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的现状,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化的建议,认为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节省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将可以极大地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以来发展较为顺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进政府间政治互信、帮助东盟国家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良好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对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FDI效应。通过对1992—2010年中国-东盟地区的FDI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后,指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规模、劳动成本、关税水平对FDI的流入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对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探析,并对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将为中国和东盟创造无穷商机和广阔前景。回望过去的十几年,中国与东盟已从建立对话机制发展到开展多领域的密切合作,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长存在着有利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文章从这两方面着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其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本从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制业发展状况入手,分析区域性国际环境的变化给广西制造业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困境,进而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制业发展状况入手,分析区域性国际环境的变化给广西制造业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困境,进而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实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  吴优翔 《市场周刊》2004,(5):118-119
中国与东盟将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目前,CAFTA的筹建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因此,中国与东盟应如何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实现双赢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建立CAFTA的理论分析出发,对建立自贸区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区域经济组织的比较分析,为CAFTA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并提出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珍莲 《市场论坛》2011,(12):41-4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金·面启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额不断地增长,为南宁及广西的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如何培养适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需求的物流人才,渐成了迫在眉捷的问题。文章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现状出发,对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间物流中心的物流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最后对急需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新区域主义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非传统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行分析。通过建立CAFTA,中国和东盟除了获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传统经济收益之外,还能获得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发信号、提供"保险"、增强讨价还价能力、建立协调机制以及改善国家安全等非传统收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加快了中国与各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尤其是中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广西等地区物流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些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度正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在其贸易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阻碍因素,主要是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缺少大规模物流产业园、物流配送中心等。虽然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但还需经历漫长的过程。广西省应在物流体制上进行改革,逐渐改善广西地区传统的物流机制,加快物流业的流通速度,加快建设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发挥物流的优势作用,拓展广西与东盟双向投资,加强创新促进物流基础建设和管理技术科学发展,全面深入加强贸易及政策交流,从而促进广西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2.
突破西南边疆局部概念,结合生物共生理论,本文提出"CAFTA共生圈"的概念,阐述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物流金融对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激励行为;从中国-东盟大局着眼,通过分析共生圈物流金融带来的各种风险,提出立足东盟国家之间物流金融合作与风险防范措施,共同实现中国-东盟地区经济互利互惠,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物流系统化下物流整合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的源泉",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的本性是系统化,系统化能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整合物流是物流系统化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物流系统化前提下物流整合的具体对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14.
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春玲 《中国市场》2008,(19):108-109
基于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发展的相似性,本文将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用来指导区域物流规划工作;遵循"增长极"规划原理、"梯度推进"规划原理和"区域分工"规划原理,本文示范性制定出了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持区域竞争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就需要更好地运用全部物流资源,使这些物流资源所形成的物流竞争力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劲推动力,而物流标准对物流竞争力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选取区域物流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基于标准视角衡量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指标,根据1998~2011年杭州市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标准视角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提出促进杭州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策略:加强物流标准建设;整合区域物流资源。  相似文献   

16.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整合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流通体系还比较落后,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物流技术水平低,物流成本高,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为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进行一体化资源整合,优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运作,使之近似干组织内部的运作,实现整体效益的合理化、最大化,应运用供应链一体化思想,对农产品物流进行集成式管理,构建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推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集成、流通环节的集成以及生产与流通环节的供应链一体化集成.进而在生产层上,有效引导农民以合作社的方式、公司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促进农民增收;在流通层上,借助中介组织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物流质量与效率,解决经济过剩条件下的需求不畅问题;在消费层上,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农产品商品价值的实现,降低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17.
区域物流需求预测的LaOR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回归函数中普遍存在的泛化能力得不到保证的缺点,结合统计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最小一乘准则的最优回归模型(LaOR模型)。与以往回归模型相比较,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回归误差和置信范围,可望有效地降低回归模型的期望风险。上海市将LaOR应用到物流需求的短期预测中,取得了可以接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物流集群发展的竞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津冀区域物流集群发展方面,京津冀交通网络发达,空间联系紧密,但物流网络节点和园区规划建设不完善;资源丰源,业态多样,但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和物流市场培育能力不高;科技发达,物流量大,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政策机制不协调;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物流业信息管理平台不成熟。京津冀区域物流的集群发展需要明确资源配置边界,打破当前以授权竞争为主的局面,建立以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竞争为主的格局;通过顶层设计,打破行政区域的物流布局,形成信息同步、可持续发展、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大物流系统;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协调发展,协同带动,共享发展成果;打造资源杠杆优势,共享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基于整体发展的物流网络和设施节点。最终促进区域内形成共同的战略、文化和价值观,形成更为有效与合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集群的区域物流系统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联辉 《中国市场》2007,(49):76-77
基于物流系统在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区域物流系统模式内涵入手,阐述了区域物流系统模式构建的原则,并在归纳城市群的区域物流系统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构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融合的物流产业演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的“软化”与经济体系的“服务化”逐步加深,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物流产业融合主要受技术进步、放松规制、管理创新等方面因素的驱动.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显著地体现了产业融合的特性,具有创新优化效应、竞争能力效应、绩效提升效应等融合效应.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受经济体制、技术水平、产权制度等因素制约,我国物流产业融合的步伐仍然较为滞后.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从技术融合向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一体化、专业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从政府方面来看,要减少政策壁垒,适应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从企业方面来看,要推动物流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