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员工创造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与源泉,它是员工的个性品质、认知能力等内在因素和工作情境因素的特殊综合。在激发员工创造力的过程中,变革型领导通过员工的内在动机、对工作环境特别是对创新支持环境的感知、心理授权等中介变量的作用来影响追随者的创造性。在现实的管理情境中,可以通过对领导者进行变革型领导培训,通过选聘、培训、薪酬等管理方式筛选与培养高创造力的员工。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完善企业人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以为更好的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本文基于能力、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三种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富有创造力的员工不仅会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研究以北京、深圳、广州、长沙等多地的五星级酒店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工作场所乐趣、员工敬业度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乐趣对企业员工的敬业度和创造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工作场所乐趣与酒店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3,(6):42-47
通过对员工创造力和员工情绪智力的理论分析,将创造性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机制模型。以我国高科技企业密集的华东地区企业内任职员工为调查对象,对169个有效样本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员工情绪智力与员工创造力、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过程中,创造性自我效能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不起调节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企业管理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极快,所以需要现代企业不断调整与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开始注重员工的创造力,并将创造力作为人资管理的重点内容。基于此,论文针对工作与家庭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展开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6.
范保珠 《企业导报》2011,(18):187-188
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可分析其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员工创造力是企业创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员工的个性特征、认知能力等内在因素和工作情境因素的特殊综合。在激发员工创造力的过程中,变革型领导主要通过员工的内在动机、心理授权和对组织创新支持氛围的感知等中介因素的作用来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在现实的管理情境中,可通过对领导者进行变革型领导培训,从组织、激励和培训三个方面培养高创造力的员工。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来说,创新更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要以员工个体的创造力为基础,而国内对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针对创新体系的建立和改进、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专门针对创新源头创造力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创造力和创新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组织环境视角、个体一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相关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人格特征对创造力的影响;(2)认知过程对创造力的影响。组织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因素,相关的研究也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客观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2)心理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个体一环境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的必要性。在双向视角的研究中,两个主要的模型经常被用来探讨创造力:(I)个人一环境匹配模型;(2)个人一环境交互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工作特征理论,将共享领导和员工创造力引入分析框架中,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任务重要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跨层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13家企业、74个团队的401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共享领导与员工创造力显著正相关;(2)心理所有权在共享领导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任务重要性增强共享领导对心理所有权的正向作用,并正向调节共享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作用.本研究拓展了共享领导的跨层研究,同时通过关注员工个体心理感受,丰富了共享领导对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并对员工创造力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创造力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学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组织环境因素,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在双向视角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的60多家企业860名员工的调研数据,对雇佣关系视角下冲突管理行为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检验了心理授权的中介效应,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合作型的冲突管理行为、竞争型的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在在合作型的冲突管理行为、竞争型的冲突管理行为和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重要的创新主体和知识载体,已然成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这类员工的创造力对企业整体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个人创造力并不完全依赖个体特征,还深受个体情境体验的影响。文 章分析了具身认知视角下个人特质、躯体活动、个体情绪、创新情境和任务特征等因素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并从个体层面和组织环境层...  相似文献   

14.
员工创造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员工创造力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议题.目前,大量学者从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了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但是鲜有研究关注间接社会网络对创造力的影响.间接社会网络是指个体的朋友或同事(团队成员)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或占据的网络位置.本研究探讨了员工的间接网络中心度、结构洞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员工心理安全的调节作用.基于224份来自高科技企业的有效调查问卷,结果发现,间接网络中心度对员工创造力有积极影响,而间接网络结构洞对创造力有消极影响.此外,员工的心理安全对间接网络中心度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对间接网络结构洞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文章对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员工创造力的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清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员工创造力是企业活力的灵魂,它决定企业的兴衰。员工中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如何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是现代企业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主动性过程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旨在揭示主动性人格经由知识探索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员工信任领导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家高科技企业的222名员工和86名领导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探索在主动性人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信任领导在主动性人格与知识探索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主动性人格通过知识探索对员工创造力产生的间接作用.上述结果既有利于学界了解主动的员工为何、何时会提出创新想法,又能够指导管理者采取恰当的管理办法来提高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伪善的外部消极影响已得到广泛关注,但其对员工的影响机理仍待探索。本文以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为基础,从理性道德认知和非理性道德情感出发构建企业伪善和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模型。通过对361份高科技企业员工问卷数据进行检验后发现:企业伪善减少员工创造力;道德认同和消极道德情感(厌恶和蔑视)在企业伪善和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双中介作用,且二者存在相互替代效应,即道德认同会减弱消极道德情感对创造力的消极影响,而消极道德情感则会弱化道德认同对创造力的积极影响。据此,企业应提高责任践诺能力和注重情理并举,多途径缓解企业伪善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费德里克&#;阿恩 《新前程》2007,(10):I0006-I0010
在企业内部建设适于员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并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这是人力资源经理的必须承担的企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资源保存理论出发,以18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知识隐藏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中介机制及任务互赖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工作不安全感通过正向影响知识隐藏间接对员工创造力产生负向影响;(3)任务互赖调节了工作安全感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任务互赖程度越高,工作不安全感对知识隐藏的影响越弱,反之越强;(4)任务互赖对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影响体现为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即任务互赖程度越高,工作不安全感通过知识隐藏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基于个体特征视角和基于组织情境视角关于员工创造力的现有研究成果,继而探讨了西方研究成果在中国情境下的适应边界,并提出在员工个体特征多样化与员工一组织关系多元化背景下关于员工创造力研究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中国情境下员工创造力研究的未来可能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