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可持续农业的制度障碍与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可持续农业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技术变革,一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更具决定性。本文认为农业的外部性、弱质性、基础性构成了可持续农业需要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现行的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组织制度、农业保护制度、农村社会制度、农业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农业的主要制度障碍。本文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制度创新路径:综合改革农业土地制度和组织制度,综合改革农业保护制度和农村社会制度,推进农业发展战略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
制度反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须的一种制度引进和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显示出来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深入探讨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制度创新问题,搜寻合理的企业化组织制度安排是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现代化中要素制度的创新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中要素制度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有效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求。农业现代化中要素制度创新的切入点应该是:土地资本化、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科技产业化。这三大要素制度的创新,将强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缓解二元经济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供给制度非均衡及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我国广大农村,农业技术贡献率及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科技向现实的农业生产力的转化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障碍。首先对制度、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我国农业技术供给制度非均衡状况进行了透视;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技术供给制度均衡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制度供给、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朝贵 《经济师》2006,(3):186-187
制度变迁抑或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理论争论的热点。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坚持内生的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事实上,制度和技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都发挥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制度供给不足和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滞后的双重制约局面,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成为当前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朱剑峰 《技术经济》2004,23(11):14-16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它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必须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并对现有的农业生产微观组织进行改造。这种创新和改造只有首先在实践中探索,这种探索需要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农户以及县乡基层政府共同努力去完成。对农业生产组织进行制度创新或对微观生产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是农业制度创新的前提,制度创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采用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子系统耦合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与制度创新视为复合系统,从静态机制和动态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论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在农民持续增收上协同,农民利益协调与制度创新不足存在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互动的基础是农业资源配置与利用,农民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的关键.最后,总结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互动的主要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阻碍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探讨和研究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划分十分细碎,经营规模过小,投入——产出结构效益倒挂,致使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物技术成果得不到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农村的土地经营模式实现制度创新,以保证农业  相似文献   

11.
乔榛  焦方义  李楠 《经济研究》2006,41(7):73-82
本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进行了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的不同土地制度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形成不同的激励,而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推行的价格、财税制度变革又以形成的利益空间影响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借助计量和统计方法,对1978—2004年不同阶段内农村土地制度和价格、财税制度变化影响农业增长的情况进行了检验,用以说明制度变迁的突出贡献。由此可以建议,应该把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作为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泰安市农业信贷投入现状的分析和审视,试图剖析我国农业信贷投入行为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农业信贷制度的僵化和不健全是导致农业信贷有效供给不足和投入结构偏差的主因。对此,文章提出了机构改革、功能再造、制度创新、政府扶持等策略,以求农业信贷投入在数量、投向和效益上有显著改观,以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有许多农业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就是农业安排的非均衡性,无论是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的制度安排,还是不适应农业发展的。农业制度安排非均衡都有其内在根源。必须确立科学的农业制度创新的策略及突破制度创新桎梏的措施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书慧  周玲 《经济论坛》2004,(12):89-91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工作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农产品市场持续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资下降,增长乏力。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市场的原因、科技的原因、环境条件的原因,笔者认为更有农地制度上的原因。如果能从农地制度上加以创新,培育出股份制、规模化、产业化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现代化农业经营和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业基础性组织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农业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基础性组织要素的缺损。合作组织制度对于家庭经营和农业市场运行的基础性贡献 ,决定它是我国农业组织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组织资源。合作组织制度补充到农业经营中的关键是完善合作组织制度创新的环境 ,增加组织创新的收益和降低组织创新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既定制度结构中存在的诸多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由于不同的目标偏好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实施农业制度创新时具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预期 ,使得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意愿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 ,而地方政府拥有制度创新的“试错权”是突破农业制度非均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社区合作组织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社区构成了个小农与外部市场体系,外界农业服务体系的中介;其次,社区内生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决定了适合农村实际的农业改革方向;第三,我国这主区发展也为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资本投入提供了有效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农民就近转移与住房置换战略的协调实施,将会有效减少农业人口、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施行这一战略,要求解决主要农村制度的创新和如何实施创新问题。而能否成功实施此战略的关键,就在于对诸如户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和宅基地制度等主要农村制度的创新和创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人民公社”为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但由于其低效及产生的大量问题难以维持下去,当时的现实迫切要求对农业生产组织进行适当的创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我国农业生产组织一次成功的诱致性、自发性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我国农地制度的产权模糊造成了“交易成本”过高,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组合,造成了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障碍之一。因此,农地制度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