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14,(5):F0002-F0002
<正>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标志着中等职业学校将向广大农民敞开大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2.
《农民科技培训》2014,(6):29-31
教育部、农业部日前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这是两部委基于教育和产业高度融合的思路,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个关键点,联合发力,进行系统设计、体制创新,通过推进四个转变,着力解决四大问题,盘活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相关的涉农专业这盘棋。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教育部和农业部共同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在全国试行,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农民教育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的农民教育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培养出合格的农民是国家农业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将是中国职业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纪元,一个里程碑!3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启动,既凸显了涉农职教的重要性,也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向农民敞开大门。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知识技能,需要宽广的视野、综合的管理能力,更需要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的经营意识。《方案》提出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既明确了农民职业教育是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更指明了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教育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简称《培训方案》),标志着中国中等职业学校首次向广大成年务农农民敞开了大门,可谓是农民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方案提出,要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那么,《培训方案》有什么意义?有哪些创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就《培养方案》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6.
<正>积极梳理、整合、加工、开发涉农职业教育资源2014年3月,农业部、教育部两部委联合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4〕1号)(以下简称《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总体设计符合我国"三农"实际,有利于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全面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步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地组织有关涉农职业学校按照新的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培养更多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方案》以坚持服务产业、农学结合、实用开放、方便农民、科学规范为制定原则,文件的出台,是我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一项重大创举。本期政策导航刊登《方案》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广东农垦"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工队伍,推进广东垦区现代化农业人才建设刻不容缓。广东农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广东垦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基地,为了完成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任务,为了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计划采取下述措施,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眼下,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但未来"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严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全面提高务农农民的素质。近日,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简称《方案》),提出50岁以下、初中学历的农民均可报名参加职业教育并获国家认可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此举可谓我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项重大举措。那么,《方案》有哪些内容?有什么意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就《方案》的相关问题回答了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宗旨:按照教育部、农业部《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精神,秉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主要面向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开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建立适合家庭农场经营者学习特点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教育部、农业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培养方案》),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近两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有力举措,既是国家战略层面人才支撑和农民个体层面全面发展的双重需要,也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与治理能力提升密切相  相似文献   

12.
<正>《农民科技培训》编辑部:我是一名农广校基层教师。最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得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让我十分欣喜,也深有感触。在我的教学点附近村庄里,大部分"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都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要求,强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中央农广校在部分市县农广校建立了9个农民中职教育联系点,联系点将成为探索农民职业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试验点和示范点,加强农广校体系中职教育工作上下联动、工作推动的渠道和平台。本期经验交流刊登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东西湖区分校、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庄河市分校、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泰兴市分校、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浦分校等4个联系点开展农民中职教育的经验和做法,以希为农广校体系教育教学改革、农民职教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层实践依据和素材,为农广校体系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施面向广大农村生源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对其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或转为城镇企业的工人有其重要影响.这种活动即可为国家城镇化转型期的经济发展提供带动力,又为中等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上升空间.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机制,关键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14,(11):F0002-F0002
<正>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工作会议9月25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会议交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研讨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来自全国各省农广校以及教育部职成司、农业部科教司和中央农广校共8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还参加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并走进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教学点、农广校学员创办的家庭农场以及依托农民合作社建立的田间学校,深入了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记者李姗)9月25-26日,全国农广校校长工作会议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本次会议以"稳定发展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为题,交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会议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特别是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途径,中等职业教育是  相似文献   

17.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明确了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是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业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依托。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初见成效,农业部加强体系建设的意见已经下发,教育部已经在设计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农民培养资助政策,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这"三大战役"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胜利以后能不能守住,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体系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拼搏。《意见》下发就是集结号,就是动员令。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近日,全国农广校校长工作会议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会上,各省级农广校校长交流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探讨了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本期刊登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东农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地对稳定发展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新  相似文献   

19.
<正>虽然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已向广大农民敞开,但由于职业农民的教育和的普课通程职业教全育方是两位个提并不升完农全相民同素的概质念,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找准职业教育与农民最佳结合点,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真正办好农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在招收对象上,要从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中"挖掘",培养"本土化"人才。据农业  相似文献   

20.
<正>一是按照"充分依靠农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脚踏实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强与农业厅、教育厅等上级部门多沟通、多协调,争取早日出台《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使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教学改革。利用农广校的办学优势,完善涉农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农广校特色,并融入各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同时积极开发乡土教材。针对所开课程,争取做到每门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