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国际私法的实践表明,最密切联系原则已在法律适用的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采纳,从经济学成本理论和交易理论分析,它不仅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基础还存在相当的合理性。采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必须对其加以必要的规则限制,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只有采取这种立法模式,才能实现司法中的高效益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论特征性履行说的局限性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特征性履行说贯彻最密切联系原则时,存在适用范围有限、确定方法不合理和准据法确定不当的弊端。我国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也采用了最密切联系原则,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以及我国部分法官素质较低、经验不足,往往导致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困难。为合理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就需要从立法和司法等方面完善现有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宁静波  宋庆华 《时代经贸》2007,5(12X):228-229
本文概括分析了各国有关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立法情况,然后从分析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价值功能入手,结合新的形势,探讨了其局限性。并在分析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宁静波  宋庆华 《时代经贸》2007,5(12):228-229
本文概括分析了各国有关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立法情况,然后从分析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价值功能入手,结合新的形势,探讨了其局限性.并在分析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丹 《时代经贸》2007,5(9Z):1-2
我国关于涉外委托设计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以“意思自治原则”为首要原则,确立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辅助性地位,并曾在司法解释中以特征性履行方法帮助其加以确定各种合同通常应当适用什么法律;且采用了强制规则和公共秩序的相关规定。但随着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废止,以特征性履行方法作为最密切联系原则具体化依据的内容由原本就不够完备超前的规定甚至变为了立法空白,因此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周琳 《时代经贸》2011,(16):23-23
2011年4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正式施行,它是我国第一次通过立法来构建法律适用法的体系框架。不管从外部框架,还是内部结构,该法形成了我国法律适用法体系的独特结构,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该法的亮点之一是借鉴当今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让最密切联系原则占有一席之地。[1]其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或者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该法没有像奥地利国际私法法典那样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上升为一般条款,也没有像瑞士国际私法法典那样采取例外条款的形式,而是将该原则作为一项补充性原则。其不仅出现在合同领域,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仅次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律适用准则,该原则还被运用于国籍的确定、有价证券的物权法律适用等。该原则备受青睐并非偶然,其蕴含着重要的法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钟雅敏 《时代经贸》2014,(4):339-340
国际商事仲裁在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地原则的前提下,仲裁协议的适用法律成为判断协议效力的准据法。在司法实践中,我国现阶段仲裁协议法律适用并无明确的规定,亟需完善相关的立法制度,以使我国的国际私法法制进程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8.
栾颖娜 《经济师》2010,(7):77-78
涉外侵权之债准据法的确定对于当事人的利益影响重大,各国对于涉外侵权之债准据法的确定原则规定各不相同且各具利弊,而我国对此缺乏比较明确和具体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法律的统一执行。我国立法应以侵权行为地法原则为主、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辅,二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作为原则来确定我国涉外侵权之债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9.
国际私法中,准据法的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不只涉及当事人的国籍问题,而且还需要考虑冲突规范的识别和确定,对于最终之审判结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涉外不动产合同纠纷中,尤其是在最密切联系原则下,如何确认管辖法院和法律适用更加成为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课题。陈甲与林丙的涉外合同纠纷案涉及国籍的确认、管辖法院的选择、涉外合同纠纷、涉外继承等国际私法问题,正是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合同法》第126条对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仅作了一条(三)款规定,由于该条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疏漏。笔者为此分析了该条法律规定之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同法》第126条对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仅作了一条(三)款规定,由于该条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疏漏.笔者为此分析了该条法律规定之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直接适用法”与公共秩序保留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私法学者争论的问题,本文拟从二者的联系以及区别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并且结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第5条的具体操作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香港的回归,使大陆法律界面临着两地迥异的法律冲突问题.本文从民商法律的角度,注重司法实践的操作性,以对冲突特点的分析为契机,探讨了解决冲突的原则、途径和步骤,并对国际私法中的几个制度和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冲突中的地位、理解与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4.
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任何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具有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正因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必须“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可靠 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5.
晚近美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平稳的态势,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美国的国际私法新学说不断涌现,方法论上有采用"折衷主义"的发展趋势;法律适用领域出现了"回家去的趋势",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倾向于优先适用法院地法;在对侵权行为的规制中,出现了侵权行为的现代冲突规则——纽梅耶规则;在合同领域,在广泛使用意思自治原则的同时,对该原则的限制性规定也在加强。  相似文献   

16.
涉外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是适用物之所在地法,作为国际私法上争论较少的原则,广泛指导着各国间与不动产相关的纠纷处理.如今,涉外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正不断向着以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为主导、其他适用规则辅助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关于涉外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应跟上国际步伐,完善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17.
杨赟 《经济研究导刊》2014,(28):320-324
《罗马公约》第6条对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进行了统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家间的差异。不论是适用惯常工作地的法律、主要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还是依照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的法律,都要以具体的个案为基础裁量取舍。通过对劳动者提供保护的可能缘由和保护问题的特殊性分析,认为法律的可预见性与个案的公正审理是贯穿冲突规则的始终,在一般情况下即体现与涉外劳动合同的最密切联系性,适应罗马公约的法治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刘琳娜 《经济师》2003,(7):240-240,242
干部怎样才能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 ,如何才能有效密切农村干群关系 ,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杨柳 《经济师》2007,(1):118-11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内国经济法的域外效力问题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课题。在国际实践中,国际私法肯定了外国公法(包括经济法)的域外效力,但是,根据效果原则和合理原则,对发生在本国领域外的行为适用本国的经济法仍然是一个颇有异议的实践。经济法律冲突的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