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部地区宏观税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讲,宏观税负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其量和度的临界点,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宏观税负畸重,超过了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承受能力,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研究西部地区宏观税负现状、形成的财政原因和相应对策,对加快西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国与国之间的宏观税负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从经济发展阶段、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判断,我国的宏观税负与变动趋势比较合理。从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来说,我国的宏观税负并不高。从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的关系度量,个别纳税人和税种的税负有降低的必要。从税收与非税收入的搭配来衡量,非税收入偏多。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税负分配结构来判断,我国必须建立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模式。从财政支出的用途判断,需要财政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梳理判断中国宏观税负合理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已有的各种口径简单国际比较和通过经济增长最大化来确定宏观税负水平的思路缺乏对于财政基本功能的判断。财政功能对于宏观税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异质性两个方面:基于经济发展的宏观税负本身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并随着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而逐步消失;国家异质性是造成国家间税负差距的持久因素。通过分析各国宏观税负差距的变化趋势,借鉴资本主义多样化和新政治经济学对于国民分配偏好影响因素的文献,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思潮的冲击、计划体制所造就的政府资源动员能力和国内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客观上都要求中国具有相对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更高的宏观税负。  相似文献   

4.
宏观税负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影响程度如何量化?不同口径的宏观税负其最优宏观税负关系如何?不同口径的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与经济环境有何关系?最优宏观税负的出现存在时滞吗?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数据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天津市1978年~2005年区间数据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宏观税负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略有回升;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率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存在正向反应机制。从事实来看,尽管税收持续高增长会使一段时期内地区宏观税负有所提升,但天津市的地区宏观税负总体变化是平稳的。因此,应关注到宏观税负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甚至破坏经济发展的质量,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宏观税负是反映政府经济规模及政府干预市场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对宏观税负之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过高的宏观税负不利于经济增长,并针对我国目前预算内的宏观税负水平不高但实际宏观税负却比较沉重的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宏观税负是反映政府经济规模及政府干预市场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通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过高的宏观税负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并针对我国目前预算内的宏观税负水平不高,但实际宏观税负却比较沉重的情况,提出了规范政府收入形式、清费立税、优化税制结构、提高征管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广东省1978年—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税负对财政民生投入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宏观税负对财政民生投入总体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小于财政民生投入对自身的影响,这表明财政民生投入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纳税人税负的提升并非推动财政民生投入增长的首要因素,税收负担与财政民生投入的协调性尚需进一步强化,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基本和重点民生领域的投入。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政府支出结构与财政分权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度每增加1个单位,生产性支出份额分别将增加0.099和0.137个单位。政府竞争与生产性支出份额的交互项符号为正,但不显著。(2)财政分权度每提高一个单位,消费性支出所占的份额会分别下降0.043和0.019个单位。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没有通过交互效应影响消费性支出份额。(3)财政分权导致政府支出结构偏离合意水平。财政分权度每提高1个单位,政府支出结构多偏离0.155和0.204个单位。政府竞争和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偏离的边际效应大于0。  相似文献   

10.
税收负担水平是一国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而且还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宏观税负是税收政策的核心,税制改革首先要考虑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中国实际宏观税负过高,名义宏观税负偏低,主要原因有收费制度不完善等,应采取设定宏观税负总体水平等措施完善收费体系,促进税负公平。  相似文献   

11.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国与国之间的宏观税负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从经济发展阶段、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判断,我国的宏观税负与变动趋势比较合理。从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来说,我国的宏观税负并不高。从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的关系度量,个别纳税人和税种的税负有降低的必要。从税收与非税收入的搭配来衡量,我国非税收入偏多。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97年起出现税收收入增长超GDP增长的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仅对2001—2012年宏观税负作简回顾和分析,并与其他国家宏观税负做比较,考察税收收入超GDP增长这种经济现象所反映的税收活动经济意义。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希望税收收入增长的同时,能减轻国民税收负担,宏观税负维持在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宏观税负进行了纵向和分地区考察,并将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采用1985—2010年的样本数据,基于巴罗模型,利用计量方法估算出我国最优宏观税负水平应介于22.96%—23.36%区间。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宏观税率偏高,应在总体上减税,规范政府非税收入,提高财政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税收收入的超常增长,宏观税负的科学评价愈显重要,测算地区宏观税负的实际水平应剔除不能提供税收的那部分GDP。反映地区税负差异程度的税收基尼系数超过0.5,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物价是引起税收收入总量的原因,也是导致地区税负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与税收增长屡创新高,是否存在着宏观税负过高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是否协调?通过对1998年以来的经济及税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河南经济与税收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税收与经济增长中仍存在宏观税负偏低、税制与经济税源不合理等不协调因素。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合理利用税收政策来促进河南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宏观税负这个指标来衡量。其理论分析框架应该涉及两个方面.即“税从何处征”和“税向何处用”。前者由于不同税种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不同而涉及到税制结构问题,后者由于不同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不同而涉及到财政支出结构问题。按照这个理论框架,最优宏观税负这个指标实际是不存在的。把这个框架运用到我国现实,可以从完善税制结构和优化支出结构两个方面来有效促进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湖南与全国、中部六省的比较和分析影响湖南省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可知,湖南宏观税负偏低与湖南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网此要提高湖南宏观税负水平,除了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加速“三化”建设进程,完善经济发展评估考核体系.促进经济与税收协调增长,依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来提高宏观税负,增加税收总量,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财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而税收竞争更容易在地理位置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方政府之间发生。本文运用1978~2006年的经验数据,构建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分别估计东、中、西部区域内的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反应函数,实证分析三个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的事实特征和规律。实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级政府间都存在着正向的税收竞争,但是竞争的激烈强度有差异。分税制改革前,税收竞争最激烈的地区都是西部,其次是中部,最后是东部;分税制改革以后,预算内平均宏观税负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是西部,其次是中部,最后是东部;预算外平均宏观税负竞争和预算内外平均宏观税负竞争最激烈的地区都是中部,其次是西部,最后是东部。由此可见,在中国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税收竞争越是激烈。  相似文献   

19.
宏观税负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额及其比率,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来表示。当前,我国宏观税负存在与经济增长极不协调、大小口径的宏观税负极不一致、非税负担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等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税收增长速度和结构不合理,一些非税因素的存在,导致了较重的实际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结合我国税改的现状,应通过加快税制改革、完善税制结构、整顿政府收入渠道和完善政府收入机制等措施来优化我国的宏观税负。  相似文献   

20.
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是评价一个地区国税收入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从株洲市国税收入与株洲经济增长对比分析入手,对各税种、各县(市、区),各经济性质的国税税收变动趋势及其特点做出客观分析;采用因素分析法分别计算出经济因素和宏观税负因素对我市国税收入增长的影响量;通过对税收弹性和宏观税负状况的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查找国税收入的变动规律和征管漏洞;利用税收征收效能这一原理对各县(市、区)局的国税征收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并采用趋势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2006年的国税收入进行预测,最后提出加强税收征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