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但是2 0 0 3年中国农民增收遭遇意外的障碍———非典型肺炎。“非典”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外出务工受直接影响 ;二是块状经济遭受切肤之痛 ;三是农业生产、销售受到干扰。如何在抗“非典”的同时确保农民所受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已经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 ,当前政府应尽快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 ,将农村“非典”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保护农民利益是“非常时期”的政策选择“非典”危及农民增收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3-05-09  相似文献   

2.
2003年7月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增加农民收入等工作。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十分关心,所采取的措施也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农民增收本来就是个老大难问题,在“非典”之后,就变得更加棘手。“三农”问题,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农民手里没有钱,农村的经济实力大弱。一个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们的“三农”工作“三增一减”——粮食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农业增效了,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增收幅度一直徘徊在4%左右,与国家“九五”期间计划每年农民增收6%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充分说明在农民增收问题上,目前还没有找到持续稳定的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受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制约农民增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卖难”,使许多农民陷入了不知种啥好的困境之中。近日读报,一个“创意型农业”的概念闯入了笔者视线,令人耳目一新。 江苏六合县雄州育鸡场,在蛋价下滑的情况下,适应市场需求,大胆创新,开发出了一个叫“活珠子”的鸡蛋,吊起了南京人的胃口。所谓“活珠子”,就是鸡蛋…  相似文献   

5.
覃雨 《农家之友》2003,(15):10-11
从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以来,为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消除非典给广西水产畜牧业带来的影响,确保2003年下半年实现农民增收和经济指标的完成,广西水产畜牧系统深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积极开拓,迎难而上,围绕农民增收,认真研究“非  相似文献   

6.
“秋后算账”是中国农民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农民按照节气变化,春种秋收,辛辛苦苦打下粮食,留下口粮,剩余的就拿到市场去卖。过去农民们愁的是产量不高,现在由于科技推广,产量提高了,农民又开始愁卖不出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是困扰当前数亿农民的大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还是农民没有市场意识,产销严重脱节,没有真正将单家独户的生产与农村大市场对接起来。   据报道,江西省宁都县现有 3万户农民采取“倒算法”进行生活经营,普遍增收三成以上。所谓“倒算法”,就是把农业经营由以前的“从产到销”转变为“以销定产”…  相似文献   

7.
《齐鲁粮食》2003,(6):4-5
2003年我省夏粮生产与常年相比,产量减幅较大,人均占有量偏低,物质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当前正处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的特殊时期,夏粮收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做好2003年夏粮收购工作,确保农民增收和省内粮食安全,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民实现增收的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农村稳定是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目标。其中,农民增收是关键。因此,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保增长,促增收,农民增收靠啥?甘肃泾川县在精心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民增收“蓝图”,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科技兴农、重点突破的原则,大力推广现代旱作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0.
本选取我国粮食生产区之一的湖北省为案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从新的视角理性分析了“种粮热”给农民增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湖北省农民纯收入结构及来源贡献率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农民和社会团体应如何在这股“种粮热”的浪潮中保持冷静,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巧妙地回避重走“增产不增收”的老路,实现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位于贵阳市息烽县西部的鹿窝乡,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跳出“烤烟加油菜”的种植模式,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较为突出。如何打破传统农业这个瓶颈,引导农民走出种植误区增收致富,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鹿窝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通过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清醒地认识到:鹿窝要发展,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帮助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观念一变天地宽。该乡决定立足本乡海拔低、积温高的优势,带领农民发展礼品瓜、草莓等经济作物,努力做好经果业这篇大文章。于是,乡政府果断采取…  相似文献   

12.
政府:将“非典”控于城市之内,拒于村庄之外——有策。 “非典”时期,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农村的“非典”防治工作,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全社会都密切注视着农村“非典”疫情的发展,就连远在海外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在采访我时都关切表示“中国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很差,最担心农村非典疫情的蔓延”。一时间,全世界都聚焦中国农民的身体健康,作为农民的儿子,我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我明确地回答美国记者:今年,“非典”不可能在中国的农村流行起来,因为“非典”起源在农村之外,中国的政府和农民完全有办法和能力将“非典”控于城市之内,拒于村庄之外。  相似文献   

13.
5月14日的《中国税务报》头版刊登了一条消息,说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发出紧急通知,防治“非典”期间严防增加农民负担。内容是说要防止借防治“非典”为名,向农民乱收费。要求切实加强“非典”防治期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我们的政府的确想得很周到,在“非典”防治期间立刻就想到广大农民,会不会因为防治“非典”而被敲诈勒索。可说是为民着想,体贴入微。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一号件”有一个新的特点。它突出了“人”,即“农民”,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农民增收,关键是动员农民。农民都动员起来了,增收就有希望,全面小康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农民持续增收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农民增收动力,包括农业内部增收动力和农业外部增收动力。发达国家农民增收普遍经历了一个由单纯依靠农业内部动力增收,向依靠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的转变过程。目前,我国农民增收对外部动力的需求明显增强,农民增收新因素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农业外部。内部增收动力与外部增收动力相结合,并逐步增强外部增收动力,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础。促进新阶段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必须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切实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既拓展农业内部增收门路,又开辟农业外部增收渠道,不断增强农民增收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先后出台、实施,使农民得到诸多实惠。如何让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所探讨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在“多予”上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各部门各行业都在为农民增收献计献策,作为棉花产业这一块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棉农增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工作通讯》2003,(8):37-37
今年上半年由于受"非典"影响,农产品外销及出口不畅,使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山东省农业厅总经济师刘同理建议:应积极开拓农产品末端市场,寻找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的重要问题。农民能否快速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首要问题。余山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努力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种田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所以,大力推行节本增效农业是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切实做好农村“非典”防治工作,防止借“非典”防治名义向农民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试点工作和农村防治“非典”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严禁借防治“非典”名义向农民乱收费。通知强调,对农村集贸市场、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场所、发生疫情的农村居民住宅、牲畜饲养和交易场所、农用机械和车辆等依法进行消毒,费用由当地政府部门或单位负担,不得采取任何形式向农民或农村中小学生摊派;对从疫区返乡农民依法实行体检、医学观察等措施,有关费用均从当地防治“非典”专项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