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0年10月,30多岁的蒋永超在粮食系统工作,当时粮食行业效益不是很景气,单位连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下岗吧,满街都是做买卖的,但自己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去哪找活路?不下岗吧,工资少得可怜,在家歇着等于虚度光阴,心里犹豫不决。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最终选择开始艰难的创业。  相似文献   

2.
王增勤 《销售与管理》2006,(12):14-16,34
下岗 1995年3月,全国粮食系统改革的春风吹到山东费县,30岁的县粮站营业员李怀珍心里犹豫不决:下岗吧。满大街都是做买卖的,自己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去哪儿找活路?不下岗吧,粮店二三十名职工挤在一间门市部里。天天打扑克织毛衣,工资少得可怜,等于虚度光阴。李怀珍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了下岗,她心想,只要自己努力,老天不会饿死大活人。  相似文献   

3.
<正> 我整夜整夜睡不着。上班不到一年,就下岗了,真闹心!我叫李洪,今年才30岁。1996年毕业于山东济南化工学院,分配到济南化纤厂。1999年因厂破产下岗。刚下来时,倒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大家都下岗了。日子一久,慢慢地意识到什么叫下岗,下岗就是失业,就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活保证。在岗时,虽然工资较低,但每月还有近300多元的工资,可以维持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但现在什么都  相似文献   

4.
我常年在外地务工,过去,年年都为春耕秋收犯愁:不回去吧,庄稼种不下去,粮食收不回来,一家老小吃什么;回去吧,差旅费加上各种开支,一趟就得花去1000多元,还不算工资损失。现在好了,咱们村里的农机服务基本可以满足全村的春播秋收需  相似文献   

5.
<正>煎饼是山东沂蒙一带常见的农家食品,如果有人靠它挣下了千万财富,并当上了全国劳模,你信吗?专在"吃"上找生意下岗女工开煎饼店1995年3月,全国粮食系统改革的春风吹到山东费县,30岁的县粮站营业员李怀珍心里犹豫不决:下岗吧,满大街都是做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我下岗一直赋闲在家,全靠丈夫挣点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丈夫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工作操作中有些细巧的活儿戴上手套就不灵活,必须脱下手套干,这样油污经常会黏在手上,即便用洗涤用品也洗不干净。几年下来,丈夫的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三十而立”,可年过30的张伟不但没“立”起来反而还下岗了。下岗后他没有为此而意志消沉,而是积极地想办法寻找挣钱门路,他先后做过香油,造过饮料,在建筑工地上包过工程,可这些都没让他挣到钱,反而还赔了四五万元钱。要账的天天上门讨债,那段时间张伟快急疯了。  相似文献   

8.
<正> 我叫马胜利,我们夫妻俩都是郑州市灯泡厂的职工,3年前双双下岗。原来,虽说工资不高,倒也过得去。一下子没有了那几百元钱,还真活不下去呢!开始,我也想不通。工作了十几年,说不让干就不让干了,说没钱就没钱了。  相似文献   

9.
意外的中复     
阿莹 《商业文化》2007,(5):39-39
一个月前,我的老古董手机屏幕一片白,摁号码播出去电话都没有作用,陪伴我四年了,终于光荣下岗。去买手机吧!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减员、分流、增效”政策出台后,全国粮食行业有50%多的职工下岗(这还不包括没拿全工资的半下岗职工),个别地方粮食行业的下岗职工甚至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的难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暴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阵痛。一、“再就业”难点及成因1.计划经济体制铸就一纸定终身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在长达4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就业是“大锅饭”和“铁饭碗”制度,劳动者基本上不能自…  相似文献   

11.
<正> 李燕杰教授对下岗职工演讲时,曾讲道"没下岗如同秧田里的苗,下岗如同石缝里的草"。他的确道出了下岗职工的心声。在我下海经商的前几年,由于没有资金,东凑西借,好不容易凑了两万元。可是没经商的经验,全部赔了进去。在我负债又囊空如洗的  相似文献   

12.
下岗─-这个裁员与失业的代名词究竟意味着什么?恐怕只有下岗者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个中滋味。离开了热热闹闹、天旱雨淋都有工资保障的单位,一下子走入无人喝彩、无人鼓掌的下岗族中,这个现实无疑是非常痛苦的。下岗后,生活困难加重,心理压力加大,个人烦恼,家人犯愁,社会关注。有人说,下岗者是时代列车转弯时抛下的旅客。他们都面临着一个痛苦的人生转折。在这支下岗大军中,有的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谋职业消极观望,裹足不前,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有的则在经受失落、委屈、压抑、苦闷的洗礼之后,丢掉幻想,面对现实,正视自…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只会切菜下岗能干啥不管你能做什么,只要跟市场挂上钩,就有钱赚。这不,45岁的蒋其英,除了会切菜,别无专长。去年。蒋其英下岗了。一家人全靠丈夫那点工资过日子,由于丈夫所在企业效益也不好,工资常常只能领到80%,所以生活过得很艰难。她相信"天无绝人之路",骑上一辆破自行车满城转,但因她年龄偏大、文化低、又无专长,转了几天毫无结果。蒋其英虽然在食堂干了20多年,但却从未上过灶,炒焖蒸煮她一样不  相似文献   

14.
《商》2012,(5):10-11
遭遇用工荒,企业纷纷一边加薪一边降低招聘"门槛"来吸引返乡农民工。近日,北碚区童家溪镇农民工现场招聘会上,前来参加招聘的企业开出的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部分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工资甚至达到了3500—4000元。  相似文献   

15.
<正>12年前,凭175元起家;如今,她手下员工月工资就达2000元。 1987年,王志洁从春城饮料厂下岗了,一家4口,全靠爱人每月47.43元工资生活,这日子可咋过!王志  相似文献   

16.
我叫宋宝平,1999年10月下岗,此前妻子郭守玲从江苏省连云港市水表厂下岗已有6年。夫妻二人都失去了工作,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重新就业吧,年龄大;做生意又是外行,还没本钱。在困惑中,我开始考察市场,发现劳务经纪人在我国刚刚兴起,其市场潜力和商机都很大。于是,我就用下岗买断工龄和卖掉自己住房加起来的5万多元钱,开办了劳务信息服务站,当起了劳务中介经纪人。困境之中觅商机劳务经纪人的种类也很多,具体做什么才最有前途呢?我和妻子首先到了南京。在劳务市场,我看到出国劳务公司招聘处人头攒动,来自全省各地农村的务工农民在焦急地等待考…  相似文献   

17.
<正> 王良运,没技术没文凭,在一个小工厂打工。繁重的劳动和难以维持生活的微薄工资让他做梦都想脱离这种生活。后来,他喜欢上工友李芹,但生性内向的他不知道怎么表白。有好多次话到嘴边却又咽下。他恨自己不争气,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连对女孩子表白的话都说不出  相似文献   

18.
<正> 继"乐吧"、"陶吧"后,国内首家"奶吧"在南京夫子庙瞻园路亮相,这家由南京奶业集团公司开办的具有浓郁奶文化特色的奶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奶吧的墙上张挂着以奶牛和人们饮用牛奶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吧中专门提供各种奶制品,散发出阵阵奶香。奶业公司推出的新奶品,首先投放在奶吧,同时还推出奶饽饽、双皮奶、奶卷等宫廷乳品。奶吧将开展各种活动与"奶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跃进,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75%。随着粮食的连年丰收,产量也逐年递增,在我国,仅稻谷一项每年的产量便超过4000亿斤。大量、集中被收割  相似文献   

20.
<正> 今年春节刚过,下岗在家的张刚闲着无事,正在看电视,突然,他家来了一位多年没有来往的表弟李某。刚落座,李某就说:"表哥,你咋一脸的不高兴啊!"只见张刚一声叹气地说:"下岗了,一直没找到工作,现在连生活都成问题,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听完这话,李某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思索片刻说:"表哥,你咋这么糊涂,现在谁还找工作呀,干什么都比上班挣的多,不如带上千把块钱跟我干吧,我这两年和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