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税费”。自此,理论界和社会界对物业税的开征进行探讨,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就我国目前而言,开征物业税的时机并没有成熟。 相似文献
2.
我国开征物业税时机还没有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税费".自此,理论界和社会界对物业税的开征进行探讨,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就我国目前而言,开征物业税的时机并没有成熟. 相似文献
3.
<正>房地产税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极为重视,并以此作为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城镇建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这个市场出现泡沫会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稳定因素。面对我国房产市场投资过热,政府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就作出了适时开征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税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决定,由于房地产税种庞杂,是否开征物业税和怎样开征,一直是理论界和业内人士研讨的重点。不久前,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减少银行贷款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基本路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农村政策的目标和政策选择,也是各地抓“三农”工作的一个总的方向和目标。农民增收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党全社会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任务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8.
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相似文献
10.
台湾农会作为农民团体的主体,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承担了台湾地区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重任,为推动台湾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以及在建设台湾农村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初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台湾农会组织,借鉴台湾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会组织作用的经验,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惠及亿万农民、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一大德政
(一)告别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在中国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 相似文献
12.
13.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一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在农村经济、政治不断向好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一、房地产投资现状与特征
(一)房地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十一五”以来,我省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6和2007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4.86亿元、535.32亿元,同比增长32.1%和35.6%。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4.03亿元,同比增长56.4%,增速高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2006年工作
今年我省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实施,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高点起步的预定目标。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增长比较快。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局之年,成绩不凡。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可以概括为三个字:一是好。即经济增长更趋健康,质量、效益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实现了年度预期目标。优势产业地位进一步凸现,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4.5%和29.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200元。城镇新增就业预计达到26.5万人。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迎来了《中国改革》创刊20周年纪念。这份由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综合改革期刊,在改革开放的高潮中应运而生,先后由国家体改委、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独得接近中枢之便,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呐喊助威,在持续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中做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十七届三中全会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之后,进一步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