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入境游客人天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两个指标,运用均值比率和标准差对中国大陆入境旅游发展的省际差异现状及近十年来的差异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并根据目前的差异性进行区域聚类分析。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旅游产品、知名度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对中国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包括入境游客规模和外汇收入)的综合影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省际差异很大,集聚现象非常突出,7~8个发达省域的入境旅游发展总量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二,且都位于东部地区,但近十年来这种差异在趋于减小;知名度和区位距离对省域入境旅游发展影响显著,且影响方向相反,知名度呈现正向影响,区位距离起着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准确地反映2014年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国家旅游局统一部署、省旅游局组织实施了"入境游客花费情况抽样调查"。本次调查是纳入《旅游统计调查制度》的国家调查项目,问卷按6种语种(即中、英、法、日、韩、俄)印刷,课题组完成了2014年武汉市入境游客抽样调查与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1999—2008年国家和陕西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陕西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旅游者停留天数及入境旅游的消费情况,发现陕西入境旅游存在入境亚洲游客比重下降、入境游客停留天数少、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除西安的其他地区市场份额太小等问题。提出开拓入境客源市场,扩大入境旅游市场的份额,推动陕西旅游业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入境旅游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均有较快的增长。从入境旅游者的来源地区看,来渝旅游的外国游客中,美洲第一、亚洲第二、欧洲第三,而全国的排名依次是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说明在吸引亚洲市场方面还有待提高;从入境游客消费结构来看,重庆与全国基本相同。可运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曲线拟合方法,对重庆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我国入境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先对人民币汇率状况进行概述,再着重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帮助旅游行业人员了解当前我国入境旅游的形势,从而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入境旅游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采用1996年~2008年间的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数据,构建多种评价指标,对中部六省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及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入境旅游规模增长趋势明显,但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入境消费模式仍以数量型扩张为主;六省区以滞后型消费模式为主,消费质量偏低,非基本消费支出还不是区域内的主要消费;区域入境旅游消费不平衡指数随时间推移呈减小趋势,但区域内不平衡格局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旅游外汇收入是衡量入境旅游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其波动对旅游目的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经验模态方法对2002年8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外汇收入月度数据的波动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旅游外汇收入存在3个月和6个月左右的准周期波动,并以3个月左右的波动为主。从旅游外汇收入波动的趋势量分布来看,2002年8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外汇收入不断增长;在对入境旅游人均消费和入境旅游人次数两个影响因子进行EMD分解时发现,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是旅游外汇收入3个月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而入境旅游人次数却是旅游外汇收入6个月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对两个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发现,四川省旅游外汇收入波动幅度近年来不断增加,这将给四川省的入境旅游接待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  相似文献   

8.
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最早形式,其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2013年河南省各个地市评价指标数据作为依据,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13年城市入境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了河南省18个地市在入境旅游发展方面所处的位次和等级,为河南省入境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提出了河南省区域入境旅游协调发展的措施,为其他区域入境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影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的各种主要因素,并评价其发生变化时可能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影响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入境游客在中国旅游的成本,旅游客源国本身的经济条件,与中国相竞争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价格水平和入境旅游者的“自我宣传效应、旅游持续性行为”等。文章最后对中国入境旅游者的需求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中国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1990~2010年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省)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旅游和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除了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响应等显著为负以外,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对旅游外汇收入、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入境旅游人数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响应;第二,除了商品零售总额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响应显著为正以外,各省GDP只在较低分位点处对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园林绿地面积和各省人口数只在较高分位点处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响应;第三,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响应程度在力度上普遍强于对旅游发展的响应,随着入境旅游的发展,前者的力度总体递减,后者的力度逐渐增加;第四,随着入境旅游的发展,入境旅游对旅游发展的响应逐渐增加,对经济发展的响应则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11.
对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是旅游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组概念。目前对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通过引入旅游对象这一概念,来整合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以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促进旅游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旅游本质认识的旅游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旅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旅游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愉悦目的的旅行,基于此认识,认为旅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刨造性的工作,使得旅行者获得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3.
旅游学的发展与旅游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学与旅游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就旅游教育的现实问题,在旅游学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旅游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并存的情况下,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旅游教育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界更加重视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这一进行旅游形象展示演绎精彩的大舞台。如何有效展示自己的旅游形象?如何成为交易会上的赢家?已成为旅游业界思考的要务。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旅游业竞争力动态研究的不足,通过构建包括总量、质量、效益和成长力4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得出2000年和2005年旅游大省旅游业竞争力的分值并进行排序和聚类,然后着重从各主因子、水平层次和特征类型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质量和效益对一个地区旅游经济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从旅游业整体发展上看,总体竞争力正从以规模主导走向多样化协同发展;从旅游业区域发展上看,各旅游大省间总体竞争力差距在缩小而内部指标差距在扩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关古代是否有旅游的认识分歧实质上是旅游概念认识的分歧。探讨古代是否有旅游的问题,涉及旅游概念的界定与旅游的起源、发展等方面。依有关旅游的概念界定范式分析,公元前6世纪,中国已出现旅游活动,而殷商时代王公贵族的巡游、田猎等活动,或可看做是中国古代旅游的滥觞;中国古代旅游的发展经历了功利型旅游与审美娱乐型旅游两个阶段以及若干高峰;不受功利约束的审美娱乐型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的下移扩散与空间扩展。对古代旅游的认知不能完全以现代旅游学理论为圭臬,而应用历史的眼光来加以考察,从而使认知趋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奖励旅游市场开发--从奖励旅游的内部特征出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奖励旅游在市场功能、市场行为主体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从市场开发目标、市场选择、促销、奖励旅游参与方的各自职责,奖励旅游的运作模式、产品打造等多角度探讨了我国奖励旅游市场开发的措施,辨析了奖励旅游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种比大众旅游更有道德感、更有可持续性的旅游形式。会奖旅游与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紧密相关,如果产品开发过程中缺乏创新性思维,会奖旅游通常具有的团体性特点极易导致旅游产品设计蹈入大众旅游的覆辙。在会奖旅游市场开发中应充分研究分析会奖旅游主体人群的特点及需求,开发可替代性旅游产品。旅游业者需提高旅游的生态意识,推广可替代性旅游概念,引导旅游者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独特的生态感受,使会奖旅游市场开发与产品营销进入一个更高层次,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良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大发展中英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业跨越式的大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的旅游英语人才,阐述了旅游英语人才的基本素质构成,并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转变旅游教育思想 提高旅游教学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旅游业,培养人才是关键。就旅游院校如何转变思想,提高旅游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旅游教学方法,并认为走校企联合之路是旅游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