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2012,(11):62-63
案例回放《社会保险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这些义务,将对劳动者产生什么影响,应承担什么责任?讨论意见View1只要属于工资福利范畴的就应当享受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保障》2014,(1):60-60
主持人:劳动者失业后依法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自何时开始发放失业保险金?例如,某劳动者于2013年9月15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支付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2013年9月26日,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关系为由,办理了社会保险减员手续;该劳动者于2013年10月12日到相关机构办理了失业保险登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从2015年11月起支付失业保险金是否正确?该劳动者应从何时开始享受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调整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该遵循的行为法律规范,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劳动合同法》对当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影响究竞如何,本人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州、无锡、嘉兴、湖州、常州、南通等地302家民营企业、1092名企业员工和833名社会公众的问卷凋查和社会仲裁调解机构了解,得到了较为具体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 我于2004年1月到原单位工作,2008年1月与原单位终止了劳动合同。在终止劳动合同时发现,单位是从2005年1月才开始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向劳动保障局询问,答复称无法给我补缴了。由此导致我的失业保险金、养老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损失。请问我能否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保障》2011,(3):62-63
案例回放马某于2005年3月到某公司工作,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9年2月18日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出院后继续享受医疗期。2009年5月上旬,马某先是打电话给公司领导,询问医疗期满后的工作问题。未得明确答复;遂以快递形式书面要求公司在其医疗期满后安排其工作。也未得答复。医疗期满后。马某到公司要求工作,公司则称其劳动关系已经在其医疗期满之日终止。经多次协商不成,马某于2009年8月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09年5月19日以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马某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法院就破产清算事宜于2012年3月1日作出判决,判决公司自判决生效之日起解散,2012年4月16日,公司成立清算组,某劳动者继续在清算组工作。2012年11月5日,该劳动者以要求确认与清算组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金为由,申请仲裁,未被受理,后又诉至法院。有关人员认为,其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虽因公司解散而不具备存续的条件,但其作为公司劳动者的身份仍然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保障》2011,(7):62-63
王某,男。其于2010年1月12日年满60周岁。2009年10月,其用人单位向参保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为王某办理退休手续,因档案材料不齐全,被要求补充相关材料。经过多次反复,2010年5月20日,人社部门核准王某退休,并从次月起发放其养老金。2010年1月,用人单位书面通知王某.称因其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到2010年1月12日终止。2010年1月12日至5月,王某未提供劳动,其用人单位支付王某工资至2010年1月底。请问,王某能否向用人单位主张2010年2月至5月工资?其养老金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发放?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的权益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有了更有力的保障。用人单位如何公平对待劳动者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述了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对法律用语做了平实的注解,并对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和支付时间做了简要的介绍。引导用人单位谨慎行使解除权利和终止权利,利于解决短期劳动合同的问题。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可以促使按照企业实际需求,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合法实现。  相似文献   

9.
1.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李援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其进行了解读,称这次立法在及时、公正解决劳动争议,给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提供方便和快捷的处理机制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一是对调解予以强化。二是延长了时效。仲裁时效延长为1年,并且规定了时效的中断和中止制度。特别是对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争议时效作了特别规定。在存在劳动关系期间,追讨拖欠的工资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当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该在1年内提出申请仲裁。三是仲裁的期限缩短。四是规定了“一裁终局”的制度,使部分案件一裁就终局,不必再走完劳动争议处理的全部程序。五是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保证,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均受到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如果违反第十条规定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将受到"惩罚",其立法目的在于对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签订劳动合同,使劳动者的权利无法确定而导致劳动者利益受损行为予以的惩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开始在我国兴起。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后,由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通过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参加劳动,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行使劳动指挥权和管理权的特殊劳动法律关系。“用人不管人,管人不用人”堪称是“劳务派遣”最通俗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申盼盼 《云南金融》2012,(4X):263-263
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二者间的劳动关系都有较大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较长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劳动关系等的优劣影响。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时间,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二者间的劳动关系都有较大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较长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劳动关系等的优劣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能否直接起诉(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养老金损失?  相似文献   

15.
孙天承 《中国外资》2009,(14):231-232
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较《劳动法》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制度创新,按照对劳动者实行倾斜保护的原则设置了诸多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条款,在实施过程中必将起到其应有的维护弱势方劳动者权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保障》2012,(4):65-65
我单位辞退某员工后,其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规定,要求我单位支付赔偿金。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其又申请撤诉。撤诉后,  相似文献   

17.
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较<劳动法>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制度创新,按照对劳动者实行倾斜保护的原则设置了诸多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条款,在实施过程中必将起到其应有的维护弱势方劳动者权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劳动者被开除后,与用人单位之间再无瓜葛。可事情竟然这样,劳动者被开除后过了半个世纪,法院不仅判决双方仍然存在劳动关系,还直接判决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养老金1300元。  相似文献   

19.
目前商业银行用工形式主要包括在职正式员工、内退员工、劳务派遣用工和物业服务外包用工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用工形式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甚至存有较大差异。如何规范地通过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以及变更、解除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既能使劳动者有一定的择业和流动自由,又能制约劳动者在合同期履行劳动义务和完成应尽职责,从而使劳动力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合理的流动性。保证国家、企业、劳动者三方利益,已成为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保障》2012,(11):67-67
主持人:我已经65岁了,享受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因原来在集体企业工作,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儿女给我一次性缴纳了数万元的统筹资金,我被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并从2012年5月开始享受基本养老金。在查看新农保存折时,我发现从2012年4月开始就没有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了,这是否合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