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雷雨》的通行版删去了初版中的《序幕》和《尾声》,而《序幕》和《尾声》却创造了诗般纯美的悲剧氛围,起到了强化悲剧色彩的作用,并且通过把剧情推向“辽远”,从而造成一种欣赏的距离,并不象某些评论家所言它体现了宿命论思想;通行版还删改了初版中的某些细节,虽强调了周家与鲁家的阶级对立,增强了作品的斗争性,却减弱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戏剧作家曹禺的剧作《雷雨》诞生后,国内外学者对其戏剧冲实主线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从剧中主要人物的表现、矛盾冲突、结局,以及作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等展得出“情与理、善与恶的冲突”是《雷雨》戏剧冲突主线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盖颖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4):126-129
关于《雷雨》的社会问题剧、伦理情爱悲剧、命运悲剧等等各种解释不一而足,但似乎都未触及悲剧的本质。品读、观赏这部剧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作者为我们抽丝剥茧,将秘密逐次揭开的过程。隐秘重负下的疯狂与毁灭或许成为《雷雨》悲剧的终极根源。  相似文献   

4.
语用修辞学是两门临近学科语用学和修辞学的交叉学科。跳脱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处于方兴未艾的研究之中。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以语境这一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共同基础为切入点,对《雷雨》中"跳脱"的运用进行语用修辞分析。  相似文献   

5.
《雷雨》和《北京人》在其创作主题、艺术特点及类别性质上 ,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各具特色。这两部剧作分别描写了代表着官僚资产阶级家庭的周公馆和封建世家的曾公馆 ,通过对剧中周朴园、曾皓、蘩漪、曾思懿、鲁侍萍等典型人物的塑造 ,深刻描绘了人物的灵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无论《雷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还是《北京人》中隐晦、曲折的纠葛 ,最终揭示了两个不同时期剥削阶级大家庭必将走向坟墓的命运。《雷雨》是一部悲剧 ,而《北京人》则是一部悲喜剧交融的社会正剧。  相似文献   

6.
称谓语,能够体现交际者的身份、地位、情感等信息。本文试通过对曹禺的《雷雨》中称谓语规约性及非规约性的使用进行分析,便于对人物之间的身份地位、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更直接、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与曹禺的《雷雨》这两部剧作在创作背景和表现主题以厦女主人公的塑造上有着惊人的相似。《雷》与《榆》的这种并置形成的互文性凸显了家庭悲剧所映射的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雷雨》为例论戏剧翻译与归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剧本是戏剧翻译的主体,它既是舞台演出的蓝本,又可作为文学作品单独阅读。但剧本的阅读与上演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戏剧翻译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目的语读者还包括在剧院观看舞台演出的目的语观众。要使目的语观众也获得类似原语观众的感受,译者往往选择归化翻译策略。本文以《雷雨》为例,意图探讨在戏剧翻译这一特殊文体翻译中,译者如何运用归化翻译策略达到语用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为曹禺的三大悲剧,三部剧作始终表现出阴郁的色彩和深邃的悲情这一深厚的内在意蕴。这一内在意蕴贯穿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中,是剧作家气质、性格与审美风格的自然流露,这也使得其作品具有独特的传情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在曹禺的戏剧《雷雨》里面,蘩漪被认为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她为了获得自己的爱情,用暴风骤雨般的反抗来对抗周朴园的压制和周萍的背叛,但结果却以周鲁两家的毁灭而告终。蘩漪的生活背景、思想根源决定了其反抗的失败是必然的,但她的反抗也在黑暗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将”被当作普通话介词“把”的等义词使用,这一语言现象在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出现。这是白话文夹杂文言词的表现。应规范“把”、“将”的用法,让“把”作介词用,让“将”作副词用。普通话的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语音上,更要重视词汇。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图是适应旅游事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做为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者获取有关旅游地的空间信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旅游地图符号是传播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的专题性地图符号,是地图符号在旅游地图和旅游服务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旅游业的一个软件工程。旅游地图所承载的信息主要通过地图符号传递给旅游者。传统的旅游地图符号的分类方法不全面、不系统造成了旅游者在旅游空间信息定位上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形态的旅游地图符号的新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
洁尘擅于以细腻与安静的叙述格调书写世俗生活。在小说《锦瑟无端》中她却对一贯的叙述方式作出相应调整,以"元叙述"成分和互文符号的熟练操作,在现代世俗生活中不断回望过去与放大内心,寻找隐匿的甚至是消失的历史感,还原现代化中被飞速增长的符号挤压的属于个体的庞大内心,以此既继续在"低调踏实的世俗意味"中获得简单的快乐与认同,又呈现出对生存的更多元与更深入的体认。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无论在词汇还是句法结构上都有显著的特点,虽然有别于标准英语,但合乎标准英语的语法规范,填补了英语的词项空缺.该文分析了“中国英语“.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其对国际英语的贡献,提出把“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研究虽然在语言学和社会学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把它上升到国际英语变体的高度来研究既缺乏理论依据,也没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绘画艺术受宗教思想、神话传说及民间风俗习惯的影响,常带有某些象征意义。而这些象征意义又因其信仰和社会风俗的不同,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这些象征物主要由抽象符号、动物、植物、人工制品、大地和天空、人体和服饰等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象征系统。这种象征意义世代相传,画家用它来表现人生,传达对自然与超自然的理解。为了更生动的表现主题,画家常利用含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物来表现绘画创作的主题,这种象征物迎合了人类情感和精神的需要,其力量是理性的语言永远都无法比拟的。本文以西方画家丢勒、克里姆特、毕加索、达利作品为例,详细描述了画家作品中象征物及暗示手法对主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当代“过渡经济”以“卡夫丁峡谷”为“过渡”目标 ,这种“过渡” ,不仅与马克思所论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形态论”及其对应的“所有制三段论”)的普遍性相悖 ,而且也得不到这一理论的特殊性的有力支撑 ,因而“过渡经济”理论是难以成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需要向前“过渡”的 ,重建个人所有制并非向卡夫丁峡谷“过渡”。  相似文献   

17.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作为“两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断 深化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改革,真正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与"公共人"是人们在政治研究中所进行的制度设计的人性择拟.在人的本性依需要而定的逻辑判断下,引导人的行为主要有道德说教和制度规范两种方法."经济人"预设与"公共人"导向都以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为中轴.作为对人性的正当引导与合理预期,制度设计的目标并不仅仅是防止利己主义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基于此判断,公职人员在事实上可能以"经济人"的方式生活,但在价值层面上必须坚持以"公共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9.
浅谈"绿色家居"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环保室内设计的今天",绿色"设计是室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家居"设计就是遵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所设计的家居在其整个使用的各个周期内,都对环境具有最小的影响,是关于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创造一个科学、舒适、健康合理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专学校并入高校,对每个原中专学校教师是机遇更是挑战。从“教学型”中专教师向“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师转型存在着学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距,为缩短及超越这种差距必须在角色意识转变、学历及“学力”提高、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等几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