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财政卫生支出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卫生总费用也持续增长,2003年卫生总费用达6623.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左右上升到当年的5.65%。从结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上升很快,从1980年占卫生总费用的1/5一直攀升到目前的3/5左右。居民人均医疗费占其消费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食品、住房的第三大开支。同一时期,政府的卫生支出却从36.2%下降到17.2%,平均每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从这种结构变化里,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过度市场化的特征。现状在过去20年里,中国卫生总费用可谓飞速增…  相似文献   

2.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均表现为上升趋势。由于医疗服务及其费用直接关系到居民健康和经济负担,如何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居民健康水平的前提下,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卫生从业人员、卫生经济领域内学者甚至普通居民都关注的焦点。尽管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但在涉及医疗费用控制和医疗保险领域的基本规律上,仍然有其共性的一面。因此,研究国外医疗保险费用确定机制和各国医疗费用控制的特点,对推进我国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建立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居民健康水平较解放前显著提高。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过度市场化,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基本瓦解,“市场的高效”和“政府的低效”共同作用,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升和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使乡、镇一级的国有医院财务状务状况不断恶化,许多农村医院在困境中挣扎,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医院的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农村医院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的原因1.政府预算卫生支出逐年减少。改革开放后,中国卫生事业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正>一、吴江人口老龄化及其衍生问题截止2006年底,吴江60岁以上老年人即达14.64万,占总人口的18.57%。给吴江经济、社会和家庭带来"阴影":其一,人口老龄化直接使养老金支付占社会保障总费用的比重猛增,造成社保资金入不敷出、"新人养老人"的局面。其二,人口老龄化使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去年,退休人员人均医疗费用2485元,为在  相似文献   

5.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世界各国政府卫生筹资水平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文章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对不同收入国家应采取何种卫生筹资政策进行探讨,利用世界银行1995~2014年203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一次项线性和二次项非线性模型,考察了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政府卫生筹资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低收入国家政府卫生筹资的健康绩效始终为正,而中高收入国家政府卫生筹资的健康绩效呈"倒U型",且拐点位于政府卫生筹资占比为80%左右的水平。因此,文章建议:中低收入国家应努力提高政府卫生筹资占比,以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改善;中高收入国家应考虑政府卫生筹资健康促进的递减效应,当占比超过80%以后则不宜以继续加大投入为政策目标。当前,我国政府卫生筹资占比与最佳比例之间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应在较长时期内逐步向80%的目标靠拢。此外,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应采取差别化的筹资政策,前者应继续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后者则应以改善政府卫生筹资效率为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医用耗材是医疗机构在提高医疗质量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医用材料。据调查显示,近几年医用耗材采购使用呈快速增加趋势。以2012年为例,6家市级医院的医用耗材采购达66272.6万元,占到医院业务收入的15%,医用耗材支出占住院病人医疗总费用的30%,占手术病人医疗总费用的60%;然而对于医院而言,耗材的利润却不到3%。出现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1992年,地方政府获得了直接融资的权力,可以避开中央控制,以高利率在地方集资。1992年,我国证券余额是4100亿元,直接融资总量是1945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家银行贷款增加额3563亿元的54.6%;相当于当年全国金融机构(包括国家银行,信托机构和城乡信用社)贷款增加额4226亿元的46%,我国当年新增直接融资占当年新增融资总量的比重,1991年为12%,1992年上升为31.5%,现在国家银行所能控制的货币量,只有50%,可见现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大大削弱了。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人口老年化的加重、医疗科技的发展以及患大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医疗费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200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首次突破5000亿元,2007年就突破1万亿元,6年增长了1倍,2010年则达到2.1万亿元,而从1万亿元跃升到2万亿元,仅仅用了3年时间,直接威胁医保基金的安全。虽然有些地方出台总额付费、定额付费及单病种付费方式等一些举措,从运行情况来看,这种结算方式对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正>统计表明,我国1990年卫生总费用不过700多亿元,但是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超过1.2万亿元。短短十几年,卫生总费用增加了17倍,不管是与自身相比,还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速度都是相当惊人的。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5.6%,超过世界5.3%的平均水平。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数字分解开来,就可以发现,由于一些体制弊病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巨额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均匀地摊到每一个老百姓身上,而是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身份差别,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浦东新区工业发展现状和特点1、新区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地位迅速上升.1991、1992、1993年浦东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6.8%、55.2%、21.9%,三年中的平均增长率为39%,超过全市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一倍多.高速发展的工业经济迅速提高了浦东新区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地位.从1990到1993年,浦东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由10.8%上升到18.5%,工业净产值由9.31%上升到17.07%,工业出口值由13.97%上升到22.44%.1994年浦东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886.35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21.3%.2、重工业仍然较“重”,但重工业的结构发生了逆转.1994年,新区工业中重工业的比重为58.1%,比1990年下降了4.1个百分点,但其比重仍然较大;轻工业比重比1993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约相当于前三年的变化之和.从这种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料轻重工业比例的调整趋势将继续并加快.浦东的重工业虽然长期保持较高比例,但是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原料工业1990年占重工业的比重为58.3%,到1994年下跌到43.8%.3、工业结构处于剧烈调整之中.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1990年,浦东工业行业中产值超过10亿的有7个,其中有两个行业即石油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值超过20亿,分别为25.69亿元和23.72亿元.而1994年产值?  相似文献   

11.
日本厚生省于1984年8月17日公布的1982年度日本平均每人开支医疗费为116,800日元,全国医疗费总额达138,659亿日元(约合557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7.7%。医疗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民收入中占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19%和6.55%。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医疗费用每年都以一万亿日元的增幅膨胀,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10年,至今仍无下降趋势。为了压缩医疗费用,日本厚生省曾决定把医疗费增长率抑制在国民收入增长率以下,但结果未能如愿,1982年日本的国民收入增长率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控制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娆 《发展》2004,(8):27-29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医疗费用普遍经历了高速增长和政府控制两个阶段,但增长速度若低于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速度,其医疗卫生事业必滞后,从而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然而过高于GNP增长速度,则使政府难以负荷,使社会、民众不满.一般认为医疗费用的年增长应力争与GNP增速持平,大约为48%~53%.美国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医疗卫生费用最高的国家,而且由于人口老龄化、科技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及人们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造成医疗卫生费用仍在呈不断上涨的趋势.为此美国政府和私人部门将医疗卫生费用控制作为医疗改革的重点,从管理和竞争的理念出发,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控制迅猛增长的医疗卫生费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肩负着为国民提供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医疗卫生费用日趋升高超出国家财政负荷能力的困境,实行医疗保险改革,调整原有卫生政策,进行卫生医疗费用控制同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孙林英 《北方经济》2009,(13):78-80
税收成本过高在我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994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5%,1994-1999年年均增收1000亿元,2000-2003年,每年增加额均达到2000亿元以上,2002年税收收入达到17004亿元,2003年更是突破20000亿元大关,达20462亿元.2004-2005年,全国税收年收入分别突破2.5万亿元、3万亿元大关,2006年达到3.7万亿元,年增幅在20%左右.但同时政府为取得税收收入而付出的各类费用上升也很快,出现了"高收入"与"高成本"并存的"两高"现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下,日本经济也不景气,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逐年下降。据日本官方统计,1980年 GNP 增长率为4.5%,1981年下降为3.3%,1982年只有3.2%。这样的低速增长同日本经济的内部机制发生矛盾,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也面临着困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居民慢性病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在世界范围内增加,但基于个体经济层面的研究较少.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慢性病对个体医疗支出、非医疗消费、家庭间转移支付及工作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慢性病显著地增加了医疗费用开支;慢性病患者的周工作时间下降;慢性病患者接受来自其他家庭(亲属)的转移收入明显增加,这表明个体能够通过家庭间风险分担的非正式制度处理机制,来应对慢性疾病的冲击;尽管有来自其他家庭的转移收入,慢性病人的非医疗消费水平降低;富裕个体在抵御慢性病冲击上明显比贫困的慢性病患者有利.最后,文章提出应当引入卫生筹资的政策干预.  相似文献   

16.
《沪港经济》2006,(9):9-9
梁小民认为,我们医改的问题出在伪市场化改革上。“给政策不给钱”是中国医改的起点,但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在没有建立全民商业医疗保险体系、人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医院没有成为市场经济中真正的企业、竞争极为不充分的情况下,把医院推向市场,让它们自谋生路,绝对不是市场化,而是政府在推卸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其结果是政府的负担的确减少了。1980年,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1/3,到1990年降为1/4。在一些省份,这种减少更明显。于是,医院的乱收费之风越刮越烈,“看病贵”终于成为全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是:要稳步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要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相应降低间接融资比重.而今,从实际进展情况看,自1990年至2000年期间我国金融市场中直接融资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递增幅度达36.4%,其中股票年递增达81.4%,直接融资的比重由1990年的6.4%上升至2000年的26.3%,其中股票比重由0.1%上升至8.5%;而间接融资(银行贷款增量)年递幅度仅为15.8%,比重由93.5%下降至73.7%.但自2001年以后,直接融资发展处于低潮,2001年和2002年年递减幅度为0.1%,2003年上半年仅增8.3%,其中股票年递减达26.5%;直接融资比重由2000年的26.3%降为2003年上半年的10.5%,其中股票比重由8.5%降为仅占1.6%;而间接融资则年递增幅高达20.0%,占比由73.7%上升至89.5%.  相似文献   

18.
一、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一)宏观制约因素 1.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补贴力度不够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财政资金不能自给的地区,虽然从绝对量上看财政支农资金在逐年增加,但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对农牧业的投入份额逐年下降,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已降为8.83%,此前比重基本上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我国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建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9952011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定量研究,确定我国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数、政府卫生支出、平均每所医院的业务收入、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是我国医疗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得出结论:我国医疗费用控制路径应从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政府卫生投入、抑制医院业务收入、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的不合理增长这些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中央作出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央明确要求各地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本着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