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指南.它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现代化为出发点,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2.
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斯大林晚年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概括,它不仅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第一部系统的著作。为了了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发表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五十年代以前苏联经济学界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的争议以及斯大林这部著作在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本刊编辑部于今年10月25日邀请部分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座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现将座谈会部分发言摘要发表如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是搞生产建设首先必须明确的根本指导思想问题。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善经济结构等,都首先要明确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论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他总结苏联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后得出来的理论结论,很值得我们学习和体会。为了推动这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讨论,本刊将陆续发表研究这方面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开拓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学理依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发展这一根本的、核心的问题,开创了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形成史”为对象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样态,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理论以及“系统化”结构问题作出系列的创新性探索;以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对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问题作出创新性探索;在集中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作出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 (一)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了。回忆十年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实质上是一个摒弃旧的经济建设路子、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略的问题。它要求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根本目的,要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市场的需要、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来安排生产;它要求我们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建设的前提和归宿,要核算、分析,比较建设项目的所费与所得、投入与产出,要获得盈利並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它要求我们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准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是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贡献,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不仅是邓小平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而且是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他的经济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人民,而且也影响着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人民;不仅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影响,而且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有影响。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是经过了中国改革实践检验了的正确的理论。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并在实践中切实贯彻运用,对于推进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薛永应所著《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论》一书(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以下简称《概论》),对经济利益的实质、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体系的构成和特点、社会主义经济利益的实现过程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概论》对有关经济利益的一些理论问题有创见。首先,表现在关于经济利益的实质问题上。究竟什么是经济利益?古今中外的学者给经济利益下过多种多样的定义。这些定义,从哲学意义上去考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把经济利益定义为人类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正> 马洪、孙尚清主编的《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结构》),是建国以来系统研究我国经济结构问题的第一部著作。全书分上、下册,1982年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力求从经济结构的剖析中回答现实生活提出来的问题,拥有丰富的资料,吸引了不少的读者。鲜明的特点多年来,一个尖锐的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什么提高较慢呢?由此引出:我国三十二年来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什么呢?《结构》不仅没有回避这个尖锐问题,而且一开头就明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正> 《经济研究》编辑部编辑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一书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立意新颖,全书共四十万字、二十三章,分别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评述,通过回顾其建国以来的演变进程,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展望未来,提出了研究的新课题;尤其是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转换阶段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参加该书撰写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现在讲“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是一部机器”,或者说得确切一点,“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是一个庞大的现代化机器系统”。我们现在研究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个很复杂的对象。它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而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东西。并且因为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仅要研究问题的客观方面,也要研究问题的主观方面。这就是不仅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还要研究如何运用这些经济规律来制定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进行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我今天不想谈对社会主义经济如何从各方面进行研究的问题。我只想把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和庞大的  相似文献   

11.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此全国人民是衷心拥护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已经很多。但是我感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尤其是艰巨性,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小康这个词中国早已有之,把它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发  相似文献   

12.
略谈张闻天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注意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在研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社会主义的经济结构及合理地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策略方面,尤体现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1959年7月,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中分13个问题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取得的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他紧紧抓住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坦诚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郭毅 《经济学动态》2007,(10):119-120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卫兴华、张宇教授撰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从本质特征、发展历程、制度结构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和说明,概括而言,该书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 发现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恩格斯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探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列宁也指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一伟大原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却没有受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重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主观主义,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受到某些不应有的损失。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认真地学习这个问题,对保证经济建设更好地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思想的主题。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推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基于国家核心利益的考虑,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这种适时调整对于我们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从哪里着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方法问题”一文中,已经就应该如何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意见。这些意见究竟是否正确,是否可行,固然可以就这些意见本身进行讨论,但是更重要更可靠的还是要在实践中来加以审查,也就是说,把这些意见应用到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去,看一看它的结果是怎样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准备在这篇文章中,根据对方法论所持的见解来试图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一两个问题,作为这些意见的例证和检验。当然,我们这样作,还不等于把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作为这一篇文章的任务,因此我们这里对社会主义经济中某些问题的分析也只能是极其粗浅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科学概括,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这一理论,自始至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中国现代化为出发点,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因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 最近,我们在探索企业经营经济学的过程中,碰到了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首要经济任务是什么的问题,由此还涉及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的生产、构成、社会必要价值规律问题等。我们认为,探索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究竟要完成什么经济任务?它的首要经济任务是什  相似文献   

20.
陈德华 《经济纵横》1989,(12):50-57
<正> 一、正确认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大家知道,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当中,明确地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问题。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应当说是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很大的飞跃。我们对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搞商品经济,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摸索、探讨,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当中,把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