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首先讨论新劳动合同法的交易成本逻辑和不完全劳动契约束条件下的雇佣关系准租金最大化行为;接着广泛地考察影响法律具体实施的条款的法律、文化和媒体等约束条件,试图把法律执行的约束条件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以便推出一些经济学含义.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为我国城市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辣。但农民工的劳动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农民工作为企业的员工,有知晓和利用《劳动合同法》规范自己行为的义务及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农民工学习《劳动合同法》,使农民工能学法知法,依法就业,依法维权。  相似文献   

3.
何一鸣 《珠江经济》2008,(12):63-67
本文首先讨论新劳动合同法的交易成本逻辑和不完全劳动契约束条件下的雇佣关系准租金最大化行为;接着广泛地考察影响法律具体实施的条款的法律、文化和媒体等约束条件,试图把法律执行的约束条件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以便推出一些经济学含义。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反响。一时间,华为集体辞职事件,广东珠三角地区低附加值民营企业大批关闭、迁移等现象,都被冠之以《劳  相似文献   

5.
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给企业带来了一定挑战。在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如何确保企业利益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体经济》2007,(5):31-4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孙汝祥 《上海国资》2007,(10):28-33
"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旨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前提,着力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王主任最近很忙,忙于重新审视她所服务国企的员工手册,忙于比对不同律师事务所提供的合同样本,忙于清理员工以前的劳动合同……用她的话说,"这都拜劳动合同法所赐"。  相似文献   

8.
林晓丹 《中国经贸》2009,(24):86-87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该法律的颁布实施,必将给用人单位原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规则与运行造成强烈的冲击。本文结合劳动合同法新增内容,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效应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劳动合同法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我们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制度是继天赋要素、技术、偏好后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的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或许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赵建 《特区经济》2010,(11):254-256
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由于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冲突使得毕业生的劳动权益受到很大的损害,其根本原因在于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性质不同、内容有别,导致适用法律的不同。因此,改革就业协议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如何改革却并没有形成共识。笔者认为改革就业协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条件使就业协议适用劳动合同法。本文在全面分析就业协议存在的必要性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就业协议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就业协议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海梅 《特区经济》2008,(7):257-259
《劳动合同法》将事业单位纳入了劳动合同管理范畴,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了法律依据。本文通过当前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樊成玮 《特区经济》2010,(7):231-23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之要,因而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乃是不争的事实。要解决就业问题,根本的前提是立法导向当应明确劳资关系的本质是共生共存的关系,相生互利的关系,而非相反。无论是立法还是政府的任务应是扶持、保护用人单位生成壮大、健康发展,培育就业土壤,广开就业门路,把充分就业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优先目标,尽可能地为劳动者造就实现其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机会则是真正保护了全体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之间总是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两难冲突,交易效率的改进将会扩大分工经济与交易成本折衷的范围,从而提高生产者的专业化生产程度。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决定了经济活动主体的治理结构安排,随着三个变量水平的变化,其治理结构由于节约交易成本的原因,将经历市场、企业、网络组织的三种形态变化。文章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思想,考察了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杨小凯的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劳动分工模型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以便对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模型分析支持了本文的观点。因此,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当前,政府更为紧迫的任务是要注重产业集群软环境的建设,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制度制约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旭晖 《乡镇经济》2008,24(12):93-9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文章回顾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分析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对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提出在制度制约和制度创新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This review paper provides a new narrative by combing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discussing the roles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in different contexts. Country performance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prevailing development thinking: the structuralism in the 1950s–1970s, which stresses an active government's role to overcome market failures for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neoliberalism in the 1980s–present, which advocates for eliminating government failures to build up a well‐functioning market. We find that almost all countries failing by following structuralism in their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 in their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and the few countries successful in catching up have a few characteristics that go against the prevailing structur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generated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successful East Asian economies and proposing active facilitating roles of government in a market economy to remove market failures, will gain traction and take root.  相似文献   

16.
程露悬 《改革与战略》2010,26(6):171-174
文章选取2007—2008年中国18家旅游类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4个人力资本替代变量,通过T检验和OLS回归方法,比较分析新劳动法实施前后企业人力资本要素变化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劳动法的实施并没有加大企业人力资本的成本负担,却因为制度环境改善提高了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努力程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