的政策成本,发现内生技术设定能够以更低税率和更小福利损失实现减排目标。研究结论表明,内生的技术创新是完善去产能政策传导、降低政策成本的关键环节,推动了下游过剩产业的市场提振和上游能源部门的绿色转型,为供给侧改革研究提供了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互动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政策效果的部际传导视角,建立包含上游能源部门、中游电力部门和下游生产部门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高耗能产业生产函数以施加外生冲击方式刻画中国2015年实施的去产能政策,通过校准模型分析核心内生变量在政策冲击时期相较于平衡增长路径时期的变化。结果显示:①以“短期阵痛”为代价的去产能政策能够实现提振过剩产业产品价格的基础政策目标;②在能源部门技术创新的内生设定下,去产能政策能够提高绿色能源占能源使用总量的比重,实现绿色结构效应;③去产能政策能够降低绿色能源相对价格,实现绿色成本效应。进一步地,引入价格政策进行政策情景模拟,比较实现同一减排目标时内生技术模型和外生技术模型的政策成本,发现内生技术设定能够以更低税率和更小福利损失实现减排目标。研究结论表明,内生的技术创新是完善去产能政策传导、降低政策成本的关键环节,推动了下游过剩产业的市场提振和上游能源部门的绿色转型,为供给侧改革研究提供了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互动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墙体战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如砼空心砌块、空心粘土砖、陶粒或炉渣砼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等)的广泛接广应用。幢房屋建筑外墙面的渗漏率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每遇雨季或台风季节.建筑物外墙渗漏水现象特别严重,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物的装饰效果,耐用年限和使用功能。根据外墙面发生渗漏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经济兴起,大数据在降低环境成本、提高组织效益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选择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GML模型,测算2014—2019年50家制造业上市企业绿色竞争力,并运用Stata16软件分析大数据能力对绿色竞争力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大数据战略规划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对绿色竞争力具有显著积极作用,非高新技术制造业当期与滞后一期的大数据管理能力能够提高绿色竞争力水平,高新技术制造业当期与滞后一期的大数据管理能力对绿色竞争力没有显著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大数据战略规划能力、大数据管理能力与绿色竞争力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对大数据分析能力与绿色竞争力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已成为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在要求。基于发明型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理,同时,采用调节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回弹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发明型和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总体上均有利于提升碳排放效率,其中,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次,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发明型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城镇化则存在遮掩效应。此外,不同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回弹效应”,且发明型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回弹效应”大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整理中国25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视角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基准检验显示,政府创新偏好与制度环境优化均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制度环境优化会强化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门槛检验显示,政府创新偏好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双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不断优化,政府创新偏好的促进效应呈阶梯式提升态势。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欠发达城市与内陆城市,政府创新偏好对发达城市与沿海城市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于策略性绿色创新,政府创新偏好和制度环境优化更有利于促进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