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者》2000,(5)
<正> 随着手机市场的需求愈来愈大,无论是国产手机或是进口手机,其产品质量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特别是由于手机人为的磕碰、进水等,造成手机损伤或出现故障。据了解,国产手机的大量投放市场,其价位将在1000元左右,再加之不久的将来,手机实行单向计费,这会使手机走进寻常百姓家。开家手机医院,不但解决了手机看病难的问题,还可给自己带来可观的收入。投资费用:有12平方米左右的门面房一间,月租金500元;装  相似文献   

2.
孙凤华 《公司》2004,(7):62-63
国产手机争先恐后地搭上跨国合作的“快车”,但这些“快车”究竟会将他们载向何方?  相似文献   

3.
8月29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国家计委批准的19家CDMA终端定点生产企业名单,其中绝大部分是国产手机企业.这意味着,这19家企业将有权利分享联通开始运营的、备受业界关注的具有第2.5代移动技术之称的CDMA带来的巨大市场利润.那么,国产手机能借此良机彻底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吗?业内专家指出,国产手机这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国产手机很可能借此重演当年国产家电企业打败国外企业的辉煌.10月份,中国联通CDMA就要开始放号服务了,因此,可以说历史性的争夺开场了.  相似文献   

4.
当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与洋品牌鏖战数年并且终占上风时.国产手机还未能得到大多数国人的青睐.尚在苦苦地为谋求市场的半壁江山费尽心机。对于众多的手机制造商和销售商来说,无论是做秀商道还是血拼价格,都不能忽略了这样一条根本——作为高新技术的高度凝聚物.国产手机如果忘记了从技术创新上确立竞争优势。命运将始终不由自己掌握。  相似文献   

5.
TCL重拳出击     
《中外企业家》2003,(6):80-80
TCL4月推出百款彩屏摄像手机施耐德U2。该手机以闪亮的姿态回答了市场对于“国产手机何时推出摄像手机”的质疑,同时标志着国产手机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之后,还将推  相似文献   

6.
创办易美的熊猫移动总经理马志平三年前所说的“三年内易美要进入国产手机企业前六名,熊猫要进入国产手机前三名”似乎还在人们耳边回响,但如今却物是人非。2004年12月,记从多个渠道证实,靠贴牌南京熊猫进入手机市场、曾一度排到国产手机前十位的上海易美,因公司资金链陷入严重危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不断等原因已经停止运作,正忙于清算。  相似文献   

7.
据悉,继TCL集团与法国手机商阿尔卡特签约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后不久,波导也与西门子移动正式成为战略合资伙伴,共同开发手机市场。另据了解,国产手机商熊猫也正同一家韩国公司密谋合作事宜。从战略上讲,2004年是国产手机进军国际市场最关键的一年,而国产手机海外打天下面临的最大  相似文献   

8.
在几年之前,国产手机还戴着“廉价”、“质量差”、“山寨”的帽子,那时候的国产机不太受消费者认可,除非的确是囊中羞涩,不少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使用国产手机的,他们宁愿选择价位较高的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外品牌。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商的研发经费还不到营业收入的1%,根本就无法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洋品牌相提并论。以国产手机的佼佼者波导为例。虽然200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高达63.67亿元,但是全年的研发经费仅为8800万,所占比例为1.39%。  相似文献   

10.
突围之路     
出口外销,已经成为国产品牌手机解决产能过剩及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的主要方法。与国产彩电先扫平国内市场再到海外寻求发展的模式不同,这种将国内压力释放到海外市场的做法,能否成为国产手机的另一种生存方式?作为国产手机企业代言人,波导国际化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产手机企业的战略走向。  相似文献   

11.
扁平化的渠道让国产手机厂家很快得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扁平化的渠道还让国产手机有更大的降价空间。即使国产手机的价格定得远比洋手机低,中间商所得到的利润也大大高于卖“洋”手机所得到的利润。这就为国产手机靠价格利器赢得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2003年短暂的辉煌,面对国际厂商本土化进程的加快。国产品牌手机面临严峻的考验。然而,2004年11月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ICInsights公布了2004年度十大手机供应商名单,波导却位列第八,成为惟一上榜的中国手机品牌。波导的入选,无疑给处于迷茫中的国产手机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波导的发展路径代表着国产手机企业的起伏历程。波导现象之所以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是因为对其解读,或许会对国产手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家》2004,(3):47-53
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1月份到10月份,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60% 以上。国内手机企业是如何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国产手机企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人 认为60%的市场占有率有些虚,该如何看待这个60%的市场占有率?2003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国 外手机巨头纷纷加强了中国市场的攻势,国产手机企业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如何预测2004年中国 手机市场国内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内主要手机生产厂家的老总。  相似文献   

14.
在产品的成本与设计上,相对国外品牌都不占优的国产手机,如今连渠道这根救命稻草也在逐渐丧失优势。国产手机的出路还能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任一 《经营者》2005,(8):48-50
诺基亚刚刚发布的200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仅在中国,诺基亚就售出740 万部手机,同比增长了76%。反观国产手机阵营,亏损、预亏、查封、退出、欠款……所有负面的字眼似乎都迅速跟国产手机结缘。而此前一年,国产手机阵营还意气风发、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6.
郑卫星 《经营者》2003,(5):26-27
<正> 从人们对行业关注的角度而言,将2002称之为国产手机年一点都不为过。在这一年里,国产手机厂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三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占据显赫位置的中国手机市场硬生生地划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谓战果辉煌!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手机去年出现强劲增长,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21.1%上升到去年的40%。同时,中国境内的手机生产企业已经由1997年的5家发展到2002年的37家,产量超过1.2亿部,占世界产量  相似文献   

17.
刘煜 《中外管理》2005,(3):18-18
根据著名智囊机构易观国际的研究报告:在经历了2001年的积累、2002年的崛起、2003年的辉煌和2004年的迷茫与痛苦之后,当年占60%市场的国产手机兵团,现在缩减到40%。2005年国产手机品牌的份额将继续下降,可能有20%的国内手机厂商将被彻底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8.
面包的激情     
《东方企业家》2008,(1):78-80
在郭明忠还没有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就已经想到,Bread TaIk将会是一个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19.
截至11月10日,主要国产手机厂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巳相继“出炉”,利好消息纷至沓来,继今年第一季度开始盈利后,大多数企业已持续三个季度盈利。从财政数据来看,国产手机整体回暖之势明显。因此,有业界人士认为,继2004、2005年国产手机企业的“寒冬期”后,国产手机厂商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初春”时节。  相似文献   

20.
国产手机行业要突破困境,必须提升品牌价值与服务创新,将消费信任当成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