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地区域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山地城镇在地景观的研究逐渐兴起,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回顾了山地城镇在地景观研究的缘起,强调了“人-地”关系的协调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出发点。通过文献计量与传统综述分析,梳理了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归纳该领域研究呈现出从静态向动态、从现象到原理、从单一目标向多目标综合、越来越强调“人-地”互动等趋势;并分析了规划设计领域的历史景观特征图谱及现代转译、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和公共空间适应性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面对日益复杂的山地城镇景观,风景园林人应积极推进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协同并举,以期为山地城镇建设作出风景园林学科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凭祥是个山地多平地相对少的边陲重镇,山青水秀,山上的自然植被资源丰富,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如何少占良田好土,更多、更好地将目前未能充分利用的山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探索出一条山地城镇的开发模式,营造高质量而又有区别于一般平地城镇的居住环境,是当今建筑行业长期面对而又充满现实意义的课题,也是山地城镇建设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开发山地的城镇比起平地来说有诸多不利,但山地具有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以及创造空间景观等优势条件,时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如何能正确把握规划设计原则,依山布局建筑群体,顺应地形规划道路系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几方面探讨山地城镇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云南省坝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对促进区域行业用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工业用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云南省坝区耕地、缓解用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文章以坝区典型工业企业用地数据为基础,通过行业用地集约评价、统计与计量分析等方法,尝试探讨分析坝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指标。结果显示:(1)从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投入和用地产出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测算出的综合分值显示坝区不同工业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集约利用水平差异较大,总体上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处于中等集约水平,工业用地集约发展潜力较大。(2)通过岭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与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合实际评价结果提出各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建议控制值,如容积率和投资强度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各行业均有所有提高,建筑系数控制下限提高到40%,绿地率等指标可按国家标准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1996—2009年湘江流域城镇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数据,运用离差系数,结合GIS技术,研究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09年,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除2000、2005、2007和2008年之外,其他年份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进程均处于失调状态,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增长速度。②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呈现以长株潭—娄底—衡阳地区为中心,其他地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特征,其增长速度与失调程度也呈"中心—外围"结构。③流域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及其他内外因素是塑造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河北平原农业在全省农业中的地位及贡献河北平原在地貌上分属山坝和平原两大自然区域。其中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较山坝区肥沃,农业历史悠久,历来是河北省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平原地区不仅在粮、棉、油的生产上在全省占据主...  相似文献   

6.
国外农田资源保护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田资源是指现在和潜在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农田资源保护就是为多数人利益,通过明智的经营和谨慎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农田资源,杜绝滥用和浪费,并达到永续利用。1国外农田资源保护起因透视现代资源保护运动开始于19世纪早期,农田资源保护相对晚些,在本世纪6...  相似文献   

7.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两个基础性要素,但他们之间尚未形成可持续正向增长关系。土地城镇化对自身促进作用有限,而人口城镇化自我促进效果却较为显著。虽然土地城镇化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但人口城镇化水平却未得到相应提高,土地城镇化亦未随着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得以推进。我国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衍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就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建立了协调性指数模型,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的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在此基础上,基于外在制度和内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这种不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造成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的直接因素是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而这又内生于以投资驱动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重要路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补齐耕地短板弱项的方式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了基础。本文基于村庄三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不同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中服务和产后服务水平,但对农业产前服务没有显著影响;与欠发达村庄、丘陵村庄和传统村庄相比,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能够提升发达村庄、平原村庄和现代村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因此,应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0.
翟宝辉 《经济》2014,(6):81-81
正目前,城镇化存在着误读,有人说城镇化就是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就意味着投资建设。但笔者认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城镇化也并不意味着投资建设。首先,"土地城镇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大家都明白城镇化是人的事儿,和土地有关系,但肯定没有拿土地面积计算城镇化的逻辑。如果有时  相似文献   

11.
前些天,我去了内蒙,强劲的西北气流卷起了漫天沙尘,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大有沙吞山河之势。我走进一片由小叶杨组成的林网农田,顿时,大风失去了它的桀骜不驯,只在树梢间呼啸,在农田里,却风缓土静。我第一次看到了林木神奇般的威力,使我领悟到,我国沙化土地之所以无止境的蔓延,是因为我们破坏了保护大地的绿色植被,特别是砍伐了阻挡风沙的林带。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时空差异。研究方法:城镇化不平衡指数和城镇化发展匹配性理论。研究结果:(1)甘肃省14个市州城镇化发展区域不平衡,其中相对于建设用地的城镇化不平衡指数最高,而且各指标在各地区间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不平衡性。(2)甘肃省2004~2008年间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GDP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上看,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城镇化水平的匹配程度也较高,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匹配性程度也较低,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高,但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13.
山坝地域结构是云南典型的地域类型。在这一特殊的地域结构下,乡村集市往往成为山区和坝区之间农村商贸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维系山区和坝区不同族群农户经济共生互补的重要纽带,对于维护边疆稳定与经济开发有着突出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云南丽江玉龙县九河乡村集市形成发展机理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既定的山坝地域这样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山坝区各单元之间联动有序的环境结构中,乡村集市的发展演进既依附于特定的地域条件,但同时又能以范围维系和时空协同机制为动力,突破地域局限,以更能兼顾和适应山区和坝区间各市场参与者活动特点的方式来不断重构和演进。  相似文献   

14.
对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规律的重要内容.基于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值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对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地主要集中于省城、深圳经济特区、乡镇和地级市,而在县城打工的人较少;农户对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选择与打工距离密切相关;家庭代数、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系网络是影响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山区肩负着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贮备、经济增益、民族和谐发展、国防安全保障等重大战略责任,也是我国城镇发展的主要分布区.随着“四化同步”战略构想的提出,城镇化进程也面临着加速发展,如何保护好有限的宝贵土地、架构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建设优美的城镇人居环境等问题凸显出来.云南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在推进城镇化提升的过程中,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城镇用地上山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有效的保护了坝区(云贵高原对山间盆地的称呼)农田,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尚俊 《城市建设》2010,(5):474-474
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一部分的渠道,在发挥灌溉排水作用的同时,如何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发挥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就生态型渠道的构建与方法进行探讨,有利于我国农田生态环境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从河流形态特征、河流水情特征、河流生态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山地城镇用地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就地城镇化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抓手,但县域创新能力差影响着就地城镇化的进程。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创新能力建设还存在着高新技术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及产业化能力较差、创新人才的缺乏限制了县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不能担当县域自主创新主体的重任等问题。提升县域创新能力,县域政府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县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培育与就地城镇化相适应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新型创新人才、整合现有的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9.
卫飞 《当代经济》2021,(3):92-95
农民就地城镇化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方式,本文旨在对河南省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二元载体作进一步探讨.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炼文献资料中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相关资料的分析比较,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基础上得出:河南省有利的政策为就地城镇化提供了制度契机,就地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二元载体为基础.针对小城镇载体现代化水平低、政府财政支出增速慢、产业发展水平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提出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升就地城镇化发展质量、健全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全方位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旅游型新农村,可有效提升目的地城镇化水平。通过分析旅游型新农村景观所具有的地域性、自然性、生活性特征,提出乡村景观开发中出现的“千村一面”等问题,对旅游型新农村景观开发与保护的原则和工作路径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