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Battelle研究所和R&DMagazine最近联合发表了全球2012年研发投资形势的分析报告,估计各国的研发经费总额将达1.4万亿美元,增长5.2%,略低于2011年6.5%的增幅。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3—2008年温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温州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以R&D人员、R&D支出费用、新产品开发经费、技术改造支出经费及技术引进支出经费等5个指标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因素,以新产品产值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效果.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对新产品产值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R&D支出费用和技术改造支出经费。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开发投入台湾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逐年提高,R&D占GDP由1991年的1.78%上升到2000年的2.05%。在2000年1976亿新台币的R&D投入中,当局出资占37%,私有部门占63%。2000年台湾R&D经费分配,基础研究占10.4%、应用研究占3  相似文献   

4.
应对WTO挑战 推进专利知识产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产权。WTO把知识产权列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要应对WTO的挑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专利知识产权制度,争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专利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可概括八个方面:一是研发(R&D)投入较低,专利创新源头不足。R&D活动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决定专利创新源头的基础。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R&D经费支出额不及美国的1/30;与周边国家相比,我国的R&D经费支出额约是日本的1/18、韩国的1/2。2000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根据福建省2000-2004年的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GDP数据,通过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R&D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且R&D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艳涛 《环球财经》2011,(10):85-85
德国曾有世界“医药基地”之称,也是生物仿制药的发源地。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来自美、英等国的竞争压力,德国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支配地位被削弱。究其原因,他们认为主要是德国研发(R&D)投入不足,与经舍组织(OECD)其他成员国相比,德国生物医药产业R&D投入所占份额连续降低,而英、法等国却连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而R&D经费投入的总量与结构特征是宏观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总体规模、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其中,政府R&D经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费的重要来源,金额多而且稳定。从管理的需求出发,研究政府R&D经费投入状况,能为科技决策、科技管理和制订财政科技投入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将以天津…  相似文献   

8.
排榜     
一万亿元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王然  高霞 《北方经济》2007,(1):69-70
虽然我国经济已经持续快速增长了20多年,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却在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而后两者则取决于R&D投入。在我国各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导致我国地区工业发展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人均R&D经费投入的不同,而与R&D经费投入的强度则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相对于R&D经费投入强度,我们更应该关注每名科技人员所获得的经费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是我国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问题,分析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对自主创新缋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于提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R&D投入与专利数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年的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具有时滞性,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缋效正相关,但不及R&D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大.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平台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纠其原因,是我们的科技创新有了长足进步,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2006年中国R&D人员为760044人,R&D经费已超过1250亿元。而作为研发的成果——科技新品。2005年-2006年其产值为25382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4097亿元,其中出口5539万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R&D资源跨国界转移飞速发展。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推动者,既主导了全球科技要素配置的动态过程,又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维持着竞争优势。因此,R&D资源作为科技要素的核心,也就成为了跨国公司资源全球整合的目标。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配置R&D资源,进而确立其基于全球R&D网络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风险投资的网络构建及项目管理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科技贡献率亦稳步提升,可是从横向来比较,我们仍不容乐观。首先从R&D投入占GDP的比重看,1995年我国约0.5O,而美国为2.6%,日本为2.9%,韩国为1.9%。其次从纵向看,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1991~1994年分别为0.72%、0.71%、0.62O、0.5%,呈递减趋势,而同期GDP比上年增长分别为16.8%、23%、29.36%、30.29%,呈递增趋势。再次从R&D的投入结构看,1995年,政府的R&D投入约占50%,企业投入约为23%,而发达国家政府投入约10O~30O,企业投入约4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疆自身R&D(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平均投入水平作了比较,找出了新疆R&D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一是作为政府应制定适当的政策,引导内地企业在新疆科研方面加大投资;二是作为企业应该加强自身R&D体系的建立和研发能力的提高;三是建立科学的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考评体系;四是...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大型制药企业R&D投入分析及对我国制药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D活动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世界500强企业用于R&D的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10%~20%:这充分说明了积极的R&D活动对保持企业的优势地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江苏省1998年至2009年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文章研究了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一种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江苏省R&D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时滞为3年左右,随着滞后年份的延长这种带动作用呈现下降的趋势,R&D活动具有明显的趋利性。从科技战略的长远发展考虑,江苏省既要继续增加R&D投入总量,也要重视不同研究性质经费投入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开始尝试各种政府科技投入管理和使用的新模式,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确保科技政策的支持和创新产出的数量。经过不断地探索,各国在科技投入和使用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世界各国在R&D经费投人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不仅是知识型产品的迅速崛起,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渗透。无形资产、知识资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物型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美国的R&D费用近年占GDP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有2.48%的权重,总量达到1843亿美元。美国用于R&D的投资在世界各国中首屈一指。这些研究开发费用的刀%直接投入产业领域。整个费用主要用于产品开发,占63%;应用研究占21%;基础研究占16%。就R&D人力投入而论,美国1993年有46.3万供职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和…  相似文献   

19.
资讯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发布数据确认,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名义GDP为1.29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名义GDP达到1.34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6,(5):26-26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的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与引进技术经费投入的比值达到了14.67%,比往年高出一倍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翻了一倍,这一比值仍然太低。就是说如果我们花一块钱买了技术之后,会花1毛4分多钱去消化吸收它,而在2004年以前我们只花7分钱,消化吸收的效果可想而知。目前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2%~3%。但随着自主创新的大力倡导,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已经越来越多。在我国大中型企业日益增加的R&D投入中,超过1/3的经费是用来购买国外的技术。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与滞后的消化吸收形成了创新瓶颈。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如果不消化,吃再多也会营养不良,还会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