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政府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对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政府与区金融发展的关系上,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干预区域金融发展的手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等政策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支持区域金融发展及有效落实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政府行为与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因此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我国金融生态深刻受到金融生态环境,诸如法律制度、信用文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金融体系一直处于政府行为主导下,造成了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现状。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金融生态的环境问题,分析政府行为与金融生态问题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的正效益性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是当前受政府规制最严的行业之一,这和金融业与其他产业联系的广泛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方式和边界会影响金融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进而会影响金融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地方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的正效益分析对调整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明确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竞争态势促进了我国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本地金融业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奠定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从而为地方政府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生于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具有其内生行为规制,而金融发展的外部性又要求外部规制对其内生行为规制进行保护和维持。作为外部规制化身的政府在金融发展中应具有合理的干预机制和契合点,即内生行为规制是基础,外部行为规制保护和维持内生行为规制。结合中国实际,在分析中国金融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缺位"和"越位"以及内生行为规制的作用和缺失,建议政府干预只能是抽象规制,即提供总原则而非具体事务;同时要正确理解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金融生态优化与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威 《经济研究导刊》2009,(23):104-105
中国金融生态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在探讨我国金融生态问题.分析政府行为模式对金融生态的影响,为金融生态建设和优化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金融体系形成分析着手,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这是由我国较低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决定的,并着重从金融政策实施效果的角度来验证强制性政府替代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支持作用。而当进入金融深化阶段后,政府替代的弱化将成为必然,政府应由对金融的直接控制转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7.
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可归结为市场诱致和政府推动.市场诱致金融结构变迁是因为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响应、金融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和竞争淘汰机制的存在,政府推动是因实现"追赶战略"和克服"市场失灵"而介入金融结构变迁.从微观角度看.市场力量诱致金融结构变迁通过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选择得以实现,金融产品之间的马歇尔需求交叉弹性决定了金融结构变迁的强度;政府力量通过制度结构变迁对单个金融企业的激励和抑制效应推动金融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8.
环境金融的发展主要是通过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创新,降低气候变化和环境成本增加所带来的风险。由于环境金融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不对称性,商业性金融机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限。因此,发挥政府的直接管理和间接服务功能,引导和推动环境金融的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互联网金融因借助互联网平台使得其自身天然具有融资门槛低、方式灵活等特点,在实际的发展中丰富了普惠金融的产品体系、提升了普惠金融的业务流程效率、促进了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但在发展中同时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法规体系,完善征信系统建设,完善网络技术等措施完善互联网金融,进一步推动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赢得GDP增长竞赛,具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其对金融部门的干预成为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有效措施,使之成为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11.
政府行为、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企业、银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四方目标函数的分析和构建博弈模型的论证,得到的结论是:以GDP等数量指标为导向的政绩考核制度和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近年来中央政府时常陷入“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两难”窘境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尽快改革政绩考核制度,创建银行信贷监测系统,提高中央对地方经济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有效地导向地方政府行为,在制度上提高金融稳定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李磊  谢小璐 《技术经济》2013,(7):96-100
用6个指标反映中国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2003—2011年中国城乡金融发展对基尼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结构、金融中介效率、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和金融行业劳动力对基尼系数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缩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金融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做了较大改进和完善,首先把城市化分为城市化规模和城市化质量两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把金融分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两个一级指标和4个二级指标,然后分别从个量和总量角度对我国1999~2008年的城市化与金融支持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与金融支持正相关,但不同类型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同,政策性金融贡献最为明显,商业性金融有待开发;间接融资作用较大,直接融资有待加强;对城市化规模的支持作用较大,对城市化质量的支持作用较小。基于实证结果和金融危机后我国"4万亿元投资"对城市化支持的反思,本文提出,我国应改革和完善城市化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纯公益项目由政府承担并以引导和撬动市场资金为主,非公益项目则以利益驱动公平竞争;着力构建多种融资平台,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的多元化融资体系,优化配置各类金融资源。  相似文献   

17.
“双碳”目标下的碳风险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司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碳风险对公司金融行为的影响已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为揭示碳风险对公司金融行为及其绩效的具体影响效应和作用渠道,以及在碳风险约束情境下公司财务政策如何应对财务困境风险,本文基于经典的公司金融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碳风险对公司投融资行为、资本成本、风险管理及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碳风险对公司投融资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存在“波特假说”与传统公司金融理论之间的悖论,即“波特假说”认为在组织合法性压力下高碳排公司通过提高碳风险意识和绿色低碳转型对公司投融资行为和公司绩效存在倒逼促进效应;而公司金融理论认为碳风险通过显著增加公司资本成本与财务困境风险进而对公司投融资行为和公司绩效存在抑制效应,因此公司应通过强化ESG理念和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来降低公司资本成本与财务困境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优化碳风险测度方法、优化理论模型和完善实证研究、加强碳风险与公司金融关系研究以及促进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2001-2011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支撑,通过理论路径构建和实证模型验证,研究政府行为、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行为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金融发展在当期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在动态环境下,两者都存在对创新绩效的正向滞后效应;在现阶段,我国区域市场化程度、创新环境等因素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政府对科技投入具有滞后效应,但不稳定;FDI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基于此,提出政府应从5条促进路径出发,出台引导政策、支持政策和保障政策,同时,积极优化创新外围环境,保障企业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9.
以2001-2011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支撑,通过理论路径构建和实证模型验证,研究政府行为、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行为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金融发展在当期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在动态环境下,两者都存在对创新绩效的正向滞后效应;在现阶段,我国区域市场化程度、创新环境等因素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政府对科技投入具有滞后效应,但不稳定;FDI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基于此,提出政府应从5条促进路径出发,出台引导政策、支持政策和保障政策,同时,积极优化创新外围环境,保障企业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都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研讨本国政府的行为和职能的变化。从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行为分析出发,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案例分析对政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