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丹 《魅力中国》2009,(1):66-67
民间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本文从巫术信仰、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方面阐释了民间剪纸的造型渊源。  相似文献   

2.
徐丽丽 《魅力中国》2014,(10):96-96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原始而古朴的艺术形态,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后,更具有了独特的面貌。它手法简练概括、题材广泛、形象生动、灿烂绚丽、彰显其艺术魅力。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技艺之一的剪纸,它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贵州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的台江苗族剪纸为例,对其所包含的图案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苗族剪纸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素朴生活、理想追求和审美观点,负载了分外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从而揭示贵州苗族剪纸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的滋养,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国剪纸动画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剪纸动画继承了传统文化元素,且不断创新,日益走向成熟。计算机数字技术从介质形态、空间表现形态和关学效果形态上为传统文化元素在剪纸动画中的应用带来了质的转型。但计算机数字技术在增强剪纸动画表现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剪纸动画艺术类型民趣民俗日渐消弭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用剪纸的方式把一些古代文化内涵流传到了现代,因而剪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意义.寓意图形是民间剪纸的一种题材,它的存在反映了一种文化积淀,也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行为,巫术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巫术的存在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虚幻心理,同时也折射出人类趋利避害的主观意愿。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巫术信仰一直在民间长期流传,而且从事巫术活动的巫师大部分是女性。现主要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女巫"的存在,用钩沉历史的方法分析"女巫"的文化意涵、社会地位与人生境遇。巫术信仰既然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而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7.
王天玉 《黑河学刊》2014,(2):69-70,125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行为,巫术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巫术的存在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虚幻心理,同时也折射出人类趋利避害的主观意愿。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巫术信仰一直在民间长期流传,而且从事巫术活动的巫师大部分是女性。现主要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女巫”的存在,用钩沉历史的方法分析“女巫”的文化意涵、社会地位与人生境遇。巫术信仰既然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而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鹤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中华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体育等多个文化领域,创造了灿烂的鹤文化.丹顶鹤高雅、俊秀的形态构成了其独特的外在美.在33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鹤文化大体经历了三个演变过程,即由自然物到人格化的演变;由人格化向神化的演变;由神化到科学的演变.丹顶鹤的文化现象不仅渗透到了众多的文化领域,而且涵盖了华夏各类人群,丹顶鹤成为人们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爱情忠贞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阳卓军 《魅力中国》2013,(8):364-366
恩施傩戏的产生与原始的巫风习俗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原始宗教信仰产生了巫术祭祀活动,巫术祭祀活动孕育了巫傩文化,傩从祭祀活动中分离出来,慢慢演变为以娱人为主要目的的傩戏——戏剧的样式之一,这就是原始巫术与恩施民间戏剧——傩戏的基本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探讨了剪纸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把剪纸艺术与服装设计融合的创新途径。要挖掘剪纸艺术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与新型面料、新型工艺相结合,将剪纸艺术的女性意识向现代男性服装潜移。  相似文献   

11.
王忠林 《理论观察》2013,(12):52-53
药师佛造像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普遍受到欢迎,上至皇家贵族,下至百姓僧侣,都喜欢参与其中.药师佛造像不仅对药师信仰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造像本身的特质与演变也折射出佛教艺术的丰富内涵及中国文化的圆融历程.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力竞争的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根软肋.文章从荆楚文化特点入手,撂讨了荆楚文化、家族理念、区位特征等因素对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的影响,描述了湖北省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特征及其缺陷,认为应该将家族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融合,实现地域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的交融,以培育民营企业价值观为先导,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民营企业文化,以提升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河湟民族民间石刻艺术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以及其审美特质,不仅是青海多民族宗教信仰的反映,也是他们独特审美趣味的写照。河湟石刻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而有之的艺术形态,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的重要标志,是研究青海地区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民俗十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浅析巫术     
于静 《新西部(上)》2009,(12):145-145,141
本文分析了巫术的起源、巫术与医术的关系及演变;现代社会中遗存的巫术的现象及影响,提出正确认识、处理和研究巫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剪纸逐梦     
陕北剪纸千百年来,以古朴厚重、拙朴奔放、生动典雅,兼备了北方剪纸粗犷豪放、写意大气和南方剪纸细致婉约、写实秀美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阳名片     
《中国经济信息》2009,(3):114-114
剪纸艺术之乡:中阳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丰富,许多纹样堪称历史的活化石,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古韵新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阳·全国剪纸艺术展”获奖作品集》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7.
《西部论丛》2007,(11):76-77
传统的剪纸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作为文化形态影响最广泛的就是剪纸。它就地取材,原料便宜,不需精雕细琢自有其淳厚古拙或纤巧天成之风趣,令人百看不厌,一直为藏家所喜爱。而近两年来,中国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的高潮,作为与之有关的剪纸也迎来了有史以来的升值"春天";  相似文献   

18.
移民进入镇安之前,该地文化形态相对单一.随着移民的涌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民的移入,并与当地的本土文化相融合,使得这个原本寂静荒芜的山区一下子活跃起来,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陕南文化,使之呈现出既有巴蜀文化又具荆楚文化,还有三秦文化的多元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几乎每个青岛人都知道胶州大秧歌、崂山道教音乐、黄岛民间剪纸、宗家庄木版年画等在青岛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这种不可再生的艺术资源丰富了青岛的文化内涵,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李葳 《魅力中国》2010,(31):190-191
剪纸是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踊桥剪纸艺术是宿州地区传统民间美术形式的一种,踊桥剪纸艺人刘晓川的剪纸创作具有典范意义,拥有独特成长经历的她在踊桥地区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创造出了独具风格和内涵的剪纸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