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适应新时期的历史特点,管理创新已成为企业关注的持续热点,为此本刊和中电联会员与企业工作部邀请专家评议,联合推出“2006电力十大管理创新”专题,以期对2006年的管理创新成果有所总结,对新一年的管理创新发展有所促进。“十大管理创新”主要以中电联2006年的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评选和《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发表的文章为基础,并根据专家推荐意见适当作了补充,评选的原则主要为成果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国电力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实现了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已经到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为此,本刊和中电联会员与企业工作部联合推出"2009十大电力企业文化创新"专题,以期对2009年的企业文化创新成果有所总结,对新一年的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有所促进。"十大文化创新"主要以中电联2009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评选和《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发表的文章为基础进行评选。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简称中电建协)依据《关于评选2009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的通知》精神,组织了2009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经过严格的预审、工程现场复查、评审、公示等程序,上海外高桥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等60项工程荣获2009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为广泛宣传获奖企业的先进经验,鼓励企业强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创建更多的优质工程,中电建协和本刊本着优中选优、具有代表性的原则,遴选出2009十项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做专题宣传报道。我刊计划今后每年推出十项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选专题,欢迎广大企业积极申报优质工程创新成果,并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4.
本刊作为电力行业管理类的重要期刊,已经连续多年推出“中国电力企业十大管理创新”评选活动,在行业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评选,我们收获了惊喜与价值,企业收获了鼓舞与提升,读者收获了经验与希望。2012年第2期,我们评选了“2011电力十大管理创新奖”和“2011电力十大管理创新提名奖”,并详细介绍了获奖成果的入选理由、实施背景、创新点以及实施成效.旨在通过有限的版面,尽可能推广成功的管理经验,促进行业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电力公司研究并总结的“员工培训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实施”成果。荣获中电联评选的“2007年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此文是对该项成果的提炼与综述,希望能对全国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2006中国电力企业管理论坛”上,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以下简称广州局)首次发布了“依靠制度规范牵引,培育以习惯性遵章为导向的安全生产文化”(以下简称“习惯性遵章”)的创新模式,给与会专家和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项创新成果的发起人和实施者广州局局长、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张鹏,所到之处演讲都受到业界热烈欢迎和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不仅仅因为“习惯性遵章”模式实现了安全文化理念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这套具备理论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的安全文化管理体系,从“人”这个重要管理要素入手,培育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真正被广大员工认同、接受并槽刻于员工的内心。截至2007年5月28日,广州局连续安全生产记录达到689天,创企业历史新高。2006年,习惯性遵章项目分别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特等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奖,并被本刊评为“2006年中国电力十大管理创新”项目之一。5月12日 ̄5月13日,由中电联主办,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承办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这次会上,企业文化领域权威专家、电力行业专家与来自中电联、电网公司、发电企业的领导、会议代表,就发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多方位的研讨,并通过广州局多位同志从不同层面的介绍,了解“习惯性遵章”的安全文化是如何深入贯彻到每一个职工(以及员工家属)的工作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7.
从2006年到2009年,本刊连续四年推出了"年度电力十大管理创新"评选活动,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在历年的评选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累累,总体水平连年提升,许多电力企业致力于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管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迈上了新高度和新台阶,可谓百花齐放,亮点纷呈。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更新、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电力管理创新成果,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到2009年,本刊连续四年推出了"年度电力十大管理创新"评选活动,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在历年的评选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累累,总体水平连年提升,许多电力企业致力于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管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迈上了新高度和新台阶,可谓百花齐放,亮点纷呈。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更新、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电力管理创新成果,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依据《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2010版)》,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活动。经过严格的预审、工程现场复查、评审、公示程序,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等45项工程荣获2010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为广泛宣传获奖企业的先进经验,鼓励企业强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创建更多的优质工程,中电建协和本刊本着优中选优、具有代表性的原则,遴选出2010年度十项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进行专题报道。欢迎广大企业积极申报优质工程创新成果,并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10.
今年,“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行将展开。面临新形势,分析新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阶段的电力规划须在历史的基础上总结教训,同时更应对未来充满信心。本刊特选登了3月28日在京召开的电力科学发展高层研讨会上部分专家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专题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参与筹备组织最近由国家电监会主办的“中国国际电力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论坛”和中电联主办的“2009中国电力论坛”,本期刊物不得不推迟几天出版,特向读者致歉。不过,在这两大行业大型论坛上,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电力行业中正在涌动的创新发展潮流,也使我们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多的思考。我们会陆续将两个论坛的成果整理出来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围绕行业企业需要创新服务和沟通2012年,中电联本部牢牢把握"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的功能定位,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迫切需要,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研究。2012年是电力体制改革十周年,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20余家电力企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总结了十年电力改革成果,借鉴国外电力改革经验教训,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我国电力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科学发展为指引,实现了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已经到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创新力,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为此,本刊和中电联会员与企业工作部联合推出“2009十大电力企业文化创新”专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中电联坚持开展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和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2011年。中电联针对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情况进行专题分析.组织开展西南水电、西北煤电、蒙西河北风电等9大电源基地调研,跟踪了解电力发展现况及存在问题,对电力规划进行滚动研究.提出了《2011年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及2012年电力供需预测报告》和《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始,本刊连续五年推出了"年度电力十大管理创新"评选活动,旨在总结推广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在行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五年来,许多电力企业致力于将先进的管理念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管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迈上了新台阶。这些成果的不断涌现,充分展示了管理创新的巨大潜能。"十二五"是电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们期待有更多、更具价值的管理创新成果,为推动电力工业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广角     
2月7日~ 9日,中电联“2004年经济形势与企业改革分析预测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电力行业的近300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上,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刘宏致开幕辞,王永干秘书长代表中电联发布了“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就“中国经济形势发展趋势”作了专题演讲。在预测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史玉波等九位专家和领导分别就“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2006中国电力企业管理论坛”上,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以下简称广州局)首次发布了“依靠制度规范牵。引,培育以习惯性遵章为导向的安全生产文化”(以下简称“习惯性遵章”)的创新模式,给与会专家和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项创新成果的发起人和实施者广州局局长、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张鹏,所到之处演讲都受到业界热烈欢迎和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不仅仅因为“习惯性遵章”模式实现了安全文化理念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这套具备理论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的安全文化管理体系,从“人”这个重要管理要素入手,培育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真正被广大员工认同、接受并槽刻于员工的内心。截至2007年5月28日,广州局连续安全生产记录达到689天,创企业历史新高。2006年,习惯性遵章项目分别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特等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奖,并被本刊评为“2006年中国电力十大管理创新”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电联2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了“2006年经济形势与企业改革分析预测会”,来自全国各网公司、发电公司、地方电力企业和各省市电力行业协会及中电联本部、各分会负责人等单位近500人参加会议。同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到会并作了“‘十一五’期间电力发展思路”的报告。中电联理事长赵希正为大会致辞。会议表彰了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谢振华,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孙玉才,党组成员、秘书长王永干分别主持了会议。王永干作了2006年电力供需形势预测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千瓦为标志,电力行业告别“电荒”,昂首步入“十一五”。当前,2006年乃至“十一五”的电力供需形势无疑是行业内外关注的热点。针对近期有关电力供需将出现“拐点”甚至“过剩”的讨论,本刊于元月12日召开“2006年电力供需形势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就“十一五”开局之年电力供需形势发表见解。座谈会上,专家就“拐点”问题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现整理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6~2008年,本刊已连续三年推出了"电力行业十大管理创新"评选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在评选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范畴也越来越广泛,在视野上已逐渐与国际接轨。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全力推进电力企业管理创新作为不变的宗旨和目标,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更新、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电力管理创新成果,我们更期望,管理创新能够在电力企业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