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锡高新区地处高校科教资源相对不足的二线城市,却创造了世界半导体建设的“无锡速度”,缔造了中国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尚德神话”,开创了“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国首批“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无锡高新区率先实现了由工业园区向科技新城的成功转型,绘就了一条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螺旋上升的发展路线图。截止2010年底,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无锡高新区被授予全国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正式挂牌的全国五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和江苏省惟一的挂牌基地。这是多年来无锡高新区把引进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园区的关键举措的结晶。目前,高新区人才总量达到13万人,有高层次人才1.3万人,院士及国家级专家19人,硕士、博士6800多人,  相似文献   

3.
始终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己任的郑州高新区,深刻把握国家级科技园区新一轮创业路线图计划,着力探索创新与创业的“个性化实践”,从高科技领域领军型人才培养入手,全面激活郑州高新区科技创业与高端项目再创业的需求,开展了一场“高科技产业发展核心产业链”的主流实践,以更新观念、开辟内涵、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推动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力”、“扩张力”、“凝聚力”,驱动全区各项事业的腾飞。  相似文献   

4.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09,(1):7-7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考察杭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成为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常州高新区工业产销双双超千亿;总投资百亿元宝鸡高新区汽车工业园开园;金山软件项目在珠海高新区动工奠基  相似文献   

5.
9月的无锡,秋风送爽,丹桂飘香。29日,美丽的锡城迎来了“2006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无锡新区创新发展论坛”这一盛会,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高新区协会、3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高校研究机构的代表,共9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无锡高新区“530”企业的引进数量、注册数量及分布、项目产业分布、运行、生产销售、领军人才和员工、领军人才住房优惠政策落实等情况的调研发现,“530”企业虽然在推进无锡人才特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无锡高新区的人才特区建设:不断加大招才引智的工作力度;优化人才引进环境,提升人才引进的软实力;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周谦 《中国高新区》2006,(12):56-59
创新、创业、创意的科技“三刨”精神,是当今无锡高新区科技实践的主流,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无锡高新区的具体体现。科技创新载体主要是指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科技创业载体主要是指科技创业园区、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等创意载体是指以创意产业为支柱的现代科技服务业载体。  相似文献   

8.
2006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无锡高新区创新发展论坛于9月29日在无锡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高新区协会和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9.
8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市场用户满意品牌高峰论坛年会上,由无锡高新区希际数码艺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吉娃娃”成为江苏省惟一入选的原创动漫品牌,被授予“中国动漫产业消费最满意十佳品牌”称号。这样的创新故事在无锡新区早已不是新鲜事,无锡新区正成为新经济时代,中国高新产业的创新高地。[编按]  相似文献   

10.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无锡新区(高新区)作为高新区中的“国家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2006年经济规模达到48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83亿元,实现了用15年时间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上世纪90年代无锡的跨越式发展奇迹,责无旁贷地要为建设和谐文明江苏以及无锡争创全省和谐发展的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无锡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火炬计划第二’批高新区,是科技部六个“火炬创新试点城市(区)”之一。在科技部正确指导下,无锡高新区建区16年来,保持年均20%以上的经济增速,以占全市6%的人口和土地,创造了全市15%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0%的到位外资、9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COD和二氧化硫排放不到全市的1%。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无锡微纳与传感网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是无锡国家高新区建立,由中国产学研促进会认定的产学研基地,也是国内第一家以传感网为产业方向的专业化的大学科技园,符合国家整体战略布局方向。园区依托多校合作、民营集聚,为国家提供创新资源、科研资源、  相似文献   

14.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主编的<国家高新区创新之路--江苏无锡新区的探索>一书,最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40万字,从内涵、路径及保障等方面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展现了无锡高新区干部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不断探索的历程,也融汇了关心无锡高新区发展的领导干部、学者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     
《中国高新区》2008,(8):8-8
世界医疗器械巨头落户常州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成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无锡高新区营造奥运会开幕式“璀璨星空”。  相似文献   

16.
洪钟大吕唱响时代旋律,轻歌曼舞尽显无锡风光。2010年9月26日,当一曲《无锡是个好地方》的音乐在雷迪森广场酒店三楼丽晶殿缓缓响起时,全国高新区第十二届党建工作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无锡高新区党工委承办,会议的主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     
《中国高新区》2008,(6):9-9
全球著名“物流地产”进驻苏州高新区,日本创大在常州高新区建光伏生产企业,南京大学与无锡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后危机时期制高点的国家战略,赋予了火炬计划“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认为,“一次创业”国家高新区是高新技术先导区、示范区,“二次创业”告诉高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志区和核心区。因此,无锡高新区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也做了一些实践,总结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许刚 《中国高新区》2013,(7):106-1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央对苏南发展始终高度关注,指明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南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改革创新的主阵地,无锡高新区秉承和弘扬“开放、创新、务实、争先”精神,矢志不渝地以“走在区域发展最前列、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为目标定位,以高端产业为突破,以科技人才为引领。以城乡一体为依托,以体制创新为保障,全力推进经济社会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创新智造、工业园区向科技新城三大转变,探索实践一条以开放融合、高端突破、创新转型、产城一体、亲商富民为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现代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09,(2):7-7
无锡高新区“三一五计划”启动;瑞士泵业巨头落户苏州高新区;大连软件园企业成功并购日本两家公司;吉林高新区建设刨新型特色科技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