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主导我国产业升级实践的线性升级框架已使本土集群被低端锁定。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提出的“互动升级路径”仍然属于线性升级思维,非但不能使集群升级,反而会令集群陷入更深层的“交互锁定”之中。在目前国际旗舰企业引领的向星系型组织结构演进的产业组织创新背景下,提出了嵌入价值星系的非线性升级路径。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研究视角,基于“组织-动因-结果”的思路研究发现,顾客成为价值创造成员、多产业知识链解构和重新组合、以动态需求为目标的柔性价值创造等价值星系的特点触发了提升创新能力的动因,为本土集群提供了一种升级机制。不但如此,价值星系还具有“活源效应”,可以激发本土集群突破能力陷阱,获得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2.
王璧  李全升  苏秦 《经济管理》2023,(8):86-105
服务型制造模式成为制造企业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模式之一,如何跨越单个企业内部视角揭示服务型制造过程中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与非线性演化路径,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关键难题。基于价值星系视角,本文选取陕鼓作为研究对象,解构内部价值星系提供的战略要素和外部价值星系的资源整合作用,基于服务化转型的阶段特点和产品—技术—业务多元融合情境,提炼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价值创造机理与演化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构建价值星系是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过程中实现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并且在价值创造机理方面提供了跨越单个企业内部的细粒度规律揭示。第二,服务型制造价值创造过程中强调以客户为导向,内部价值星系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提供独特的战略要素,而外部价值星系通过资源整合为焦点企业的价值创造提供动力支持。第三,基于服务化的阶段性特点和产品—技术—业务的多元融合情境,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遵循“服务化探索—服务化转型—服务化延伸”的非线性演化路径。本文从价值星系视角出发,跨越单个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范式藩篱,以及探索多元融合的非线性演化路径,为制造企业实现服务化战略转型中的价值创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分工为逻辑起点,构建分工——市场——制度(DMI)模型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指出当前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问题是:分工价值链低端状态与国内区域分工趋同导致分工锁定;国内市场分割与无序竞争导致市场锁定;社会资本价值的低端化、企业家创新功能缺失与政府职能错位等导致制度锁定等。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分工优势、市场优势与制度优势,分别进行产业组织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制度框架升级,是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扮演着"打工者"角色,被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这种低端锁定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给我国产业集群带来了巨大的战略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是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首先,阐述了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客观事实;其次,研究了全球价值低端锁定导致的战略风险;最后,提出了规避战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主导我国产业升级实践的线性升级框架已使本土集群被低端锁定。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提出的"互动升级路径"仍然属于线性升级思维,非但不能使集群升级,反而会令集群陷入更深层的"交互锁定"之中。在目前国际旗舰企业引领的向星系型组织结构演进的产业组织创新背景下,提出了嵌入价值星系的非线性升级路径。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研究视角,基于"组织-动因-结果"的思路研究发现,顾客成为价值创造成员、多产业知识链解构和重新组合、以动态需求为目标的柔性价值创造等价值星系的特点触发了提升创新能力的动因,为本土集群提供了一种升级机制。不但如此,价值星系还具有"活源效应",可以激发本土集群突破能力陷阱,获得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6.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将传统产业与其他业态进行融合,达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推动,能实现1+1>2的乘数效应。本文以产业链为切入点,选取传统制造业中的电线电缆产业,通过构建线缆产业链统计分类,对无锡线缆产业链布局现状有所了解,同时扩展到全域传统制造业,结合“链式思维”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提升协调发展水平、着力培育链主企业、传统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等建议,谋深谋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以国际生产分割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链低端锁定趋势不断凸显,由此引致的产业升级阻滞问题日益复杂化。为准确识别多重阻滞因素及其内在影响机理,运用组态思维和QCA方法,从创新投入、制度环境和国际知识溢出3个条件维度出发,对中国19个高技术行业进行差别化升级组态分析,探索不同前因条件与产业升级的一致性联系,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破解新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之困”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祝承 《经贸实践》2023,(6):58-59
<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融合度不断加深,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结构、能力布局和运转逻辑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导致产业变革持续加速以及地缘冲突加剧导致产销衔接不畅的发展环境,作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产业链供应链抢抓数字发展机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转型升级,以提升稳定性、连续性、协同性和高效性,带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对于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和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功能提升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全球化的格局中,我国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优势必须向价值链上游推进,向下游延伸,向国际市场的纵深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本文旨在通过价值链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来探索我国企业产业功能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上游度模型,构建国内价值链分工地位、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指数,系统刻画1997-2007年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形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总体尚未形成严格的东中西梯次分布的价值链空间格局,产业属性决定国内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分工地位,产业国有比重越高越有助于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产业资本劳动比提升嵌入位置却恶化分工地位,产业规模对分工地位没有显著影响;区域FDI导致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增值能力弱化,区域创新投入强化产业直接价值增值、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价值链嵌入位置,但二者与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系均不显著。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成本、选择差异化的区域产业升级路径是构建国内价值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引申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两个方向,进而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不同环节企业的利益来源,从而通过比较优势和附加值分析,探析出三种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搭配.  相似文献   

12.
在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GVC)以实现产业升级,获取全球分工收益的过程中,IC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明显受到领先公司战略意图和升级控制的影响,这种锁定效应使IC产业陷入的升级困境。因此,以代工制造模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如何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和提升其价值的获取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以嵌入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上海IC地方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从高级要素积累的角度探讨IC产业由价值链由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迁的策略选择,以期为未来的产业升级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价值链同时包含产业链和价值增值两个因素,有助于寻找与探索产业价值提升路径和策略。从软件生命周期、软件产品与服务、企业业务特征3个视角构建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针对武汉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武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应走一条“以技术升级和能力升级为主,创新研发与全球运营并重,产品升级与服务升级并重”的价值提升路径,并从区位优势、产业转移、在岸外包、龙头企业、创新发展5个方面提出产业价值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绍东  刘冰 《财经研究》2015,41(3):4-16
国家价值空间具有引领性、务实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国家价值空间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升级的过程.文章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构建技术创新与需求扩张的内生互动机制,提出本土产业升级的“第三条路径”.研究表明: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两大动力,技术创新和需求扩张并非独立发挥作用,分工深化和分工广化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形成合力,推动产业沿着“价值节点—产品价值片段—行业价值链条—产业价值网络—国家价值空间”的路径进行升级.其政策含义在于:必须突破向跨国公司“看齐靠拢”、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的思维藩篱,通过推进分工深化和分工广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内需扩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由此产生的内生互动和循环增强机制作为自主建构国家价值空间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搜寻机制角度探讨了代工企业转型困境与能力刚性的认知根源。知识搜寻是代工企业重构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机制,然而代工企业在构建知识生成机制时面临来自全球价值链核心企业的抑制与知识搜寻内生冲突的双重锁定,形成了不对称的知识搜寻与能力生成结构,导致代工企业“转型盲区”与生存困境。为此,从知识搜寻方法、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与支持机制等维度,构建了企业平衡其内生矛盾和外部制约的知识搜寻与积累机制,以消除代工企业的“转型盲区”,推动代工企业的知识积累、重构与持续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但也面临转型“困境”。本文试图以经验数据证明资源型城市存在路径依赖,并分析路径依赖效应阻碍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本文研究表明,路径依赖效应通过技术与制度“双重锁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掩饰下“侵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动力;在资源枯竭时期,路径依赖效应会导致城市丧失快速发展资源替代性产业的能力,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基础设施落后使城市陷入转型“困境”,单纯市场调节很难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自我修复,政府管理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突破路径依赖的关键在于新企业的“市场进入”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打破路径依赖锁定,推动资源禀赋优势向其他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使资源型城市突破路径锁定,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业集群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日渐形成的前提下,随着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网络锁定、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及技术锁定等,提出我国只有实现产业集群升级才能摆脱锁定状态,进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即构建优质的社会网络、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及公共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以及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乏力,技术产业化、市场高端化及双自联动的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可以缓解制造企业技术能力不足和市场竞争乏力的约束,但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又面临着“制度瓶颈”和“界面割裂”的双重难题。为了把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融入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过程,本文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设计了转型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深入研究网络时代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化路径、市场化路径以及协同化路径,以求从整体上重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的内生性原动力。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再造与组织结构优化是决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序参量,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技术生态位、商业模式再造形成市场生态位、组织结构优化形成组织生态位,通过“技术-市场-组织”的协同演化逐步实现技术产业化、市场高端化、组织平台化,共同推进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中国OEM企业升级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中国OEM企业一直被锁定在国际产业链底端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地位是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一直探究的焦点。本文以供应链竞争时代为背景,基于对中国OEM企业在国际产业链分工地位的认识,探讨培育供应链整合能力将为中国OEM企业寻求升级路径提供新视野。在对中国OEM企业供应链整合现状了解的基础上,指出了OEM企业实施供应链整战略将面临的困难,并试图通过借鉴联泰这一成功案例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端锁定”效应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地区差异为视角,通过在一般性产品价值链理论中纳入融资约束变量,探求了融资约束降低对于我国不同地区企业GVCs升级的贡献差异。结果发现,由于企业被“低端锁定”程度和地区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融资约束降低对于各地区企业GVCs分工地位的提升效果有所不同,且这种差异多方位决定了不同融资工具对我国企业GVCs分工地位提升效果。据此,提出适合不同地区企业GVCs升级的金融发展对策与建议,并发现合理调配和使用融资工具,是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