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工作汇报上批示:"你们的工作很有成绩,很有意义,很有影响。希望继续努力,坚持不懈,敢于碰硬。既要抓名牌,也要抓产品质量的普遍提高,相辅相成。"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这既是对《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的鼓励和鞭策,更是对"万里行"事业的殷切期望。年轻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已经走过四年多的历程。其间,我们主要做了四件事:打假冶劣、扶优保名、宣传知识产权和为消费者办实事。几年来,杂志坚持正义,敢于碰硬,披露了不少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个案,  相似文献   

2.
今年第三期《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发表国家工商局局长王众孚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神》,是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我这里想讲,要维护消费者利益,就必须惩治假冒伪劣商品制造者的"保护伞",或者叫"打破地方保护伞"。几年前进行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震惊全国,老百姓欢呼:"大快人心事,质量万里行。"在这场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伟人仙逝,我们敬爱的名誉社长薄一波老人走了。噩耗传来,全体万里行人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1993年新年伊始,《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创刊,薄老拨冗命笔撰写了《发刊词》。14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同样的版面撰文悼念薄老,以寄托全体万里行人不尽的怀念与哀思。万里行人不会忘记,1992年初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发轫之时,薄老亲自听取了活动筹备情况的汇报,并亲笔题写了“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活动名称。作为本刊的刊名,薄老的手书体“中国质量万里行”一直沿用至今。万里行人不会忘记,1993年初《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创刊之时,薄老欣然担任名誉社长,…  相似文献   

4.
一个小小的电力电器公司在15年里研制出8个中国第一,一个世界第一。这些成绩是"吹"出来,还是名副其实,它的产品质量究竟如何?《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与陕西电视台记者联合对陕西省合阳电力电容器制造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保育钧:《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是在朱镕基副总理、薄一波同志关怀和指导下,在首都新闻界参与下创建的一本杂志。其中的"投诉卡"是一种创造,小小"投诉卡"沟通了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与经营者,是坚持为人民服务方向的有益探索,为新闻改革提供了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6.
世人中,有的痴迷心,有的冒傻气。这未必不好,可若触犯刑律,那就糟透了。在《中国质量万里行》这样的杂志上,发表下面的文章,似有走题之嫌。但是做人不也得讲求"质量"吗?任何产品的质量最终是由人决定的。法律意识强弱,应该说也是人的质量高低的一种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质量万里行》机动车销售维修服务行业诚信交易联盟正式成立。《中国质量万里行》机动车销售维修服务行业诚信交易联盟由国内部分机动车销售维修服务企业自行发起,特约《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作为监督媒体。其宗旨是:自我规范行业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树立联盟成员诚信交易的商业信誉,并为消费者和企业无偿提供相应的维权法律咨询及专业技术服务。另外,为配合全国质量月活动,自2005年9月起,《中国质量万里行》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为期三个月的机动车销售维修服务行业诚信交易行为的新闻调查,同时配合机动车销售维修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8.
多办实事     
去年9月,《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黄山工作会议期间,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主任艾丰巧遇假冒"万里行"者。他斥责假冒者,并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予以追查。艾丰还以此为例提醒与会者:"质量万里行"正成为假冒者觊的"名牌"。一家地方报纸将此事随即披露,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杂志社一名工作人员由黄山返程途经南京,才看过报纸的宾馆服务员由于知道"万里行"杂志大队人马已然离去,怀疑其为假冒者,遂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  相似文献   

9.
当新世纪走进第2个年头的时候,中国质量万里行已经走过10个春秋了。当年,那个以新闻媒体首倡,得到国家职能部门支持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的一次舆论监督性质的质量宣传活动使"中国质量万里行"这七个字成了响彻神州的大品牌,也使《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幸运地继承这一万金不换的无形资产,未出刊先出名,更让这本杂志在上个世纪末的几年中享受了令众多媒体艳羡不已的幸福。中国质量万里行是应时代需要而发动的一次创举,它的巨大生命力来自于时代赋与的神圣使命,它的特点在于气势宏大,声播万里的创新构思。不断创新,与时代同步是中国质量万里行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您搞假冒产品,没准哪天您自个儿受害呢——要是您的母亲吃了假的毒的食品,您作何感想呢?要把消费者当作自个儿的亲人看待,童叟无欺才是为商之道。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中国质量万里行》是使我们获取达到目标补充知识的有效途径。维权不仅是为了消费者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社会风气的净化。维权是一件很累的事,消费者往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代价,希望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理解。明星做保健品广告太害人,有不少观众因为爱屋及乌,买了商品,服用以后不仅没有效果,有的甚至产生副作用。善良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不少读者来信反映,个别人有搞假冒"中国质量万里行"的行为。有的报刊也披露有人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的名义,向企业乱伸手,甚至用"曝光"来要挟企业,敲诈钱财。对于达种破坏"中国质量万里行"声誉的行为,读者除了表示愤慨,还希望本刊能告诉他们"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名义应如何使用?怎样使用算正确?怎样使用才算假冒?为此,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的有关规定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局,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工作,加强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办公室和投诉站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工作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技术监督局和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工作中,认真遵照执行。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相似文献   

13.
93年10月是美国第9次质量月活动。中国第一次应邀派团参加。我作为中国团的带队人员,同国内24位企业家和质量工作者除参加美国质量月大会,还参观、考察了大学、科研机构、群众团体、金融部门、中介组织和许多企业。休息的日子就置身于公共场所,观察美国人民的质量意识、服务质量和民族精神。20多天的见闻感受颇深,仅日记就有满满两本。现应《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之约,把我的"美国质量万里行"的体会告诉大家,作为"它山石"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上表扬一个公安局,是否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看来您对"质量"的理解太窄了。您想,一个城市要创建"文明城市",没有够标准的文明能成吗?这够标准的文明能离开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吗?所以,公安工作当然也要以"质量"衡量之。就以下面这稿子来说,何尝不是质量问题?高要市公安局的工作质量加重了高要市的文明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3日,由《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组织发起,濮存昕、朱时茂、储智博、刘孜等作为百位演艺界、体育界人士代表联合发布《共筑诚信市场环境,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宣言。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质量报社长张凤山,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长汪鹤林、总编辑施昌学向明星代表们颁发了社会质量监督员聘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得天独厚,"未出世,先出名"。创刊两年来,办得也是认真的,有自己的特色。据说,杂志的发行量还在稳步上升,这在报刊发行大战十分激烈的今天,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7.
您所在单位所属性质 口事业单位口国有企业口民营企业口合资企业口外资企业 您对中国质量万里行及《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熟悉吗 习熟悉口有过几次合作口不熟悉 您单位在《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的质量信息希望传达给谁 口政府机关口职能执法部门口合作伙伴口目标消费群口其他 《中国质量万里行》向社会免费赠发刊物,您认为应投放什么场所 口宾馆饭店口休闲会所口交通枢纽口图书馆口社区街道 您单位发布广告希望侧重宣传什么内容(可多选) 口企业形象展示口品牌形象展示口企业文化展示口产品推广展示 口售后服务宣传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目…  相似文献   

18.
萧琴 《楼市》2011,(Z1):12-16
已经走过的2010,注定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中值得警醒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里楼市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严厉的政策。已经走过的2010,注定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中极不平静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里楼市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难忘的记忆。已经过去的2010,注定是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亦悲亦喜,因为这一年里我们一起作出了很多很多艰难的决定。已经走过的2010,《楼市》杂志见证并经历了这一年楼市巨变的全过程。为了与市场和购房者保持同步,满足愈来愈多元化、不断细分的购房需求,《楼市》杂志在2010年初正式"变脸",将"市场细分""、有效服务"进行到底。为了让读者对这一年的房地产市场有全局性的认识,我们将《楼市》杂志过去一年中的月度重点选题进行梳理,以"新闻"的名义,一起回味我们共同走过的不平静的2010。  相似文献   

19.
质量月报     
北京读者送来锦旗日前,北京市读者荣华芝女士来到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将一面写着"为民维权,廉洁奉公"的锦旗送到了本社。本刊第五期曾刊登文章,反映荣华芝女士因购买假红木家具的种种遭遇。荣女士说:我的投诉之路并不平坦,以前也找过几家新闻媒体,他们告诉我说可以报导,但要拿钱。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不仅不喝我一杯水,还对我的事情给予全力的关注,为我解决问题起到很大作用,为表示感谢我特地送来了这幅锦旗。银川读者电话求助最近,本刊接到银川读者高女士电话,希望本刊能给她牵线搭桥。高女士是在看到《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第五期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爱心问卷汇真情 1月的古城西安春寒料峭,然而在采访中偶遇到的一位老大妈却让记者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这位老人已年届八旬,退休前是 一位高级工程师,曾任某学术性刊物的总编,在她手中完整地保存着《中国质量万里行》从创刊号到最近的2004年第一期10年中百 余本杂志。在近10年的时间里,她以自己的满腔热情一直关注着《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成长和发展,对《中国质量万里行》倾注了 一位普通读者深厚的感情和无尽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