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组织形式也不只局限于以母国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为主要研究力量,而是纷纷在海外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研究与开发投资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分析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形成的原因,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现状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政府应优化科研开发环境、企业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建议来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动力机制和中国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跨国公司在实现了销售与生产的国际化之后,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意图,增强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又开始将研究开发活动国际化、全球化。跨国公司的终极目标是将生产制造、研发和运营销售与其全球网络接轨,实现一体化运营。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正面临R&D全球化的挑战;积极融入和参与R&D全球化的竞争,优化R&D政策体制环境,打造品牌优势是中国迎接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极其重要的驱动力量。在信息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下,跨国公司正在进行全球经营战略的调整,重组全球各个经济体和各种经济关系。这种变化将对未来的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及时把握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脉搏和方向,制定适时的经营策略,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发展迅速,研发投资国际化的问题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跨国公司在安徽省投资研发具有研发投资意向增长迅速、倾向设立非独立法人形式的研发机构、研发投资倾向于高新开发区等特点。探讨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对安徽省技术创新的影响,针对研发国际化背景,明确政府职能,加大金融支持,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技术扩散的集聚效应,推进安徽省技术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组建强强合作的以技术创新为目的的战略联盟。其发展动因主要在于应对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企业组织变革的需要。战略联盟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和组建战略联盟,以迅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对我国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技术水平,但也对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升级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此,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正确引导,同时要积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尝试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来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跨国公司全球竞争。  相似文献   

7.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和在华的研发活动日趋活跃,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跨国研发的热土。而在跨国公司猛烈冲击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难点。笔者认为,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的不断冲击下,中国目前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存在着一定问题,国家/政府和企业都要抓住现时外资技术投资的变动的关键所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趋利弊害,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周玉婷 《现代商业》2013,(32):135-136
伴随着科技知识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从最初只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到发达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向外开展研发活动,跨国公司R&D投资慢慢地经历了一个全球化的变化趋势。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一个新兴的研发市场转型为全球的研发基地和创新基地。系统地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现象、探索影响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对于合理利用跨国公司R&D资源、引导研发投资布局、促进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阳  廖飞 《江苏商论》2003,(3):19-20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链条”在全球经济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刺激中国本土企业的同时也对本土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首先对“全球化链条”进行剖析,然后分析中国企业的相对优势,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尝试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来实现自身的技术跨越式发展。然而,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对东道国技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选择怎样的技术创新模式来实现东道国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认为,在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应采取自主创新为主、模仿与合作创新为辅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冯德连  徐磊 《商业时代》2007,(15):67-68
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尝试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来实现自身的技术跨越式发展。然而,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对东道国技术创新是一把“双刃剑”,选择怎样的技术创新模式来实现东道国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认为研发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应采取自主创新为主、模仿与合作创新为辅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设置的研发机构已经不再局限于母国,众多的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R&D机构,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跨国公司也越来越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在华设立R&D研发机构的数量急剧上升。跨国公司设立R&D机构,对我国的产业技术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跨国公司R&D全球化必然趋势的分析入手,对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动因和引发的技术扩散效应进行深入阐述,并有针对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薛蕾  吴青 《消费导刊》2009,(5):43-4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正在加紧实行全球技术研发战略,本文先浅述了研发全球化的效应,而后论述了研发全球化对我国创新体系的要求。因为关于研发全球化问题的讨论,不只是狭隘的学术之争,就培养竞争力和保持经济增长而言,对政策的制定者和企业家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慧 《现代商业》2012,(8):108-109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了知识革命阶段,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自主创新的提高,对于国家的整体创新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只有提高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进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李蕊 《财贸经济》2004,(12):81-83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研发全球化为表征的技术全球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潜在市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本文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使用计量方法对外资研发与我国工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加以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房利芳 《现代商业》2013,(36):140-140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潮流,跨国公司已然是经济全球化的裁体与主要推动力。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顺应国际趋势不断调整跨国经营战略。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势下我国跨国公司经营发展的现状,并结合知识经济条件下跨国经营发展的新态势,对提高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水平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尤其是步入新世纪后,在我国政策的大力吸引和跨国公司自身全球经营战略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在华R&D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现已成为我国研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但同时挑战亦重重.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尤其是步入新世纪后,在我国政策的大力吸引和跨国公司自身全球经营战略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在华R&D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现已成为我国研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但同时挑战亦重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面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大举进入的新形势,应制定合理的R&D发展战略和政策;鼓励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机构;鼓励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研发环境,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进行R&D投资,以扩大其溢出效应,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莹莹  赵银德 《商业时代》2007,(20):35-35,82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跨国公司R&D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我国相关单位应深刻认识到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对策,以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