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缪琨 《当代经济》2014,(24):54-56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中国零售业发展迅猛,零售业态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化.由于我国本土百货店无论是在资本实力、科学技术、企业规模和人才素质上,还是在经营手段、管理水平上,都与外资零售集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物流配送方面,差距尤其明显,实力雄厚的外资百货大举进入我国市场的同时,当然不可避免地给我国本土百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运用零售业态演化理论分析了国内百货企业遭受外资冲击的深层次原因,着重从发展主题百货、实现差异化经营、实行“超百”模式等几个方面归纳并总结零售企业市场定位策略,希望能给中国本土零售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探索我国百货业创新之路,是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百货业发展的分析总结,认为:重新定位百货,发展新型百货和现代百货,是传统百货业创新的前提;讲求现代化管理和经营,以及科学技术在百货业经营、管理上的运用,是传统百货业创新的基点;更新业态模式,转变经营方式,是传统百货业创新的重要内容;调整产权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重组和打造零售业的大型集团,走连锁经营道路是传统百货业创新的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3.
戴娟萍 《经济论坛》2010,(4):136-138
我国百货零售业将在超级市场等实体强势零售业态和电子商务等网络零售业态的多重夹击之中步入衰退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本文认为:在一个已经成熟并将步入相对衰退的行业中,只有恰当地定位,确立合适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做大做强。才能求得生存,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包括:综合运用各种筹资方式,多渠道筹措发展所需的资金;借助于直接投资和收购兼并之“双斧”从“纵横两向”开拓发展之路,做大百货零售业,从而实现与零售业同步繁荣的发展目标;通过重构经营模式,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效率,做强百货零售业。  相似文献   

4.
百货企业是我国零售业态中的主导形式。长期以来 ,百货企业特别是大型百货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经营优势 ,在零售业中独占鳌头。然而 ,近年来百货业发展趋缓 ,效益滑坡 ,亏损面扩大 ,市场主导地位发生了动摇。为此 ,如何使百货企业摆脱困境就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百货企业的诸多“不尽人意”,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困境、出路和对策的问题。这是百货企业运营模式陈旧导致的必然结果 ,只有彻底变革其运营模式 ,才能使百货企业不仅走出当前的困境 ,更有助于百货企业的长远发展。(一 )企业管理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5.
百货行业曾经在我国零售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百货行业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商品零售市场,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开始改变,新兴的零售业态的出现,使得传统百货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将分析传统百货业的现状,探究传统百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以及提出传统百货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百货商场的"冰与火" 我们先来聊下百货商场的难. 本来百货业态已经处于缓行期,特别是近些年增速处于负增长或微增长的态势.从发展上看,百货业态不管是收入增速还是坪效增速均低于其他业态 ,如购物中心和超市等,2018 年增速仅为1.9%.《2019-2020 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 年企业的门店和销售增速同比进一步放缓.  相似文献   

7.
面临国内多种业态和国外零售业巨头的双重竞争,百货零售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十分严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企业形象的构建与提升,实行差异化经营,拓展百货零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百货零售企业的形象通过创新经营理念,明确市场定位,吸引日益成熟的极具流动性的顾客群,提高市场份额;通过拓展企业功能。引领市场消费潮流;实行连锁化、规模化、国际化,拓宽发展之路,从而打造自有品牌,提升百货零售企业的形象,提高百货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购物中心产权单一、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基本特征,体现出购物中心既是零售业经营形态的聚集体,又具有商品价值的非零售业业态的载体,即购物中心零售业态与非零售业态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9.
岳琳 《经济与管理》2008,22(7):60-62
武汉市零售业根据自己的态势、竞争状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明确自己的生态位,实施错位经营,最终获得竞争优势。武汉零售业的错位经营包括空间错位、商品类别错位、品牌错位、业态错位。武汉市零售市场可从品牌创新、细分市场明确定位、改变商品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给零售企业的海外扩张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影响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先进经济体所受的冲击明显大于新兴经济体,百货等业态受到的影响大于超市等业态,奢侈品类及高端品牌的业绩比日常用品及中低端商品下滑显著。同时,危机也使零售业扩张的新途径——网络零售业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给零售企业的海外扩张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影响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先进经济体所受的冲击明显大于新兴经济体,百货等业态受到的影响大于超市等业态,奢侈品类及高端品牌的业绩比日常用品及中低端商品下滑显著。同时,危机也使零售业扩张的新途径——网络零售业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杜志渊 《经济与管理》2007,21(10):79-85
中国零售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度竞争,业态结构不合理,业态区域结构失衡及过度开放等。为进一步优化零售产业的组织结构,中国应制定反垄断政策,加大力度实行零售业进入管制政策,制定零售业并购、联合的政策。制定零售业国际化经营政策,鼓励开拓农村市场等。  相似文献   

13.
卢佳 《经济师》2004,(3):54-55
中国传统百货业面临着来自同业及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等多业态的激烈竞争走上了重组整合的道路 ,区别于西方百货 ,中国传统百货的连锁复制战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多业态混合“主体性购物中心”的创新模式探索。文章探讨研究的“百货超市化”就是传统百货业态创新迈出的重要一步 ,对其成因、表现及发展趋势作出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际零售业的冲击与挑战,我国零售行业既有一定的本土优势,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规模小、市场不集中、管理技术落后、资本实力不强、经营缺乏特色等问题,制约和影响了我国零售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在扩大规模、进行区域合作、完善不同业态的互动、优化供应链、打造企业品牌等方面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零售业与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相似性进行比较研究,并基于“互联网+零售”对传统零售业经营业绩、商业模式的影响视角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资产业务三大业务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引起金融脱媒并危及到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商业模式,其影响路径与零售业具有相似性.根据零售业苏宁模式、银泰模式的突围路径,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两条策略路径——自身转型优化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本文建议政府应在互联网金融监管、商业银行增长模式、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和商业银行结构优化四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6.
业态是企业形态的简称,它是以其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存在形态。旅游业态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实际上是对旅游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和经济效率等的一种综合描述,是包含了业种、业状和业势三大内容的一个多维复合性概念。旅游房地产是指与旅游度假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营销模式,开发项目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旅游功能。将以丽江房地产为例,对旅游房地产业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统百货商店逐渐衰退,我国零售业新的业态开始起步并不断发展。在外资零售业的影响下,超级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互相角逐,尤以连锁超市为最,已成为零售业中发展最快的业态。尽管我国零售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营销观念落后;资金实力弱、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信息观念淡薄。加入WTO后,我国零售业要面对跨国零售集团更为有力的挑战。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为了使我国零售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最快发展,应采取以下五条对策。一、创新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外资零售业为顾客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合肥零售业也将"狼烟四起","迎来"国际零售巨头的冲击.这对合肥的大型百货零售业发展既是巨大挑战,同时又是机遇.目前合肥大型百货商场存在营销观念滞后、市场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本文从营销创新角度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合肥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营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合肥大型零售企业的实际,提出了更新营销观念,探寻顾客需求;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加大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着力打造自有品牌;实施新颖多变的促销方式;采用高科技手段提升物流配送和存货管理水平六个方面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五、萨姆·沃尔顿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零售业的毛利很高,毛利率最低的百货连锁零售业也通常是50%。毛利高有两个原因,一是经营成本太高,二是税前利润过高。 为保护这种高利体制,百货连锁零售业有严重的商业“合谋” 和地方垄断倾向,业者大体上以州为界划分“势力范围”,互不侵犯。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少数大型全国连锁商如西尔斯—罗巴克、两洋公司等,主要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并在商品上与地方势力有明显区别,因此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推行经济改革以来,零售业的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1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4554亿元,较2000年的总额34153亿元增长了4.52倍,年平均增长为13.6%。政策上也逐渐将个人消费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例如今年公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便将注意力由出口导向行业转移到提高国内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藉此增加国内消费。与传统的零售业相比,中国现代零售业及连锁店于过去十年间已占据愈来愈多的市场份额,其中以大卖场业态所占市场份额增长更是显著。本文欲藉由SCP模式进行中国零售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大卖场业态市场分析,并探讨大卖场业态可能面对的发展契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