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财经》2000,(2):56-64
欧洲国家正在进入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最后阶段。从1999年1月1日起,欧共体的十一个国家便成为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了。在结束了转轨阶段之后,欧洲货币联盟的所有参与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下的问题:两大主要市场——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的相互关系应当是怎样的?欧共体和美国必须遵循着什么样的方向运作?金融市场对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将作何反应?  相似文献   

2.
欧洲货币联盟:全球性的冲击与挑战邢毓静(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欧洲货币联盟作为一个史无前例的富有勇气的探索,其影响力绝不仅仅局限于欧洲。敏锐的国际金融界人士已经开始意识到:一方面欧洲货币联盟成立的目的不仅是促成欧洲内部的沟通与统一,其另外一个主要...  相似文献   

3.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故乡,也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又是多国集团化的发源地。1998年5月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首批11国进入货币一体化进程,并于1999年1月1日建立欧洲银行和发行统一货币——欧元,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分析了目前欧洲货币联盟并不是最优货币区,现实中欧洲货币联盟是无法长久平稳运行的,并进一步指出经济的一体化需要与政治的一体化相协调,然后对欧洲货币联盟面临的体制缺陷进行了分析,认为欧洲货币联盟要平稳运行,必须财政一体化,否则会解体。  相似文献   

5.
《国外财经》2000,(3):48-59
在着手考察欧洲货币联盟长远的外汇政策之前,必须摒弃依据小规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的实践所形成的模式。欧洲各国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于像欧洲货币联盟这样广阔的经济空间的领导者来说未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崛起,两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两国国内石油储量有限,石油的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经济迅速增长的需求,这使得两国近年来在寻找海外石油供给来源时频频“碰撞”,存在争夺能源之势。由于两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两国必须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合作的态度以避免“双输”。  相似文献   

7.
钟红 《经济导刊》1997,(3):75-76
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及影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钟红继1995年欧盟马德里首脑会议确定了单一货币的实施日程后,1996年欧盟15国逐步就单一货币运行机制的一些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单一货币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欧盟在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单一货币的前...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斯坦国内的中高端建材市场由欧洲和土耳其垄断的局面即将被打破,一家在哈国首都阿斯塔纳即将装修完毕的建材连锁超市引起了众多哈国客商、百姓和饱受低层次竞争之苦的中国商户的关注,该超市位于哈国首都火车站附近的著名商业区,这是在中亚地区的第一家建材连锁超市。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英法两国行业商会、协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对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平行货币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富有 《经济学家》2004,(1):115-117
区域平行货币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相对处于低潮,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制刚刚开始发挥作用,国际货币制度裹足不前的关键时期。1975年时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的罗伯特·马加林对1980年以前能否实现“魏尔纳计划”以及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表示悲观,引起了一些专家和官员的重视。1975年11月1日,乔治奥·伯色维(GiorgioBasevi)等欧洲8个国家9位经济学家联合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万圣节宣言”的论文,详细阐述了在当时经济状况下采用平行货币,以此推进欧洲货币联盟建设的构想。论文开篇…  相似文献   

11.
欧洲货币联盟组建后,货币政策尤其是汇率政策不再是成员国灵活地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工具,因而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更为突出。如何有效地发挥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并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是始终摆在所有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上的矛盾成为导致欧盟效率难以提高、经济和货币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剖析欧盟松散的财政政策的弊端,探讨欧洲货币联盟建立一种相对集中的财政政策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叶春明  吕淑凤 《时代经贸》2012,(24):180-181
一、欧元面临的挑战及危机 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欧元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及危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欧元区此次深陷债务危机彰显了在信用基础上欧元与美元的差异,暴露了欧元区在财政体制方面的弱点。此次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预算机构,无权调动各国财政,只有欧洲中央银行,当一国对外举债时只能由本国财政作担保。但是任何一种成熟的货币都需要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共同“保驾护航”,央行能提供流动性,而财政部能处理债务。当危机袭来时,欧元设计存在的这种机制性缺陷暴露无遗。欧元区17国只是一种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财政政策依然被各个主权国家所掌握:在机构设置上,只有欧洲央行,没有统一的欧洲中央政府。形象地说,欧元是在“一条腿走路”,而不是“两条腿走路”,成员国难以同时运用货币和财政两种手段来协调一致地解决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经验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畅 《经济论坛》2006,(24):66-67
一、货币国际化条件货币可分为不可兑换货币、可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国际货币、世界货币这五个层次。货币国际化就是货币由国内货币向国际货币的过渡。一国货币被用作国际货币,其职能与其作为一国国内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在官方领域往往被用作钉住货币、储备货币、干预货币,在私人领域常被用作贸易结算货币、外汇周转货币、金融投资货币及在国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货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该国中央银行对本币国际化的态度以及在位国际货币对本币国际化的影响等因素。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该国GDP在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一、开展东南亚地区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一 )东南亚不能一直孤立于地区性货币联盟的潮流之外 ,开展金融合作是现实的选择各 种地区性货币联盟的设想和计划除东南亚外 ,在其他洲都已先后出现。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初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世界上出现了一股货币集团化的潮流 ,产生了不少地区性货币组织 ,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和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等 ,但绝大多数货币集团尚处于发展程度较低的阶段 ,只有欧盟是第一个将货币联盟和建立单一货币设想付诸实践的货币集团。有专家认为 ,欧洲货币联盟的建成极有可能促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货币联盟。关于开展全球金融合作的设想在短期不会有什么结果 ,为应对金融动荡 ,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地区性货币联盟。一些专家估计 ,在 2 1世纪的较长时间内 ,地区性货币联盟将为维系世界金融稳定的主要基础 ,届时世界很可能出现一个以地区性货币联盟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最先出现的会是欧元区和美洲货币区。面对这种局面 ,东南亚经济或者成为两个货币区的附庸 ,或者成立自己的货币联盟。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会甘心成为附庸 ,加强地区内的金融协调与合作 ,从低级到高级稳步推进合作体制的完善是一条现实的途...  相似文献   

15.
亚投行博弈     
近期,关于亚投行的消息不绝于耳。英法德意韩等国宣布加人亚投行,3月26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已超过35个。亚投行从倡议筹建到渐人正轨,至今不到两年时间,但已进发出勃勃生机。亚投行的成立,意味着中国将掌握话语权,打破由美国控制的国际金融体系。随着3月31日申请截止日期的日渐临近,要不要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成为许多欧洲国家考虑的重要问题。自去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获得域内外国家的积极反应。近期,英法德意韩等国宣布加入亚投行。3月26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已超过35个。美国也已经软化了立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性恢复阶段,酝酿已久的欧元终于快要诞生了。欧洲货币体系转变成欧洲货币联盟,对全球金融格局、贸易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未来欧元启动后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在贸易市场、贸易保护、贸易成本、贸易风险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后,中欧之间的贸易将从内容与形式上面临着全新的局面,欧元启动过程中和启动后产生的种种问题与矛盾,或者促进或者阻碍着中欧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众多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英法两国的科技政策,提出我国应从科技战略制定、制度建设、政策倾斜、科技普及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18.
刘亚军 《经济论坛》1995,(10):14-16
BOT是自80年代以来日渐活跃的投资方式。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常运用BOT投资方式引进大量的外国资本参与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如英法两国合作修建的连接英国和欧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隧道,泰国由香港HOPEWELL公司承建的曼谷高架铁路项目等。BOT投资方式为这些国家的经济迅速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BOT投资方式及其有关主体 所谓BOT,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的  相似文献   

19.
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走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旭 《宏观经济研究》2005,(3):28-30,41
中美两国分别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国内需求旺盛促使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696亿美元,是1978年的72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承认,与中国贸易是其发展最快的部分。在2001—200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76%,同期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则下降9%,而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只增长了52%。  相似文献   

20.
升值前夜     
《财经文摘》2010,(5):48-50
中美“汇战”正酣,两国领导人都承受着国内的政治经济压力。所幸的是,两国小心避开了硬碰硬的贸易战,开展高层问的内部磋商。事实上,因为中美两国经济高度“共生共荣”,双方都不能接受激进的人民币调整。此外,不少在华企业表示,近一年来,他们感受到中国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的不友好态度,中国自争取入世开始的自由开放进程,似乎正在停滞。本期财经大势对上述人民币汇率问题及在华外企的“委屈”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