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速公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及高速公路环路的产生,采用最短路径和概率拆分通行费的方法与各投资业主要求精确结算通行费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并且得到了高速公路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湖南省高速公路的路网特点和发展现状,概括性介绍车牌识别技术在高速公路收费中的应用,解决了高速公路车辆根据实际行驶路径进行收费和拆分的难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路径标签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高速公路网规模越来越大,路网结构越来越复杂,车辆在高速公路网内往往有多条行驶路径.在联网收费环境下,尤其是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网环境下,如何确定车辆行驶路径,将影响每一通行车辆通行费的计算及收入的通行费在各业主之间的拆分.  相似文献   

3.
路径识别技术选择的基本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选择多路径的识别技术时,应该进行以下基本考虑:1、路段投资关系对识别技术选择的影响路径识别技术的应用是为解决路网内通行费的拆分问题,但是当路网中某多路径路段均属于同一业主单位,此时并不需要拆分通行费,当不是出于业主内部管理需要完全可以不必对多路径进行识别;即使是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选用识别方法时也应该尽量选择简单、经济的方式,采用内部简单协商的办法确认路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基于视觉感知的多特征融合车辆识别的关键技术,对超限、改装等不法车辆进行有效的辨认,及时发现联网收费中逃费漏费现象,有力打击串卡、藏卡等犯罪行为,为解决高速公路逃费现象和多路径识别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予以探析,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RFID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径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义性路径问题的产生 车辆在高速公路网内从A点行驶至B点存在不止一条的行走路径选择.就形成了二义性路径识别问题。高速公路在联网收费环境下的二义性路径识别主要涉及两个环节的问题一是对行走的车辆来说,按照哪一个路径路线的标准收取通行费:二是对二义性路线环上的各个路段来说.如何拆分所收取的通行费。  相似文献   

6.
对于进行联网收费的高速公路网来说.不可避免存在高速公路环路情况.即车辆可以在网络内由一点出发通过一定线路又回到该点而无需驶出高速公路。这种环路现象造成了高速公路收费运营中的一个难题.即“路径二义性问题”。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可以表示得很清楚.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7.
超时时间在路径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化,车辆在高速公路网内从入口收费站行驶至出口收费站存在不止一条的行驶路径,在通行费的征收上也存在着二义性问题.目前,通行费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精确识别路径的通行费征收,二是概率识别路径的通行费征收.  相似文献   

8.
开发背景浙江全省高速公路在2001年底实行全省联网收费,随着路网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多个环路和环套环的路径,路径二义性问题日益严峻,为保障通行费清分的公开合理,保障投资业主的利益,2009年9月,浙江省高速公路上开始使用高速公路精确拆分二义性系统,采用能够接受RFID通信技术读写的复合通行卡,通过路侧标识站对复合通行卡写入标识信息、在出口将信息读出,实现对车辆在高速公路网通行路径的识别,从而实现通行费按实际路径进行精确拆分。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联网收费中的路径识别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车牌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技术的应用。通过对车牌识别技术原理的分析,结合车牌识别的应用思路,重点提出了车牌路径识别系统应用方案。该方案以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为倒,介绍了车牌路径识别系统的网络规划及硬件构成,比选了最优的信息传输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分析讨论了标识站的设置问题,并给出了合理的通行费征收和拆分方法。该系统方案能够实现车辆行驶路径的精确识别,保证了通行费用征收和拆分的合理公平。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底浙江全省高速公路实行联网收费以来,随着路网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多个环路和环套环的路径。起止点相同的两点间存在多条路径,有多个业主,各条路径各业主间的通行费拆分逐渐成为难题。浙江省高速公路原来采用的方法是最短路径法,即按照多条路径的距离差来确定是否参与拆分,与车辆的实际运行路径没有关系。在路网情况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河南省高速公路路径识别,本文介绍了路径识别的几种方法,重点分析了在河南省实际路网结构下的路径识别技术,对各技术予以比较,现阶段,在精确识别技术未成熟的前提下,河南省采用的是基于概率识别原理的改进多路径比例分配模型进行识别的方法,同时本文对路径识别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分析和预测,并介绍了河南省的精确识别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湖南高速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车辆路径识别,由于全省车流量大,传统关系数据库难以满足海量的识别数据和图片快速查询需要,采用内存数据库是实现快速获取车辆行驶路径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Redis数据库的应用设计,对Redis数据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稳定性和峰值处理能力可达到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可以缩短车辆缴费时间,提高多路径识别情况下车辆行驶路径判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按照《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S500公里,形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截至2013年年底安徽省高速公路通行里程即将突破3500公里,将近有50个管理处、180个收费站、1600个车道、220个ETC车道,已经建成了一个庞大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体系,而这个体系还在不停的扩大中。我们需要梳理这个体系、改进这个体系,使之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实现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联网通行费拆分结算准确及时,从而保证各高速公路业主的利益。在省内不同高速公路的互通,便利车辆通行,但通行费拆分问题随之而来,由于投资建设等原因,每条高速公路并不同属于一个业主,如果车辆行驶多条高速公路,则所交的通行费不能简单地归到出口收费站所在路段。如何合理地规划资金的拆分结算,使各个高速公路业主得到应有的收入,便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湖北省整个高速公路联网计重收费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实情及湖北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的政策和标准,研究并实现了目前在高速公路路网存在环状(多路径)情况下采用最短路径法的联网计重收费的通行费拆分结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多路径识别信息系统大大减轻了收费人员手动录入车牌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所需时间,提高了收费站的保畅能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摄像机识别率不高,在逆光条件下,摄像机无法识别车牌等问题。本文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从硬件方面总结了京石高速多路径识别信息系统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公路快速交通网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行车辆的规模也急速增加,依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车辆牌照是车辆的关键标识之一,将车辆牌照的自动识别技术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才能进行车牌字符的识别。对高速公路收费站采集到的车牌图像进行预处理需要多个步骤,包括图像的灰度化、灰度均衡、图像滤波、二值化等处理过程。编制计算程序进行仿真计算,表明上述算法可以很好地消除图像噪声,强化纵向纹理区,提高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高速公路路网具有结构复杂、路网密集、交通流量大等特点,多路径的网络结构为“环套环、连环套”,路径识别问题涉及到投资方的利益,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率、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于高速公路上特种车辆(两客一危)的检测与识别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手段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特种车辆的检测与识别技术,以解决高速公路上特种车辆管控的难题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使用two stage的FasterRCNN的目标检测方法,检测特种车辆信息,在损失函数上使用在线困难样本挖掘的方法,有效地针对容易误检的样本进行反复多次迭代,再结合车辆品牌的信息判定其是否为特种车辆。路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对特种车辆进行有效的检测与识别该项目已成功申报2018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8028。  相似文献   

19.
取消省界收费站后,全国高速公路实现"一张网"运营,单次通行费金额大幅度增加,逃费诱惑力大增,部分不满足绿色通道减免的车辆想方设法通过假冒证件、假冒绿通等手段逃缴高速公路通行费.本文介绍了图像识别技术原理,阐述了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假证逃费车辆的过程,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多路径通行费解决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背景河南省地处中原,处于我国交通运输枢纽的重要位置,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总里程超过5830公里,将形成以高速公路主骨架路网为基础的,纵横交错,交织成网的高密度交通体系。随着高速公路路网建设的逐步完成,高速公路网络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2005年8月12日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和洛少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河南高速路网开始形成两个最小环路:到200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678公里,形成6个最小环路:预计到2007年底,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