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住宅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稳定的基础。住宅问题是国家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住宅问题主要是城镇住宅问题,城市发展与住宅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主要解决物质实体的建设问题.使之有序发展,住宅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住宅商品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住宅建设经过建国以来五十一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成功地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实物分配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住宅业的发展和人民住房条件的改善。我国政府坚持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过近十年住房改革的  相似文献   

3.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现阶段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住房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的主题即为“可持续城市发展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论坛”。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模式与政策选择,明确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未来发展走向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住房公积金,是专项用于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长期互助储蓄资金,随着归集规模的扩大,在使用和分配这种低成本资金时,住房公积金业务体制性漏洞和弊端日益凸显,资金的风险逐渐加大,公积金体制深层次的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将会阻碍公积金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建立高效的住房金融体系,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有必要对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分析,正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应之策。  相似文献   

5.
住宅问题是关系民生,关系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一方面,住宅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的法律义务,政府应建立合理的住房保障制度,保障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要以实现社会正义为价值目标,在住房保障制度的设计中应遵循差别原则,调节社会和经济利益分配,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适当地转移给低收入人群,使处于住房最不利地位的贫困者能够尽可能大地获得住房利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对金融改革发起了挑战。董寿昆教授是一位对住宅金融研究有素的经济学家。为此我采访了他。问:董教授,请您谈谈住宅金融与住房制度改革的关系?答:我国每年城镇住宅投资达数百亿元。今后,城市住房压力会越来越大,预计到2000年还要建设20多亿平方米,需要投资5000-7000亿元。从住宅资金运动分析,实际上需要两种基本的资金,一种是住宅建设资金,另一种是住宅发展的周转资金。在未来十多年的时间里,达到上述建房目标的资金总流量可能达10000亿元。因此住宅资金的充分供应和顺畅的流通,是实现住房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的问题。解决这样巨额的住宅资金,不能完全依靠财政支出,也不能采取零打碎敲、非经济性集资的办法,而必须利用金融手段来筹集和疏通资金,因而也必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住宅金融机制。  相似文献   

7.
日本个人住房信贷市场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城市设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严重破坏。战后 ,随着日本工业的逐步恢复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城市住房建设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 ,日本政府不断探索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住房政策体系 ,建立起比较规范的住房金融市场运作机制。政府通过住房融资支持 ,包括住宅公库融资、住房储蓄融资 ,对个人购房实行税收减免支持以及政府住房发展机构直接提供廉价住房 ,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收入阶层特别是广大中等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目前 ,日本的住房自有率已位居世界前列。在日本的 44 2 1万户…  相似文献   

8.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必将实现住房商品化的目标,而与房改相配套发展起来的房改金融正逐步向住房金融过渡。在“九五”期间,全国城镇将建造住宅12亿平方米,在下个世纪的第一个10全国城镇则需建造住宅335亿平方米,按目前全国商品房平均每平方米1700元计算,要完成这一任务共需资金7.735万亿元,每年需投资5156亿元。住房建设与消费的发展,为住房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商业银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十五大”以后,分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资源配置要求更趋合理,如何适应这一历史变革,使广大城乡居民在收入还不太高,而房价却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能通过银行的消费信贷,即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实现住宅购买力,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望,是目前住房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目前单一的还贷方式已经远不能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各阶层的信贷需求,因而如何丰富住房抵押贷款的还贷方法是当前各商业银行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讨了我国双重住房供给体系及其相互影响机制。住房制度变迁中,住房福利供给制度导致的低租金、公房低价出售、集团购买再分配等因素对商品住房需求、价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其形成的需求累积效应和财富效应扭曲了市场,进而扭曲了房价。高房价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与住房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密切相关。在进一步的改革中,住宅供给的商品性和社会保障性,是中国住房制度及配套改革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住房制度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是低租金、实物配给式的具有福利性质的住房分配制度,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部分本应用于消费(包括住房消费)的资金被集中起来用于国家建设,致使劳动力的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工资只是以货币的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部分补偿,其余代之以相对低水平的实物配给,其中包括住房分配。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我国进行住房改革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已逐步发育成熟,个别地区和城市甚至出现了供应过剩的现象,市场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同时,国内以"万科"为首的多家大型开发商市场份额和开发规模不断攀升,部分热点城市甚至出现了寡头垄断的苗头,那么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目前的住宅市场现象,我国的住宅市场的发展空间究竟还有多大,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城镇人口增量、人均住宅面积、家庭规模和户均住房套数等几个指标入手,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利用国际经验对我国未来十年城镇住宅建设发展的空间做一定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住宅金融体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住宅金融体制模式研究韩克勇黄大玉目前,世界各国在解决住宅问题时,一般是政府的政策推动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通过长期的资金积累,建立起符合本国特色的住宅金融运行机制、体制模式,从而实现住宅的商品化、贷币化分配,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住宅消...  相似文献   

13.
吕翾 《金卡工程》2010,14(1):128-129
《住宅法》是构建一国或地区住房制度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住宅权属于基本人权范畴。而随着商品住房房价持续看涨,广大普通居民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住宅政策立法具有保障性、层次多样性、时代性、市场化与国家干预性等特点,对我国住宅立法的制定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加快住宅建设和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预期进度和力度未能到位,商品房空置率较高,商品房隐性问题严重,住宅金融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物业管理矛盾较多,住宅市场机制尚待完善等。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进程,必须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商品房价格;面向市场搞好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致力于搞活二、三级住宅市场;扩大金融服务,促进住宅商品化;加强物业管理;建立、完善住宅质量保障体系;搞好房改的有关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5.
建立独立的良性的住房资金循环体系王文先近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有了较大的突破。住宅商品化的提出和基本确立,一改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实行的福利型的实物分配的住房制度。它的提出,一方面要把住房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逐步有序地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以促进住房再...  相似文献   

16.
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即将在各地推开.充分认识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意义,转变职工的住房分配观念是必要的。在制定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住房货币化方案推出后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程国顺  彭剑 《财政研究资料》2008,(2):F0003-F000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过去以房改分房为主解决干部职工住房的福利性政策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已严重制约了住房货币化市场运作机制的发挥和完善。国务院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是住房货币化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体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很好地解决了各级干部职工建房难的问题。特别是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出台后,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多头主管的局面一时难于改变,部门之间“踢皮球”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财政部门作为政府性资金监督管理的综合部门,理应挑起住房公积金监督重任,切实维护好、实践好、发展好广大干部职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在急剧增加,随之带来的是住房需求不断增多。因而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运而生,这是一项利民的政策,并且有效解决住房难题。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积金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并且逐渐转向商业贴息贷款模式,下文简称"公转商"。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及其中的问题进行相关阐述,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促使公积金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上看,凡是成功解决住宅问题的国家,基本上都借助于住宅金融的发展。我国住宅金融是伴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住宅金融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发展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显得较为落后,无法为解决住宅问题和发展住宅产业提代完善的金融支持。本文就当前我国住宅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问题。根本性的问题在于住宅用地供给长期不足,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存在泡沫隐患。而从结构性的角度来看,三、四线城市的主要问题在于吸引力不足,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农民工市民化也面临诸多困难。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改革土地供给制度,以置换等方式增加城市住宅用地供给,实现"人地挂钩";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三、四线城市吸引力;三是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降低住房空置率;四是合理运用金融、税收等政策工具,促进消费需求,抑制投机需求;五是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房地产供给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