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博 《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13-214
精神生活是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归属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特征体现,实现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在内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而现时代人类的精神生活正遭遇到物化加剧的困境,如何全面认识和把握人类精神生活物化这一问题,对实现人的精神解放的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极大的可能,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必须在高度和谐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可持续发展经济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崇正 《经济学家》2007,1(5):67-74
马克思经典著作及其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思想及其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不仅仅或主要是从阶级剥削角度揭露资本主义的暂时性,而更重要的是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揭露和论证资本主义的危害性和暂时性,以及被新的合理社会形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的必然性、合理性,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共存,从而使人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才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马克思理论占主导的应该是他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人和自然和谐共存、发展,人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4.
"自由人联合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解放的最高价值指向,其实质就是一个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的"自由人"与"联合体"、个体与整体有机统一的和谐社会。"自由人联合体"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分裂性和不和谐性,实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本的价值诉求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和学说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除了关于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出发点、人的类特性和本质、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人本思想外,还系统地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共产主义的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社会进步的三个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王璐 《经济学家》2006,46(3):29-34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时间的节约相当于生产能力的发展,也就等于必要时间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长,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一个社会的发展可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将来自于时间的节约,社会发展的最终意义将体现于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学有关节约思想的全新阐释,它对于指导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型和谐社会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与阿马蒂亚.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虽然在哲学基础和某些观点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着分歧。前者所阐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在消灭分工和私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后者所阐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在承认分工和私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实现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环境,因此,我们应在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国情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阿马蒂亚.森思想的科学成分,以解决商品经济阶段的人的片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能够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社会时,指出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想追求,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中获得充分自由,使个人成为完整的人。这种自由而完整的个人,实质上就是个人人格和谐的最高状态。因此,和谐人格的实现可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肯定了康德自由是人类本性的观点,并把"自由"与"人类能力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提出要"自由地实现自由",构想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中,"自由"是比"全面"更具本质意义的关键性概念,决不能用"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落脚点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研究》2005,(3):1-1
协调和谐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协调,重在解决发展中的全面、统筹、可持续问题,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协调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社会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论》出版至今已有100多年。今天,当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时,对《资本论》继续深入探索,还可以看到其中蕴藏着的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揭示了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论》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点;合理地调节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资本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要义;“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资本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最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伦理经济学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和加强对伦理经济学的研究,既是现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需要。社会主义伦理经济学应以社会经济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如何制约人的自由发展程度;二是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制约和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但要谋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绿色消费是在对人类消费行为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消费方式,是人类生态价值回归的必然选择。绿色消费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评价消费合理性的终极价值尺度,鼓励精神消费,把整体的人类利益至上,强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决定》的最终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粤东西北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和谐,基本公共服务健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廖鸿冰  贺汉魂 《经济师》2008,(11):35-36
十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了三大发展理念:发展、人本与和谐。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自然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的属人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其基本要求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发展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三大方面和谐(人的精神和谐)的发展。因此,发展应是和谐的发展,和谐是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陈智才 《经济论坛》2005,(24):130-1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概念,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面对资源、地区和利益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的形势下,通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通过经济、法律、政治等综合手段,调整社会发展策略,实现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模式,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谐之人、和谐之心、和谐之理念,是铸就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而和谐之人的培养,离不开和谐教育价值观的重塑。面对我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必须重塑和谐教育价值观。和谐教育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人与社会和谐的价值观、人与自我和谐的价值观、人与超我和谐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以时间节约为桥梁使生产力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了内在一致性。生产力的发展可使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缩短,劳动时间的节约等于自由时间的增加,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新一轮的时间节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