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昕蕾 《大陆桥视野》2014,(20):111-1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实际运用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讨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以期吸引学生们对“基础”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匡法 《时代经贸》2013,(10):192-19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讨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以期吸引学生们对“基础”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贾小云 《经济师》2009,(10):112-1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校园后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教师选用适当影视作品作为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文章从影视作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作用、选取原则、具体环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效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欠佳的三个成因,提出相应的三条对策,以期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12)
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性法律需求旺盛,然而学校法律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当地司法机关有着丰富的法律教育资源和服务学生的意愿,正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二者搭建合作平台。所以"法律进高职院校"最佳的形式就是学校与地方司法机关如法院监狱合作,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实践教学实现全员法治教育。但过分依赖外援会使高职院校的工作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增加社会协调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最终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和效用性的矛盾、合作双方目的不一、合作形式与课程要求不配套等等。所以借用外援练好内功才是目的。要充分利用学校师资中的法律资源,有机整合,创建"律师+讲师"的法律顾问模式,使"法律进高职院校"真正落地开花。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的基础课程,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开展专题式教学,通过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及科学实施,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文章先简要分析了专题式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然后具体探讨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段彬 《时代经贸》2013,(2):40-4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必修课程。本文紧紧围绕文件精神,根据我院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借鉴校外的相关做法,对课程的创新,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9.
案例式教学法是《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一种比较直观、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当前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着积极显著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案例式教学法在《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重要作用;正确掌握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案例选用的原则和案例实施步骤,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以情感教育理论为指导重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课程性质的要求、教育规律的要求和人性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情感需求;同时,要注重丰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世界,还要注重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并践行到实际社会生活中,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知行的高度合一。因此,该门课程必须采用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考核模式,坚持考核内容的综合性,考核主体的多元性与考核时间的动态性,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知行统一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增强该课程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郭玲霞 《经济师》2010,(8):146-146,15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新课程修改后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政治理论课程,如何让学生爱学、好学并从中受益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考虑的问题。文章从实践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入手,阐述了实践教学在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应用原则及其实践模式,目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它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因此,只有重视实践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阐述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根据教学实践,对如何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如何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一门必修课。积极适应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特点,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核心定位、属性与宗旨、要义与内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淑玲 《大陆桥视野》2013,(10):156-157
谈话是教学模式的一种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于2006年秋季新生后开始实施,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开始实施。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与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以及大学生活的实际比较贴切。该课程的变化要求教学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合理使用谈话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实践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特点,课堂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其实施的原则、过程、方案设计等问题,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治祥 《当代经济》2007,(20):134-135
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模式,必将力不从心.文章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小燕 《经济师》2012,7(2):138+1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最先尝试教学改革的课程。文章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与教育现状,阐述了以人为本、加强教学改革的思路,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加强"基础"课实践教学是课程自身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论教学成果的必然要求。从"研讨型实践教学模式、讲演辩论型实践教学模式和体验型实践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基础"课实践教学,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治教育部分,应在有限的课时展开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植。法律素养的培育以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信仰为基本要素,而法律素养的最终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为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